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以商丘市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对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商丘市社区居民体育参与程度不高、体育健身意识较差、体育场地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不足.提高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运动竞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广东省从化市城区居民体育锻炼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从化市城区居民对参与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居民对社区体育锻炼场地设施和社区体育组织的满意度较低,以及锻炼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参与动力不足,针对以上的情况提出:从加强政府和社区体育组织的管理等方面入手,提高居民的健身意识和体育水平,全面推动社区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城市社区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重庆市城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社区的体育设施、体育服务管理以及社区居民体育消费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社区体育活动女性略多于男性,年龄分布已经改变“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社区居民崇尚健身的意识增强;增进健康、运动项目爱好是居民钵育锻炼的主要内驱力;日常体育锻炼以小型多样的健身、保健、娱乐等项目为主;工作忙、无活动场所、无活动器材以及缺乏指导和体育活动经费是影响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开展和效果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大对社区体育的宣传力度,改善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加强社区体育管理组织的建设,畅通社会体育指导员与社区体育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4.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问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当前鲁西北地区农村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并从农村人群体育锻炼行为、体育意识以及体育消费等方面展开分析与探讨,提出加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加强农村体育工作指导及舆论宣传、以体育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不同年龄阶段群众体育的均衡发展,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法,对不同年龄阶段体育锻炼的差异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呈现下降的趋势,项目选择趋向集中;公共体育场所是各年龄阶段主要活动场所;各年龄阶段人群参加体育锻炼出现群体性特征;青年群体体育锻炼的多元化价值取向明显比中、老年群体强;自学的形式是中、老年运动技能最普遍的获得方式.研究提出夯实学校体育的根基,加强中、青年体育意识建设,提高老年人锻炼质量的各年龄发展对策,为我国群众体育持续发展宏观策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石家庄市社区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在对石家庄市社区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体育锻炼态度、运动项目、场地、经费等影响社区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石家庄市社区老年人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要实现2035年全国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5%,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m2的体育强国建设目标,发展我国社区体育是行之有效的重要工作之一。文章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对美国联邦政府在本土体育和休闲文化的引领下,在社区体育分层分类政策设计、高投入与多元路径促使下的设施无忧供给、社区与学校之间场地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深度融合、专业体育人才供给和社区居民自身服务意识的养成方式等方面分析美国社区推行体育锻炼的成功经验,提出改善我国社区体育锻炼需要注重个体差异:为社区体育锻炼提供均等的参与机会;营造社区关系:培养和健全社区非营利体育组织;保障社区环境:建立、改造社区体育锻炼场所和公园;家校社一体:促进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文化建设。旨在推动我国社会公众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促使我国居民体质健康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民营经济模式下的社区相关人群体育意识、态度、行为倾向的调查,结果显示民营经济模式的社区人群的体育意识较强;男女之间的体育意识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对体育态度有充分肯定,体育行为是积极的,但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仅为被调查人数的31.8%,与发达的经济不相称.不同年龄组每周锻炼频数和其它城市调查情况相符,"两头高、中间低"状况.在体育锻炼手段的选择上,有明显不同的趋向性年青组趋向对抗性和体力性项目,中年组趋向对抗与保健项目,老年组趋向养身与保健项目.  相似文献   

9.
连云港市农村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 ,对连云港市农村体育锻炼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 ,发现连云港市农村体育锻炼人群在体育意识、体育锻炼行为以及场地设施、体育投入等方面都有自身的地方特色 ,通过分析这些特点 ,提出加强农村体育场地与设施建设、加强农村体育工作指导及舆论宣传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围绕我国西部城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情况、"全民健身工程"的使用、社区体育组织形式、社区开展体育活动及社区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西部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对策:加快西部城市社区建设工作;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对社区体育的认识;大力加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增加社区体育专项资金投入;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BMI测评,了解亚健康人群的体质因素,为体育康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问卷调查法、参考"自我测评法"筛查人群亚健康、按我国新订标准测评BMI法。结果:1)203例社区人群中有91例亚健康,检出率为44.8%;2)经BMI检测,在203例受试人群中发现异常BMI58例(28.51%),在91例亚健康者中发现异常BMI27例(29.67%);3)体瘦、超重肥胖等异常BMI与正常体重BMI亚健康者的症状表现基本相似,均或多或少地出现有躯体性、心理性和免疫性等10项症状,且均以疲劳的出现率最高。结论:异常BMI体质可能是亚健康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体质测试运用GMJG-IV型国民体质测定仪器采用IC卡自动测量,并由电脑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目的是研究浙江省直机关人员的体质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结论:超重和肥胖现象比较普遍,但体重不足的女性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肺活量和总体心血管机能水平不高;上肢力量较差,下肢力量较好;男性的身体柔韧性较差,女性的身体柔韧性较好;肌体神经系统功能较好;身体的平衡能力较好.建议:对机关人员的体质测评制度化;各单位适当地提供运动场地、设施和体育指导;各机关人员根据自身不同的体质情况,选择适当的身体锻炼方式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湖北省老年人群体质水平影响的差异性,并深入分析不同体育锻炼方式的健身效益,为构建适合湖北省老年人健身指导系统提供参考。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最后结果表明: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湖北省老年人BMI、克托莱指数、腰臀比、肩胛皮褶厚度、身体形态指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肺活量身体机能指标以及体前屈、握力、反应时身体素质指标测试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通过点估计公式可得,步行对老年人BMI和克托莱指数身体形态指标的效应最大。武术、健身气功对老年人腰臀比、肩胛皮褶厚度、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体前屈、反应时的效应最大。球类项目对老年人肺活量、握力的效应最大。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老年人群体质水平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老年人应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身身体状况的体育锻炼方式,同时深入了解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其体质水平的改善程度,获得增强锻炼的实效性,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14.
从烟台5个区年龄60岁以上老年人健身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意识与行为调查的结果显示:老年人健身运动的安全意识已初步形成,态度积极,但有关知识、行为相对滞后,如定期全面身体检查过少、缺乏对运动处方的了解、不能有效进行自我监督等。建议应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强化老年人的安全意识,使其了解更多的健身运动安全知识;政府机构应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社区应建立个人健身锻炼档案。  相似文献   

