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对撕贴活动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孩子学习的动力与源泉。对小班幼儿进行撕纸活动来说,撕纸技能是不局限的,只要用大拇指和食指向前向后对立地撕,并把纸撕下就是小班幼儿学习撕纸的方法,但这必须有个很重要的前提——幼儿愿意动手进行撕纸活动,所以激发幼儿对撕纸活动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如果仅让幼儿这样练习,幼儿对撕纸活动的兴趣会很快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对撕纸活动的  相似文献   

2.
撕纸画是一种选用各色彩纸,通过手撕、粘贴的办法而完成的画。撕纸画装饰性强,新颖别致,能表现出诸如剪纸、剪贴所不可及的独特风格。撕纸画很适宜幼儿制作。一方面,幼儿喜欢手工,喜欢撕撕贴贴。另一方面,撕纸画简单易学,操作时不需动用小刀、剪刀,没有任何危险性。“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幼儿通过撕纸、粘贴过程,可以锻炼手指肌肉的灵活性,训练手脑并用的能力。当他们  相似文献   

3.
玩纸活动背景:在引导孩子进行区角游戏“撕纸”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孩子们对撕纸动作感兴趣,喜欢把撕下的纸撒在地上,再用脚去踩。当教师引导他们把地上的纸屑捡起来时,他们却不愿意;当教师把碎纸捡起来团成一个小纸球时,他们又兴致勃勃,争相模仿,于是,就有了活动“玩纸”。孩子的已有经验:有撕手工纸和广告纸的经验,有在户外玩球、扔球的经验。目标:1.通过撕纸、抛纸、团纸、扔纸球等活动锻炼小肌肉和大肌肉的动作。2.乐意参加集体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准备:1.各种质地、大小的纸张。2.大纸箱一个,质量较好的大塑料袋两只。3.在活动室上空吊…  相似文献   

4.
从小班开始我就教幼儿撕纸,先是撕长条、撕小块,接着撕不规则图形。现在幼儿进入中班,我又尝试教他们“撕纸贴画”。我的主要做法是: 1.培养幼儿目测撕纸的能力。我觉得按轮廓线撕纸,幼儿容易受到束缚,就尝试直接教幼儿目测撕纸。我先教给幼儿一些撕基本图形的技能,如怎样撕正方形、长方形,并在此基础上撕三角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再教幼儿依靠目测掌握物体各部分的大小比例,先将撕出的各部分放在底板纸上,看看各部分是不是合适,大了撕小些,小了重新撕一块,看上去都差不多了,就安排好画面,依次粘贴。 2.教幼儿学会撕出物体的主要特征。如撕熊猫,要把熊猫圆圆的头、半圆形的耳朵、胖乎乎的身体、圆滚滚的四肢表现出来。撕长颈鹿,要注意撕出三角形的头、长长的头颈和四肢。物体的主要特征抓住了,撕贴出的形象就比较鲜明、逼真。  相似文献   

5.
锦囊妙计     
撕纸游戏 溶溶有个坏毛病,看书的时候喜欢撕书,刚买的新书,还没看几天,就已经支离破碎了,跟她说也没有什么效果。书上说,这个阶段的孩子,手部动作刚刚发育,撕书能够训练他们手部动作。于是,我就干脆把撕纸变成一个游戏,给溶溶准备了很多废弃的报纸,她想撕的时候就让她撕。一开始只是无目的地撕,纯粹是满足她撕纸的欲望,后来慢慢地教她撕一些图案或者形状。在撕纸游戏的时候已经撕得过瘾了,看书的时候,溶溶就不再撕书了,而且也发展了她手指的动作,一举两得。 溶溶妈(海南)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一声声"老师,我不会撕……""老师,我撕破了……"我就知道,孩子们在撕纸活动中遇到了困难。中班学期初,孩子们初次接触撕纸活动,觉得既新奇,又有趣,动手能力、主动力都被调动了起来,但效果并不乐观,起初几次撕纸活动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让我感到很困惑,看着孩子们对撕纸活动欲罢不能的样子,我认为对撕纸活动的整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认清几个误区1.撕纸活动不是单纯的玩纸,拿纸撕着玩,而是要用手撕出物体的简单形状和轮廓,是一种手的精细活动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开展“蒲公英行动”,让同学们了解和参与湘西民间艺术的制作。同学们开动脑筋,勤于动手,创作了不少具有湘西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他们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了解多姿多彩的湘西。手下生花王宇轩在乡下第一次看到民间艺人的撕纸作品时,就被深深吸引了。双休日,同学们跟随老师去州博物馆看展览,去苗家山寨进行民间艺术调查,到处收集资料。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同学们开始学习撕纸。谈到撕纸的感受,王宇轩认为,要想撕出好的作品,必须多收集素材,多体会,多实践。撕纸是用民间的草纸做材料。草纸容易撕烂,刚开始学撕纸时,…  相似文献   

8.
王艳芳 《师道》2004,(8):27-27
孩子们上节课是撕纸课,也可能是意犹未尽吧!等着上音乐课时,有一个孩子还拿着一些纸在手上撕,结果满地都是纸屑。我看见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轻声地告诉他把纸屑捡起来。  相似文献   

