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文章在对移动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两者统称为移动学习服务环境)分类及其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移动学习服务环境设计的一般模式及移动学习应用于语言学习,生物科学及医学领域的典型系统服务环境,并对不同类型的移动学习与各种移动学习内容及学习活动间的匹配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国内外典型的移动学习案例中所涉及到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活动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期对移动学习服务环境的设计起到基础性作用,最终提升学习者移动学习的绩效。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带来了学习方式的变革,移动学习成为终身学习的重要方式。本文基于终身学习理念设计了一个支持移动学习的框架,涉及移动环境的四个方面:一般移动环境问题、学习情景、学习经验和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移动学习框架的理论基础、关键因素和设计要求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如何依据这些因素和要求设计适用于终身学习的移动学习应用程序。希望为未来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基于移动流媒体技术的移动学习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移动学习及移动流媒体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对移动流媒体环境下的移动学习模型进行探索,完成对移动学习系统的体系结构及主要模块功能的设计,最后对移动学习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微信是一款具有通讯、社交、平台化功能的移动性应用软件,在大学生群体中使用广泛,构建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一种新型的学习支持环境。在已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微信的移动学习支持功能,从语音文本交互、微信群、自动回复响应、订阅推送和内容分享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对微信、QQ、微博主要社会媒体的学习支持特征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微信与学习者个人学习环境要素间的协同关系。在移动学习通用设计准则的指导下,从定位、功能、内容、交互、学习方式、网络服务的层面,探讨了微信移动学习的设计原则。最后,从不同情境下讨论了微信移动学习的具体应用案例。通过对微信移动学习支持功能与设计原则的探索,旨在对本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萍 《电大教学》2013,(6):34-41
微信是一款具有通讯、社交、平台化功能的移动性应用软件。在大学生群体中使用广泛,构建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一种新型的学习支持环境。在已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微信的移动学习支持功能,从语音文本交互、微信群、自动回复响应、订阅推送和内容分享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对微信、QQ、微博主要社会媒体的学习支持特征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微信与学习者个人学习环境要素间的协同关系。在移动学习通用设计准则的指导下.从定位、功能、内容、交互、学习方式、网络服务的层面,探讨了微信移动学习的设计原则。最后,从不同情境下讨论了微信移动学习的具体应用案例。通过对微信移动学习支持功能与设计原则的探索.旨在对本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面向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设计框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本文在梳理各类阐述的基础上,归纳出移动学习的定义,分析了移动学习发生的条件及其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决定移动学习成败的关键问题——移动学习活动设计进行了科学的研究,通过对30余个国际移动学习项目或活动的分析,得出了移动学习活动设计模型(MLADM模型),并对其中的六个基本环节,即需求分析、聚焦学习者、学习场景设计、提供必要的技术环境、约束条件分析和学习支持服务设计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阐释。  相似文献   

7.
联通主义视域下的移动学习环境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阐述了网络时代下学习的发生过程,即知识是以不同方式进行联通、重组和再造。文章对联通主义学习理论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利用该理论进行移动学习环境设计的可行性,并且根据该学习理论,构建了移动学习环境的基本结构,分别对其中的学习共同体、学习资源、支持工具、学习情境四个环境子要素进行设计。鉴于对联通主义理论下移动学习环境的设计,以期给学习者提供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促进学习者高效学习。  相似文献   

8.
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催生了大量的碎片化应用。在这些繁多的碎片化应用中,微信拥有强大的功能和广泛的用户基础。本研究将微信和移动学习相结合,把虚拟交互延伸到现实交互,提出了微信支持下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原则和流程,搭建了一个移动学习平台,并以"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为例,简述了此系统下的设计案例与实施过程,证明了微信支持下的移动学习平台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一种新的移动学习途径,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为国内移动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4G网络、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成教学生学习环境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技术的进步让移动学习成为了可能。本文根据移动学习的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微型学习策略,以微信公众号为移动学习的载体,创立了融课前分析、学习任务、拓展训练以及学习支持服务为一体的人才培养路径。以移动学习环境分析、学生学情分析、教学内容设计为基础,按接受任务、解决任务、提交成果、考核反馈的流程组织学习活动,通过反思与训练以及线上线下活动进行拓展训练,开展卓有成效的学习支持服务,构建起立体的移动学习模型。  相似文献   

10.
孔风琴 《考试周刊》2014,(26):129-130
随着云计算和移动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一种创新的学习模式,即移动学习。本文从分析移动学习的现状及云计算支持移动学习出发,搭建了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设计了移动学习系统。  相似文献   

