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等教育成本计量中几个特殊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高等教育成本的计量和核算是教育经济领域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本将高等教育成本定义为高等学校为高等教育服务所发生的直接办学成本,分析和探讨了以此为基础的高等教育成本计量中有关离退休人员经费、固定资产折旧、土地价值分摊、后勤服务成本和科研成本计入教育成本以及教育成本核算主体统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降低教育成本 提高办学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高等教育成本在国际上是比较高的。因此,进行教育成本核算,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是当前 高等教育改革的目的之一。探讨教育成本的核算原则、计量方法、核算内容及相应措施可以为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普通高校教育事业正在不断发展。同时高校不规范收费现象的存在使得加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以此为背景,针对生均培养成本计量存在的问题及难点,构建了普通高校生均培养成本计量模式,为普通高校确认并计量生均培养成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需要,提出了高校教育成本的计量问题和研究其必要性.从定量化的角度描述了2001年到2010年湖南某高校教育成本支出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了高校教育成本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依据是高等教育服务是准公共产品,其成本应由学生、学生家长、纳税人和学校四方共同分担。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格局的形成主要归因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生均成本大幅上涨所导致的世界范围高等教育财政危机。其意义在于拓宽了高等教育服务机构的筹资渠道,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对高等教育实行收费上学、社会助学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因教育服务成本边界模糊、构成模糊、计量困难和各方高等教育受益率测算困难,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高等教育的预期收益与劳动力市场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和受教育者个人投资决策的最主要的参考因素是决策者(政府或个人)对教育活动成本和预期收益的判断。在中国高等教育成本个人分担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教育决策部门和教育研究者在考察高等教育政策时越来越频繁地涉及高等教育的收益率。以受教育...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多元化职能决定了大学多元产出事业单位的组织特性以及具有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经济特性。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都有其"边界",超过了一定的"边界",适得其反。因此在高校控制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率和效益的实践中,如何对多元产出的高等教育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进行计量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高等教育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计量方法常采用成本函数法。成本函数法使用计量经济模型,从实际投入-产出数据中估算成本,考察成本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来确定是否存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多元产出的高等教育成本函数分析具有较为严格的假设条件,在未来的多产出成本函数分析中,高等教育产出及其质量、评价方法、技术变革、非营利假设等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会计学视角下高等教育成本计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行高等教育成本计量方法不符合国家整体利益最大化原则和激励原则,已无法为有效的教育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本文认为,在现行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方法中引入作业成本法将有助于建立一套平行的、自行设计的、成本低廉的,且既可提供外部成本信息,又可提供内部成本信息的核算系统。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是高校财务管理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界定为高等学校为提供高等教育服务所发生的实支成本,分析探讨了以此为基础的高等学校教育成本计量中有关科研支出、固定资产使用费、职工住房补贴、职工养老保险计入教育成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职教育具有较为明显的个人效益。从成本分析.高职教育成本包括个人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当.对于不能获得普通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求学者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在经济上没有增加负担。从收益角度看.高职教育也带来了较为明显的个人收益。首先.在经济方面.接受高职教育的收益明显高于未接受高职教育的收益.从高职教育的高就业率及经济收益的年增长率分析.可以预测.随着就业年限的增长.其经济效益会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1.
关于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担与中国国情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其成本应由政府与个人共同分担 ,但现阶段在我国由于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受教育者学费增长过快 ,而国内居民收入增长过程中的严重不均衡又使得一些中低收入家庭难以承受逐渐向教育产业化标准靠拢的学费。因此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担要从国情出发 ,改变过分依赖学费的倾向 ,建立起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12.
对高等教育实施成本补偿过程中的难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等教育实施成本补偿内涵来自社会公众和高等教育自身尚且存在的某些理解和认识的误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以及如何科学地界定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比例是影响我国实施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改革的几大难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高校投入的外部视角探讨高校教育成本。通过对高校投入的分解,将其转化为高校教育成本、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社会财富的一部分三个层次来分析高校教育成本,得出了高校教育成本增长的机理,即不断增长的投入推动了高校教育成本的持续增长,高校投入多少的最终决定因素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计算作业成本的主要方法,将其运用到教育成本核算中,能有效解决高职教育成本核算的问题。文章从作业成本法的概念、教育成本核算的意义与高职成本核算的问题、应用作业法解决高职成本核算问题的对策三方面,探讨作业成本法在高职教育成本核算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大众化使我国有限的财政与无限的对高等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大,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是应对高等教育由于大众化取向所带来的办学资源短缺矛盾的必然选择。按照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补充教育资金和学生求学经费,实现教育成本的补偿。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成本补偿主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是指高等教育的成本由谁支付、如何支付的问题。高等教育财政危机导致高等教育出现成本补偿。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理论依据是利益获得原则和能力支付原则。作为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主体学生、政府、企业,均应承担一定的补偿比例,并按照相应的方式进行补偿,才能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毓 《煤炭高等教育》2005,23(5):28-29,32
高等学校的成本是教育经济领域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但是在理论研究中一直以来主要重视的是社会和个人教育成本,高等学校作为成本发生主体之一和社会、个人教育成本发生的“媒介”,却较少受到关注.笔者尝试从经济学、会计学及教育学的视角分析我国公办高校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实践操作寻求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以绝对低于成本的方式为社会服务,所带来的高等教育需求膨胀等一系列弊病进行了剖析,对在目前高等教育改革中实行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论述,并对实行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下如何避免可能引发的教育机会新的不公平的情况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Costs and benefit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 Guatemala: A partial analys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benefit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for a disadvantaged indigenous population as an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re significant. Students of bilingual schools in Guatemala have higher attendance and promotion rates, and lower repetition and dropout rates. Bilingual students receive higher scores on all subject matters, including mastery of Spanish. The efficiency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s confirmed by a crude cost–benefit exercise. A shift to bilingual schooling would result in considerable cost savings because of reduced repetition. The higher quality of education generating higher promotion rates will help students complete primary education and will substantially increase completion rates at low cost. The costs saving due to bilingual education is estimated at $5 million, equal to the cost of primary education for 100,000 stud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