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作文教学一向是语文教学的软肋。学生为了下笔有神,苦思冥想,绞尽脑汁;老师为了学生能妙笔生花,千方百计,用心良苦。尽管我们希望看到鲜活而充满童趣的文字,可孩子笔下的文字却往往干涩乏味!这与孩子生活圈子狭窄,积累浅薄有关。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一求"真"理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作文教学也需要"真",写出真文,才能成为真人。如果让学生写他亲身体验过的事情,让他感觉到作文来自快乐的生活,情况就迥然不同,他们不但能再现真  相似文献   

2.
亦师亦友     
曾经听赵光华先生讲他与周汝昌先生的关系,表述为:亦师亦友。赵光华尊周汝昌为师,周汝昌视赵光华为友。如是这样,赵先生恐怕就不好说是“亦友”了。或者,在“友”的基础上,赵先生客气,就成为了“亦师亦友”。不知究里,所以是为“猜猜看”。二人之间的关系,既是老师又是朋友,这关系,不是学生可以说了算数的。但是在“老师”口中,却是不会这样讲话的吧。既把学生当作朋友,就不会还摆着老师的架子。所以师道尊严还“严”的地方,把师生情谊搅得再浓,师乃是师,生亦是生。做朋友,老师辈份会下降,学生的地位则得到了提高,不知老师答不答应,学生敢不…  相似文献   

3.
在听朱老师的课之前,我已经听过其他博导的课了:王金福老师丝丝入扣的逻辑力量,崔绪治老师出口成章的诗化语言,任平老师恣肆汪洋的思想波涛……无不让我醍醐灌顶,心灵在受到撞击的同时舒展而奔放,并期盼着下一次上课。带着同样的期盼,我走进了朱老师的课堂。坦率地说,朱老师的课并不以语言魅力见长,但同样具有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与其说来自他的学问,不如说来自他身上自然而然体现出来的亲切。这样说吧,上其他老师的课,我会感到学问的高贵与深不可测;上朱老师的课,我却会感到学问就在我的生活中触手可及。面对其他教授,我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敬之情;而在朱老师的课堂上,我每每会忘记他是老师,因为他总是以商量的口吻与我们四个博士生一起平等地探讨。朱老师上课,  相似文献   

4.
<正>《我的老师》作者陈桥驿先生,是浙江大学一位德高望重的终身教授,他在年届九旬时清晰地回忆了自己从私塾到大学的28位老师。细细品读《我的老师》,感受诸位老师对陈桥驿先生的言传身教,能让我们了解陈桥驿先生的学习史,窥见民国时期的教育史。首先,为陈桥驿先生的勤奋好学点赞。他的学习可以用"轻轻松松"形容,在上学期间经常看"与学习无关的书",但成绩却名列前茅.这并非说他是天才,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上会有很多超出预设之外的"意外",教师只有从容地直面"意外",灵活理性地处理"意外",才能让"意外"成为课堂上的亮丽风景,从而展现课堂教学与众不同的精彩。镜头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九色鹿》是一篇精彩的民间故事,一位老师在教学时让学生自由读文,在重点语句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充分给予学生朗读和思考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九色鹿和调达的不同形象特点。交流展示时,一位学生却把感受集中到了乌鸦的身上,他说:"乌鸦能在危急时刻帮助九色鹿,而调达呢?九塞鹿对他有救命之恩,而他却贪图钱财,恩将仇报,乌鸦和他比起来,虽然长得乌黑丑陋,但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不能不让我们觉  相似文献   

6.
不重要的人一个老师将做作业的学生分组,十二个人一组,一个学生请求老师让他换组,老师问为什么,这学生说:"因为我很讨厌其中的一个人。"老师就让他换了,并且问他:"其他的组员你也讨厌吗?"学生说:"没有,其他组员我都很喜欢。"老师问:"那你讨厌的这个人在你生命中重不重要?"那个学生答:"一点都不重要。"老师说:"十个好朋友都留不住你,你却为了他一个人离开,你说这个人重不重要呢?"  相似文献   

7.
正他的鬼点子特别多。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第五小学的领导、老师、学生以及家长对该校教师黄崇飞的评价惊人一致。"他创意无限。"校长吴瑞国赞赏地说,套近乎,套牢师生情;招安,招出上进团;拍卖,拍出精彩的活动……一位家长微笑着说:"黄老师每天都能带给学生些许惊喜,学生每天都生活在新奇中,生活在希望里。"在黄老师的班上,很有趣,好好玩。学生谌玉林的话语中充满自豪感。  相似文献   

8.
<正>特级教师李仁甫的示范课《春江花月夜》,没有花哨和热闹的包装,既不是教师滔滔不绝的"满堂灌",也不是学生群情激昂的"表演",而是亦放亦收,在大开大合中达成教学的效度。一、立足文本的充分摸底李老师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形式,与传统课堂迥然有别。他从标题切入,设置6个问题:大致指的是春天的什么时候?大致是长江的那一段?"花期"如何?是何时之月?是一个怎样的夜晚?除了"月"还有个更重要的对象是什么?这6  相似文献   