11.
高普及度、便携易用的智能手持设备是能够体现增强现实价值的重要平台,增强现实创新了移动应用模式,为移动学习提供了新的学习支持。文章在概述增强现实软硬件系统的基础上,基于Hype Cycle模型与地平线报告分析,阐述了移动学习与增强现实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了基于增强现实的移动学习的已有研究与应用案例,探讨了Specht的增强现实学习模式,并构建了增强现实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模型。  相似文献   

12.
With the support of various personal and institutional mobile technologies, numerous physical and virtual spaces can be turned into interesting and motivating hybrid learning settings. By its nature, outdoor mobile learning happens on the move is connected to specific locations and settings inviting learners to study their surroundings, inquire about natural phenomena and solve complex real-life problems. This poses challenges for teachers to design meaningful, contextualized and comprehensive learning experiences. The paper aims to explore what kind of mobile learning scenarios K-12 teachers create and what are the limitations an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of these scenarios. Content analysis of 25 location-based outdoor learning tracks with 465 questions and tasks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learning activities outside the safe, familiar classroom environment in new hybrid learning spaces is a challenging task for the teachers on many different levels. Taking Bloom’s revised taxonomy, types of contextualization and integrated learning models as frameworks for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learning scenarios,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teachers do not perceive the potential hybrid spaces and mobile technologies offer in order to design consistent learning experiences that emphasize higher order thinking levels, encompass contextual information and integrate knowledge from multiple disciplinary sources.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re is a need for more teacher training and systemic interventions into current teaching practices that encourage teachers to step outside of their existing teaching paradigms to acknowledge the pedagogical potential of hybrid learning spaces as well as the technological affordances.  相似文献   

13.
移动通信技术支持下的基于问题的学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给我们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文章介绍了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的定义及实施环节,比较分析了传统课堂中的PBL、网络环境下的PBL和移动通信技术支持下的PBL,阐述了移动通信技术支持下的PBL的巨大优势:学习不受时空的限制性、学习情境的真实性、交互的及时性、学习资源的丰富性等,并设计了移动通信技术支持下的PBL学习模式,以期为业内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电大办学的特色,移动学习为电大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移动学习资源的不足影响着电大深入开展相关学习服务。电大未来的移动学习资源建设可以借鉴MOOCs和翻转课堂等理念改进课程设计和学习服务,通过社会化学习来促进学习实现和资源生成,并探索完善移动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厘清了远程学习、泛在学习与移动学习之间的关系,并在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界定移动学习的定义,继而从移动学习者学习系统的构成切入,探析我国移动学习的发展历程,说明我国移动学习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将经过三个发展阶段:基础环境建设、知识体系化建设及学习服务建设。我国的移动学习现阶段正处在知识体系化建设阶段,学习的有效性成为了研究的焦点,其发展正在开始“微”转向,这种徽变具体表现为学习时间零碎化、学习内容的片段化、学习工具微型化及学习方式微学习四个方面,最后笔者认为处在微时代的移动学习需要关切以下四个问题:学习者需要重构自我的学习时空;在学习内容的设计上要关注学习内容间的隐性关联;注重学习内容的质,而非以量取胜;注重思维的可视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欧洲技术促进学习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促进学习研究是学习科学的一个研究领域,文章通过典型案例着重分析了欧洲技术促进学习研究领域在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技术支持的正式与非正式学习设计、学习技术的设计应用、技术环境下的未来学习、技术促进学习研究社区等五个方面的主要研究及其进展,并简述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及其异同,评析了技术促进学习研究领域所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习者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访问网络.在此背景下,研究微视频、移动学习与课程的融合问题,提出新型移动学习环境下微视频的定位、设计与制作的指导思想、叙事结构、分类与制作方法,解决开发适应新型移动学习环境下学习者需求的课程教学资源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bLearn@Work” App, which emerged from a study of informal learning among five employees at different companies in China.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develop a strategy for the design of mobile learning support tools that would enhance informal learning in the workplace. The App was developed by creating a platform to support informal learning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two sets of issues that emerged in the study: (a) affordances of contemporary Web 2.0 tools identified from the literature and by exploration of the participants’ mobile technology uses, and (b) informal learning activities of the participants that emerged in the context of their work. Consideration of these issues led to the conclusion that an effective App for informal learning should include functionalities such as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podcasting, Web-searching and microblogging, all of which were integrated into the “MobLearn@Work” App.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pp in these five cases over a six-month period yielded a further set of design recommendations, which are discuss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19.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基于移动智能设备的学习资源的设计已成为移动学习研究的方向之一.研究从Android应用开发的平台特点入手,分析了移动学习资源的特点,结合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开发现状,设计了基于XML资源包的移动学习资源开发模型,并以《中南大学视频公开课》移动应用为例,阐述了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环境及要点,以期为以后同类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