9.
剪纸.是一项目很独特的二度空间的平面艺术.当我们运用剪刀、刻刀等工具、用剪、刻、撕等方法对纸材料进行艺术加工,达到造型目的.便可创作出极有装饰情趣新平面造型艺术品了.人们通常说的剪花、剪影、刻纸、撕纸等活动,尽管制作工具有所不同.但其艺术加工的物质材料——纸却是相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是较相似的、作品的买用功能亦相间、许多作品制作中,需要剪、刻、撕等技能的综合便用.因此,我们可以把剪、刻、撕纸的活动,统称大剪纸.  相似文献   

10.
有趣的撕纸     
撕纸能够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创造力,发展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并给孩子以美的熏陶。只要孩子感兴趣,用什么纸都能撕,书写纸、铅画纸、烟盒纸、糖纸、包装纸及各类色纸都可用。教孩子撕纸,一般来说,要先  相似文献   

11.
撕贴画是学前儿童美工活动的常见形式之一。小班孩子正处在各方面能力都刚刚开始发展的阶段,可以借助撕纸活动,通过一系列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小班孩子们的小手更灵巧,在美工活动中表现得更出色。撕纸目的是最大限度锻炼学前儿童的手指肌肉动作及控制能力,它与剪贴的最大区别在于撕贴以手指作为工具,利用双手手指的配合撕出所需形象,再贴成平面的画面。  相似文献   

12.
《剪剪撕撕画画贴贴》是一堂普通的撕纸课。我鼓励孩子撕纸,撕各种奇形怪状的、随心所欲的形状,让他们感知纸的美妙,体验发现、成功的快乐过程。但面对自己手中那张完整的纸,有的孩子却怯懦着、畏缩着、迟疑着,久久不肯动手,最终放弃。归为一句:我不会,我不敢。六岁的孩子,谁束缚了你的手脚、束缚了你的勇气?  相似文献   

13.
孙镜倩 《教育导刊》2007,(11):38-40
设计意图《问候舞》这首曲子的特点在于:每一段旋律中尾音出现的次数各不相同,而且尾音的节奏都有变化,有长有短,完全没有重复,这对于幼儿理解记忆乐曲有一定难度。所以设计活动时,教师采用以下几个符合幼儿学习特点、便于幼儿观察理解的学习策略来突破这一重难点:一是根据音乐内容设计撕纸的动作,引导幼儿听音乐撕纸,听到几声"(口当)"就撕几下,同时根据"(口当)"的长短来撕出相应长短的  相似文献   

14.
撕纸能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为聪明能干、心灵手巧的孩子.教师不妨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幼儿对撕纸的兴趣,注重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创设良好的幼儿撕贴氛围,促使幼儿动手能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和要求 1.通过做蘑菇伞,让幼儿初步掌握撕的技能,培养幼儿对撕纸的兴趣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教育幼儿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主动热情地帮助别人。  相似文献   

16.
宝宝     
宝宝学会的第一件坏事就是从书上撕纸.因此我们定了条规矩:她每撕一页,就得在自己房里、紧锁的门后,独自待上四个小时.开始,她每天大概撕一面纸,尽管从紧锁的门后传来的哭喊是难以忍受的,规矩还是得照办.  相似文献   

17.
小班的第一次撕纸课,我让幼儿随意撕纸后再学撕面条。我说:“比一比,看谁撕的面条又细又长。”孩子们非常认真专心地撕着,有的幼儿把撕下的纸面条摆放得整整齐齐,可有的幼儿却把撕下的纸屑满地乱丢。看着满地的纸屑,我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这时,冯佳小朋友说:“老师,我们把面撕好了,等会儿您煮了给我们吃啊!”我灵机一动:嗨,有了!就马上接着冯佳的话说:“好,你们把面条撕好了,老师这就煮。”我把圆凳翻过来当炉灶,把盒子放在上面当锅,对小朋友说:“锅里的水开了,快把面条拿来煮啊!”这一下  相似文献   

18.
<正>喜欢涂涂画画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无论是处于孩童时期的小朋友还是已经有一定绘画技巧的孩子,只要给他们一支笔、一张纸,他们就可以创造无尽的可能。有的小朋友喜欢随意地撕纸,许多家长可能都会注重孩子绘画才艺方面的培养,却对孩子的撕纸行为认为是在捣乱、把地上弄得一团糟,往往忽视撕纸活动,小班幼儿手部小肌肉群还处于发育中,而撕贴活动又正好可以帮助小朋友锻炼手部肌肉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正好可以投其所好,而且可以培养幼儿做事耐心、细致的  相似文献   

19.
我的撕纸画《童年的脚印》参加江苏省第一届园丁画展,获得了优秀作品奖。的办公室里堆放着五颜六色的彩纸,墙上也贴着一幅幅撕纸作品。这些吸我的学生。他们好奇地问:“用手怎么能撕出这么好看的画?”我看他们这么撕纸画,就把这项美术创作活动引进了课堂。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我选择了易于造型、色彩丰富的热带鱼作为题材,讲解了撕纸画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并为他们进行操作表演。在他们作欲望达到高潮之时,我让他们拿出旧画报、旧挂历及有丰富色彩或图案的纸,自己选择纸质,自己组织色彩、安排画面。当一幅幅生动有趣、各同的海洋鱼图制成后,我把这些画组成一片,挂在黑板上,学生惊异地发  相似文献   

20.
撕纸画,是一种适合少 儿特点,富于游戏性的艺术活动,它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对于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着独特的优势。首先,它能让学生边玩边学,轻松长知识、练能力。其次,在“撕”的过程中多出现偶然效果,给人化腐朽为神奇的新奇感,能激起学生继续创新的兴趣。而突出“看、练、评”是撕纸画教学的成功诀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