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费良华 《文教资料》2009,(35):36-38
《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是两部优秀的汉语工具书,二者有许多相同之处,在功能上有所交叉,又有一些相异之处,释义方面的差异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释义内容、释义形式、释义用词。以及收录新词和增添新义有所不同。本文比较了两本书释义上的差异,分析了优劣所在.指出语文字典、词典应尽量做到释义内容简明易懂,释义形式科学实用,释义用词精当规范,而且要跟上语言发展的步伐.适当收录新词,添加新义。  相似文献   

2.
一、"初恋"新义 查检《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几部大中型语文性词典,对"初恋"的解释都是两个义项,释义大致相同,在《现汉》(第5版)中的解释是:"动①第一次恋爱.②刚恋爱不久."《新华新词语词典》《新词语大词典》等十几部新词语词典中不见收录.但是考察这个词在实际语料中的使用情况,我们发现词典中的这两个义项并不能概括"初恋"的所有义位.例如: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中,"空穴来风"的释义为"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知的变化,"空穴来风"的语义逐渐向"事出无因""无根据"演变。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空穴来风"的释义变为"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现多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这并未全面反映出旧义已经消亡、新义占据绝对优势的语言实际。现行辞书对这一类语义变化的词语的解释往往存在模糊性、滞后性的问题。建议词典针对语义变化的词语释义编写可采取"保留旧义,突出新义"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4.
《现代语言词典》(第5版)部分语文知识条目的释义不够准确,值得商榷,本文举了部分例子并作了分析,以供《现代汉语词典》编纂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词典》和《柯林斯高阶英语词典》都是语文性词典,这就决定了他们对名物词的基义释义存在着一些相同点,释义都简明通俗,都抓住了意义的基本特征,都采用词典定义的释义方法等,这些相同点也是由这两部词典的语文性决定的。语文性的不同表现使两部词典在名物词基义释义上存在着细微的差异,对名物词释义给出的区别特征多少不同,释义时用什么事物做描述不同,释义结构长短不同等,这些细微的差异是由于民族差异性造成的,是两部词典名物词释义语文性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6.
语文辞书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也是推行国家语言文字标准的重要形式。本文选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新华多功能词典》、《新华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辞海》四部具有代表性的语文辞书,对它们关于农具这一语义场的收词及释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指出目前辞书在释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辞书编纂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型语文词典的编撰,整体观在释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汉语大字典》在释义上整体性方面有一些不足,分析这些不足可供大型语文词典编撰及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龙潜庵的《宋元语言词典》是一部有影响的断代语文辞书。本文广泛参考有关文献,并通过对词义的历史及其自身系统性的考察,对该词典的部分释义提出商补  相似文献   

9.
<正> 语文词典对词语释义都很讲究科学性,但完全达到科学的水平是不容易的。从目前某些语文词典对成语的释义来看,绝大多数条目处理很得好,符合科学性的要求,但也有某些条目处理得欠妥当,离科学性的要求仍有一定的距离。我们以《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崔尔胜 《池州师专学报》2012,(1):100-102,110
《禅真逸史》语言具有吴方言特征。其中"皂甲"与"师太"分别是各类词典中不见收录和释义欠精当的吴方言词。其研究对版本、作者籍贯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词典学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都是我国规范现代汉语词汇的顶级权威词典。比较研究它们推荐的异形词使用词形,对它们有争议的推荐词形提出处理意见,以便进一步规范异形词。  相似文献   

12.
王念孙的《读书杂志》对《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的修订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提供漏收的字、义项、词以及为辞书提供书证或提供更早的书证。  相似文献   

13.
明清徽州契约文书中含有大量的方言俗语词,具有重要的词汇学、方言学、辞书学价值。本文运用辞例归纳法,考释徽州契约文书中21则方言俗语词,补充《汉语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等大型辞书失收的词条和义项。  相似文献   

14.
专书词汇研究是辞书编纂的基础。通过对《大唐新语》词汇的研究,我们发现《汉语大词典》不但漏收了其中的诸多词汇,而且漏收了诸多词汇的义项。发现这些词语和义项并加以论证是完善《汉语大词典》所不可缺少的,今试为之。  相似文献   

15.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大型语文词典。按理,对历史文献上出现的古今词语都应该收录。但由于这部词典出于多人之手,词语漏收现象十分严重。对此前人多有讨论。本文主要根据两部大型方言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和《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来说明《汉语大词典》对保留在各地方言中的古语词漏收和义项漏收问题。  相似文献   

16.
书证是大型语文辞书的必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条书证,在辞书中往往被反复征引,多次使用。在征引同一书证时应保证其前后的一致性,这是辞书用例严谨性、准确性的体现。但考察现今几部大型语文工具书,其书证均普遍存在前后不一致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辞书的质量,也会给读者带来错误的信息。因此,高质量的辞书应该尽力避免出现此类问题。文章以代表当今国内辞书编纂最高水平的《汉语大词典》为例,具体指出其书证存在文字不一、标点不一、体例不一等方面的问题。探讨了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代表中国20世纪历史性语文辞书最高编纂水平的词典,但由于缺乏对常见书的考察,在处理称谓词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收词立目不全、义项收录不全、释义不确、书证有误。以此说明要做好词典的编纂工作,必须重视常见书的词语研究。  相似文献   

18.
唐代墓志是辞书编纂和修订以及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语料,选取其中若干词语进行诠释,以供《汉语大词典》编纂者以及汉语词汇史研究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专书词汇研究可以使我们对专书所处时代的语言词汇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可为大型语文工具书提供一些参考材料。因此,研究《史记》双音动词就可使我们了解代表秦汉时代语言面貌的《史记》的词汇状况,且以其研究成果与诸如《汉语大词典》等大型历时汉语辞书比勘,则可发现此等大型辞书的某些释义存在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