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态文化的形成、价值观及其体系架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化是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的体现。生态文化是在人类拯救工业文明时代生态危机的现代环境运动中形成的。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价值观。生态文化以生态价值观为理念,致力于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建立一种与以往的文明时代全然不同的新型关系,即人一社会一自然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关系。生态文化的体系架构分为内隐的价值理念和外显的具体样式两方面。  相似文献   

2.
论学校文化生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作为一种物理空间和组织机构,其内部存在着多种文化形态,这些形态的文化通过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了学校文化的整体生态系统。因此,对学校文化生态的认识首先需要把学校划分为几个独立且联系的文化圈,然后探索各个文化圈之间以及文化圈内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联系。从生态学的视野来认识学校文化将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新的思路,生态视野中的学校文化建设不仅关注如何保持学校文化生态的整体性发展和平衡,而且还将需要思考如何在更大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定位学校文化生态的功能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园生态文化构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校园生态文化是全新的校园文化,它强调校园生态环境与人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和谐发展的关系,是提高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既要重视客观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又重视主体人的主观意识方面的培养,作为新世纪人才培养的摇篮,学校校园生态文化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师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和充满生机的文化观念,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理念得到大力推广,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越来越强,生态文明是由人类、环境、资源能源三大子系统的相互依赖、互相作用形成的系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文化资源,也包含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范畴,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在人们生活各方面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却日益凸显。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出发,分析了生态文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并从建设生态文明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改 《教育与职业》2013,(17):34-35
生态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必然引发学校文化的重构。在生态文化的影响下,学校文化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彰显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文化、科学课程与环境教育互动共生的课程文化、低碳节能和崇尚自然的行为文化等。学校生态文化建设要发挥校长生态文化理念的自觉能动性,加强学校生态文化资源建设,构建以自然为中心的生态德育文化,促进教师生态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巍山县彝族地区生态状况较好,这与彝族积淀深厚的生态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彝族生态文化主要表现在物质、宗教、制度三个层面,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应该大力弘扬彝族生态文化,为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  相似文献   

7.
从生态视角来考察德育工作,将生态学研究成果引入学校德育,是今天学校德育改革的可行之路。生态理念下德育工作内容包括:转变课程结构,借鉴生态"关系"理念,德育内容课程化;创新活动设计,以生态体验为路径,主题教育系列化;强化实践体验,着眼生态文明建设,德育环境网格化。创新性构建德育生态体验模式包括:变革管理思维,借鉴生态"适应"理念,德育管理人文化;着力文化浸润,借鉴生态"互动"理念,养成教育生活化;促进教育协同,借鉴生态"整体"理念,育人体系立体化。  相似文献   

8.
东周时期,"北方文化圈"中的中山、赵北和北部的方国部族不可和"燕文化"合并,更不能用"燕文化圈"来代替"北方文化圈",燕文化圈与北方文化圈是两个内涵和外延都不同的概念。自西周中期到战国,燕文化已经和中原文化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燕文化应该属于北方文化圈中的一支独立文化。相反,中山国文化与中原文化有趋同的趋势。这个问题长期存在分歧的原因是受到华夷观念的影响,华夷观念和华夷关系具有主观性,这两种观念都不适合作为现代历史学、考古学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位于东湖之滨、喻家山麓,地处中国光谷腹地,毗邻华中科技大学。学校于2005年新建,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布局合理,环境幽雅,处处彰显人文特色。学校本着发展教师,成就学生,服务社会的宗旨,践行生态教育的办学理念,努力构建生态德育圈生态智育圈生态美育圈生态文化圈,促进学生健康、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一种文化行为,文化力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文化力的创建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作支撑.因此,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最佳的生态环境,即建立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高度协调的生态校园,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建设生态校园,即从生态视野去审视和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路径,需要从其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进行探究。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构建科学的生态文明制度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践行理性的生态文明行为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协调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关系是搞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一种文化行为,文化力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文化力的创建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作支撑。因此,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最佳的生态环境,即建立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高度协调的生态校园,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建设生态校园,即从生态视野去审视和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尊重自然、永续发展理念,是现代生态文明的哲学渊源。将传统生态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具有重要价值。现阶段,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网络环境、教育环境等方面的现实障碍。推进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提升教师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优化网络与教学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从而更好地塑造青少年的现代生态文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我校所在的社区是全省的生态示范村,学校被评为白云区绿化先进单位、区一级学校。在开展创建广州市绿色学校的活动中,我们提升创建活动的层次,通过强化师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来建设生态校园文化。学校的生态文化建设是多方面的,包括认知文化建设:对师生进行生态哲学、生态科学和生态美学的教育,普及生态知识,强化生态意识,培育生态理念,推进生态文明;物态文化建设: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使学校的环境文化建设上档次;心态文化建设:引导和促进师生转变观念,倡导健康文明的学习、生活方式。等等。学校生态文化建设,在宏观上要逐步…  相似文献   

15.
中原文化圈不仅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个地域概念.中原文化圈以四大古都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心支点,建构了一个内部特征与共性凸显、各有层级定位的文化圈层系统.中原文化圈由于区域文化的规约,具有主导性、兼容性、辐射性、空间广布性、创新性与保守性等文化属性.同时,中原文化圈也是中华文明的母源和缩影,是联结十二大地域文化板块的辐辏和放射中心,具有极其重地位与作用.有鉴于此,建设中原文化圈的战略构想,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的体现。生态文化与社会文化,人文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在人类拯救工业文明时代生态危机的现代环境运动中形成的。生态文化传载着重要的价值,致力于人、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从思想认识,管理机制,教育体系及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等方面阐明了生态文化体系架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的体现。生态文化与社会文化,人文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它焉在人类拯救工业文明时代生态危机的现代环境运动中形成的。生态文化传载着重要的价值,致力于人、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从思想认识,管理机制,教育体系及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等方面阐明了生态文化体系架构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一般而言,城市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社会、经济亚系统的协调发展,而现代生态城市的建设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城市人文环境。原生理念强调原始、自然和文化积淀,重视城市的历史传承;人文理念强调城市人文环境建设中的人格本位,实现城市环境对城市人群的良好服务;生态理念则强调城市人文环境建设中的和谐与协调,追求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这一科学理念的价值取向是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与我国生态文化建设初衷一致。我国建设生态文化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基本内涵为理论指导,在生态文化建设方向与思路层面,探索马克思生态思想带来的启示,在重视人与自然平等、构建现代生态方式、完善生态文化制度等方面加快我国生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生态智慧城建设是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其建设核心是把生态特征和智慧特征融为一体,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并利用综合手段,构筑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生活空间。运城生态智慧城建设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提出了"文化为魂"的建设理念,提倡发展智慧旅游产业,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但目前建设中还存在盐文化主旨表达不足,盐池山水格局体现不够,盐文化旅游产业带动性不强等问题。今后,运城生态智慧城应注重从盐文化挖掘、盐池环境再现和盐文化再生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