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砂仁叶片光合作用光抑制及其防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脉冲叶绿素荧光仪测定砂仁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及阻止卷叶对其影响后发现Fv/Fm、Fv'/Fm'、Fm、Fv、Fm/Fo、Fv/Fo随光强的增加而降低,中午达到最低值后随光强的减弱而升高,Fo则一直在降低,NPQ、qN及qE-fast和qE-slow随光强的增加而升高;阻止卷叶后荧光参数的日变化更明显,光合放氧量子效率也降低.结论光抑制条件下砂仁叶片通过热耗散,卷叶等保证光合机构不被破坏.  相似文献   

2.
干旱胁迫下苣荬菜光合性能及水分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苣荬菜为材料,用盆栽控制浇水模拟干旱的方法,研究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苣荬菜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率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苣荬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02摩尔分数和气孔导度等都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而降低.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苣荬菜水分利用率有所提高.苣荬菜抗干旱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3.
施氮水平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品种烟农19为材料,设置不同氮素水平,研究氮素对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小麦单位面积穗数显著增加,粒重逐渐降低,穗粒数先增加后降低,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施氮0~200 kg/hm~2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施氮显著增加小麦籽粒产量,超过200 kg/hm~2后,产量变化无显著差异。在氮素水平0~200 kg/hm~2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籽粒容重、出粉率、硬度逐渐增加,但无显著差异,当施氮量超过200 kg/hm~2时,小麦籽粒磨粉品质参数呈下降趋势。粉质仪参数在施氮量30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在施纯氮0~300 kg/hm~2范围内,小麦面粉吸水率、面团形成、稳定时间随着施氮量增加逐步增加,当施氮量超过300 kg/hm~2时,小麦籽粒粉质仪参数则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4.
对光照强度对七子花苗期光合、蒸腾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果:净光合速率最适温度为25~30℃,高光合有效辐射和高温下光抑制加剧。蒸腾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同一温度下高光合有效辐射使得蒸腾速率下降。29℃下饱和光强为890μmol m~(-2)s~(-1),表观量子效率为0.0325,光补偿点为44μmol m~(-2) s~(-1),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强,气孔阻力减小,高光合有效辐射下,气孔阻力有所上升,蒸腾速率与气孔阻力高度负相关。在29℃的饱和光强下,羧化效率为0.0351,CO_2补偿点为173μmol mol~(-1),低于或高于饱和光强,羧化效率下降,CO_2补偿点升高。  相似文献   

5.
豫东小麦黑胚病发生因素及防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豫东小麦黑胚病发生因素及其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对小麦黑胚病的发生有较大的影响,以淤土发病率最高,两合土、沙浆黑土较低.在P、K定量施用的条件下,拔节期追施氮肥黑胚率降低,且随总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孕穗期及其以后追肥黑胚率增加,且随施氮次数和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尤其扬花期喷施氮肥较大幅度提高了黑胚率.药剂拌种以仅用甲拌磷的处理黑胚率最低.扬花期喷施杀菌剂,以三唑酮效果较好而且稳定.小麦黑胚率随播期的推迟而提高,正相关显著,播量增加黑胚率提高,但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全光照(Ac100)、48%光照(Ac48)、20%光照(Ac20)]对淡水种植的桐花树光合特性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c100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有显著的"午休"现象,而Ac48和Ac20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午休"程度降低;不同月份期间,遮光处理对桐花树的净光合速率(Pn)、有效光合辐射(PAR)、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存在显著影响.遮光处理的桐花树叶片最大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以及表观量子效率(AQY)与全光照处理相比均下降;随遮光度增大,叶片叶绿素a+b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升高,而叶绿素a/b降低,且叶面积显著增大.试验表明遮光处理通过影响环境因子和桐花树叶片生理特性等内在因素而影响其光合作用,且桐花树能适应一定程度的遮光环境.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感染霜霉病的黄瓜品种津优22为材料,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其在不同染病时期黄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叶温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霜霉病感染程度的逐渐加深,黄瓜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胞间CO2浓度、叶温却逐渐上升;叶绿素的含量随霜霉病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8.
西南喀斯特地区黄荆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桂林丫吉岩溶试验场优势植物黄荆(Vitex negundoL.)作为研究对象,对相同条件下黄荆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等光合作用特性的日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呈不对称的“双峰型”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曲线总体呈下降趋势;胞间CO2浓度日变化表现出单峰曲线;蒸腾速率(Tr)日变化呈不对称的双峰曲线,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基本一致,但主峰较净光合速率Pn主峰滞后1h,也出现了“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涝害对玉米苗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玉米杂交种隆平206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于玉米四叶一心时进行淹水(涝害)处理,分析了玉米苗期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变化。结果:苗期涝害显著降低隆平206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等参数。叶片净光合速率在涝害后2 d、4 d、6 d和8 d较对照分别下降23.6%、51.7%、88.7%和94%。玉米涝害处理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的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基本一致。涝害后2~6 d,叶片胞间CO_2(Ci)浓度随着渍害天数的延长逐渐下降,而在处理8 d后,其浓度较处理前期却显著增高。玉米苗期涝害前期(2~6 d),随着隆平206叶片净光合速率逐渐下降,叶片气孔导度与胞间CO_2浓度亦显著下降,说明隆平206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是叶片气孔限制引起的。苗期涝害后期(6 d之后),隆平206净光合速率持续下降,而胞间CO_2浓度却升高,说明隆平206在涝害发生后期叶片较低光合作用主要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结论:苗期涝害显著降低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原因主要是叶片气孔限制(涝害前期)和非气孔因素限制(涝害后期)。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珙桐叶片光合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对珙桐的引种驯化及资源保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采用美国产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珙桐叶片的光合作用日变化以及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珙桐叶片的表观光量子速率0.09μmol/mol,暗呼吸速率1.31μmol.m-2.s-1,光补偿点22.01μmol.m-2.s-1,光饱和点465.18μmol.m-2.s-1;珙桐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曲线,存在明显的"午休"现象;珙桐叶片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是影响珙桐光合速率的生理因子。  相似文献   