9.
谁之错?     
有一次,我去听一节语文课,老师让学生读课文,孩子们举手非常地踊跃,老师叫起来一个学生,只见他非常自豪地站起来。读完后,老师问:"大家有没有听出他读错的地方?"有很多学生举手,有的说:"他没有用普通话。"有的说:"他的感情不够。"有的说:"他有一个字读错了。"还有一个学生说"他的声音小。"……学生的手依然举着,他们还想指出那个朗读的同学更多的问题,我看着那个朗读的同学,只见他低  相似文献   

10.
"要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喜欢他。"每个学生都很在意老师对他的态度,内心深处都渴望老师喜欢他。但,要老师喜欢每位学生,难,可是,如果像美国教育家托德·威尔克说的,"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则比较容易。如此,教育真会出现一种别样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杨峰 《中小学电教》2009,(7):152-153
<正>曾经有一学校的老师向我诉苦:学生当着他的面就问:"老师这节课能玩游戏吗?"老师说:"不行。"孩子回了一句:"那这节课有什么意思?"……这样的现象不是少数,只是没有几位老师愿意像他这般袒  相似文献   

12.
<正>一、师生关系的现状(一)一组数据1.据统计,有90%的老师说"我爱学生",但只有10%的学生说"老师爱我"。2.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知识,另外的85%要靠沟通技巧。  相似文献   

13.
生亦为师     
正做老师的,以教育学生为天职,以教育好学生为成就。但其实,在有些方面,我们根本无资格教育他们,反倒是他们让我们成长和提高。那天和同事罗老师走到教学楼口,有个穿着很入时的女子朝我们走来,谦恭地微笑着叫了一声"老师",是对着罗老师叫的。我立刻认出了她是我以前教过的学生,而且脑海中迅速跳出了她的名字——晓朦(化名)。当我脱口而出叫出她的名字时,她"哦"了一声,下意识地用手指着我:"你——"她在极力回忆,大概忆起了我  相似文献   

14.
<正>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精神关怀者,是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他人"。高中林老师用爱心诠释了一位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展现了自己的教育情怀。高老师巧用"爱"的艺术。他认为,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学会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高中林老师爱学生,他不仅走进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与学生一起运动;还努力走进学生内  相似文献   

15.
刘凯 《快乐阅读》2011,(1):88-89
一、逆反心理的表现我们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所讲授的技术动作听不进去,练习也不积极、认真,甚至产生对抗心理。少数体质弱、基础差、技术水平低的学生表现就更为突出。你说东,他向西;你说南,他向北;你说好,他说坏;经常与教师顶嘴、唱对台戏,老师不让做的动作偏去做。上述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6.
幽默连连看     
一天地理老师问同学们:"河水向哪里流呀?"一学生猛站起来唱到:"大河向东流啊。"老师没理会他,接着说:"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啊?"那位同学又唱到:"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老师气急地说:"你给我滚出去!"学生唱到:"说走咱就走啊。"老师无奈地说:"你有病吧?"学生说:"你有我有全都有啊!"  相似文献   

17.
<正>现在的很多学生,提起写作文就皱眉头。老师布置写一篇作文,他总是要去翻阅很多作文书,看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作文,或是查找可"借鉴"的资料。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很多学生都没有"表达真实情感"。试想:如果我们只教会学生说些假话,那么教育的意义又何在呢?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就  相似文献   

18.
生亦如师     
我们班的小成长得又高又壮,可他在我眼中绝对是个运动中枢不发达的孩子。你看他跳起绳来,简直就是一个"拙":绳子好不容易摇过头顶,脚却不跟着跳;脚费劲跳了一下,可绳子却还没摇过去……看着他滑稽的样子,我是哭笑不得,学生们也跟着我笑。我曾试着想教会他,又是讲解又是示范,累得我够呛,而他却怎么也跳不过去一个,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我只好说:"我服了你了,小成,我是教不了你了!"沮丧之际,我又想起学校要举行的跳绳比赛,班里有小成这样一个孩子,还不拖了班级的后腿?唉,可真让人犯愁啊!  相似文献   

19.
《新作文》2007,(Z1)
老师跟同学们玩游戏——你猜他(她)是谁?老师说:"他长着一个脑袋,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巴,两只耳朵。你猜他是谁?"学生站起来说:"猪!"老师说:"我要你猜的是人,怎么会是猪呢?"  相似文献   

20.
他把抽象又难学的数学分析讲成很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他的家庭电话成了学生答疑热线,每天开通到午夜12:00;他是学生心目中最受欢迎的好老师;他的课堂,学生们为能抢占前排有利位置而常常隔夜占座位;校园BBS上,学生们把他誉为"一种时代精神". 学生说,"他让我们一想到就觉得精神一震,从心底里感觉到有一股力量","一个老师的师德风范,到这个高度已经不太容易被超越了"!他就是上海市"十佳好老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上海交通大学最受欢迎的教师——裘兆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