15.
比赛时期运动员的机能评定和系统康复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比赛实际运动员机能状况变化的规律,通过对广西体工大队参加九运会决赛阶段比赛的优秀运动员13人,对他们进行纵向跟踪检测,在大负荷超常式训练后实施系统康复,用生化指标和运动成绩衡量效果.结果发现:1)比赛时期大负荷训练后,运动员Hb、T和SOD明显下降,C、CK、BU和MDA明显上升,总体表现出竞技水平下降;2)进行1个月系统康复后,Hb、T和SOD明显上升,C、CK、BU和MDA明显下降,总体表现出竞技能力上升;3)有系统康复的比赛成绩大大好于无系统康复的比赛成绩.表明:1)比赛时期大运动量训练会造成运动员机能的下降;2)设计实施的系统康复,对运动性疲劳的消除和运动员竞技状态的提高有良好效果.3)采用的生化指标,能从多方面对运动员机能进行有效评价,可作为一套机能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6.
选取社区35名退化性关节炎老年人,对其实施为期18周、每周3次的中等强度的水中体适能训练,实验前后分别对受试者的身体成分、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运动干预后对于改善退化性关节炎老年人患者各项体适能具有重要意义,建议水中体适能可在各个社区游泳馆针对老年人健身活动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7.
探讨增权理论视角下社区康复体育对肥胖者的干预效果。以社区肥胖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了社会工作、文献资料、访谈和实验等研究方法。结果:(1)肥胖者权利缺失:表现在自信心的缺失,人际交往障碍,健康状况的缺失,政府支持的缺失和社会理解的缺失;(2)构建了以增权理论为指导的肥胖者“社区康复体育”服务计划;(3)“社区康复体育”实施增权后,肥胖者的自信心明显增强;体重明显降低,体适能指标等健康状况也明显改善;为政府支持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结论:增权理论视角下的“社区康复体育”服务计划对于社区的肥胖者增权效果是显著的。希冀为社区康复体育及肥胖者增权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8.
以大学生形体训练课程为例进行试验研究。目的:比较研究TBL+PBL+CBL融合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形体训练课程的应用,探讨适用于大学生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模式。方法:采用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结果(1)构建了TBL+PBL+CBL融合教学模式;(2)TBL+PBL+CBL融合教学模式下学生考勤成绩、个人展示成绩、团队合作成绩和期末总成绩都明显优于传统大学生形体训练课程授课模式,差异显著(P<0.05);(3)TBL+PBL+CBL融合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柔韧和平衡等各项素质都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差异显著(P<0.05);(4)TBL+PBL+CBL融合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对自我学习和课堂教学的满意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TBL+PBL+CBL融合教学模式是一套实用强又受学生欢迎的新型大学生形体训练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核心稳定训练对脑瘫学生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脑瘫学生30名分为3个组:实验组(EXG组)、对照组1(CON1)、对照组2(CON2)。实验组采用有氧运动联合核心稳定训练、对照组1采用单纯有氧运动训练、对照组2采用单纯核心稳定训练,通过12周康复锻炼,收集三组受试者体质状况、粗大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平衡能力和运动成就动机数据。结果:EXG组和CON1的整体体质状况有积极变化,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变化呈显著性差异(P<0.05),CON2在骨骼肌、基础代谢率两项指标呈显著性差异(P<0.05)。EXG组在粗大运动功能方面有积极变化,呈显著性差异( P<0. 05),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极其显著性变化(P<0.001);CON1粗大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有一定改善,但变化不显著(P=0.062);CON2粗大运动功能产生了显著性变化( P<0. 05),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有限(P=0.065)。EXG和CON2组整体平衡能力有积极变化,呈显著性差异( P<0. 05);CON1的平衡功能有一定改善,但效果不明显。运动成就动机方面。三组受试者整体运动成就机均发生明显变化,回避失败动机上EXG相似文献   

20.
采用临床病例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探讨了退役运动员发生跟腱断裂率及原因。对调查的30例运动性跟腱断裂患者中的15名退役运动员患者发病率、发病特征、诊治及预防进行总结分析。退役运动员发病率为50%、年龄41.1岁、训练史14年、退役史13.47年、体重平均增加16.7kg。结论:由于慢性跟腱退变发生率高,造成退役后的专业运动员运动性跟腱断裂的发病率高于其它群体。体重增加、准备不充分、运动强度或幅度过大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间接原因。建议给予足够重视,并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