11.
湿地在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探究了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在退化-恢复过程中芦苇净光合速率等参数的变化,及影响芦苇净光合速率的土壤和植物因素。恢复的滨海湿地表层土壤含水量和氮含量显著增加,土壤电导率显著降低,表明滨海湿地恢复有利于土壤水盐条件和氮营养的改善。与退化湿地相比,恢复湿地显著提高了芦苇叶片的生理性状,包括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在滨海湿地退化和恢复过程中,芦苇的净光合速率正相关于土壤含水量、总氮以及叶片其他指标,而负相关于土壤电导率,表明滨海湿地恢复导致的水盐条件和营养改善促进了芦苇的光合作用,进而导致地上生物量碳固持的增加。本研究通过探究滨海湿地动态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为提高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碳固持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脱毒裂萼草莓的叶绿素含量、生长温度、光强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脱毒裂萼草莓叶绿素含量为2.885 mg/g.fw,较病叶提高了21.58%;在光强为0~2000μmolm-2s-1范围内,净光合速率(Pn)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直到光饱和点,最大值为10.5μmol CO2m-2s-1;在温度为0~17℃时,Pn随温度增加而升高,17~40℃时,Pn随温度增加而下降,测出其最适生长温度为17℃左右;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3.
采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巫山淫羊藿叶片光合生理日变化,并用SPSS19.0相关性分析探讨了巫山淫羊藿光合生理特征参数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的相互关系,为巫山淫羊藿资源的种植栽培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结果显示:巫山淫羊藿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为5.28μmol CO_2·m(-2)·s(-2)·s(-1);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是相对空气湿度.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_2浓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对脱毒裂萼草莓的叶绿素含量、生长温度、光强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脱毒裂萼草莓叶绿素含量为2.885 mg/g.fw,较病叶提高了21.58%;在光强为0~2 000μmol.m-2.s-1范围内,净光合速率(Pn)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直到光饱和点,最大值为10.5μmol CO2.m-2.s-1;在温度为0~17℃时,Pn随温度增加而升高,17~40℃时,Pn随温度增加而下降,测出其最适生长温度为17℃左右;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5.
以优质专用豫麦34为材料,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强筋小麦灌浆期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试验设9个处理,各处理施氮标准为B10 kg/hm^2,B260 kg/hm^2,B3120 kg/hm^2,B4180 kg/hm^2,B5240 kg/hm^2,B6300 kg/hm^2,B7360kg/hm^2,B8420 kg/hm^2,B9480 kg/hm^2,追氮方式为拔节期70%+孕穗期30%。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强筋小麦在灌浆期旗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上午10:00左右和下午16:00左右。追施氮肥能提高强筋小麦灌浆期旗叶的净光合速率,合适的施氮量应保持在24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6.
《嘉应学院学报》2016,(8):65-72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枇杷、番石榴和漆树三种树木的幼树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枇杷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其他两种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2)相关分析表明,三种植物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显著正相关,而与胞间CO2浓度(Ci)显著负相关.(3)三种树木的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均较低,有较强的耐阴性.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以黄淮海平原典型的小麦玉米两熟农作制为案例,进行了水氮耦合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施氮水平上,麦玉产量随着灌水量增加而增加,灌2水比灌1水,产量增加幅度是2.60%~14.45%,浇水3次的麦玉产量与灌水2次的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因此,以小麦灌2水处理最好;在同一水处理上,麦玉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增加到22.5kg/667m2时产量达到最高,施氮水平增加到30.kg/667m2时,有所下降.因此,以单位耕地施氮22.5kg/667m2最佳.水分利用效率与麦玉产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所以,以小麦灌2水,单位耕地施氮22.5kg/667m2时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好,此时对小麦而言可节水50m3/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同的土壤水分含量和不同的测定时间条件下,对刺槐的一系列生理生态指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势、大气温度、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以及导水率进行测定,探求刺槐木质部发生栓塞的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木质部导水率损失在不同的土壤含水量以及不同的测定时间条件下是有显著性差异的;刺槐的导水率损失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势、蒸腾速率、光合有效辐射、大气温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用美国产Li-6400便携式光舍测定系统对峰丛山区不同地貌部位的苦丁茶的净光舍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生长于洼地和山腰不同地貌部位的苦丁茶具有不同的生理生态特性:山腰的苦丁茶的净光舍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大于生长于洼地的,而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小于生长于洼地的.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山腰的苦丁茶的净光舍速率和蒸腾速率随有效光辐射强度及叶片气孔导度的增强而加快;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蒸腾速率随叶温的升高而升高,但当叶温达到一定值(36.8℃)时,蒸腾速率则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20.
以南京紫金山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对海拔高度变化的响应。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土壤含水量和pH显著降低;土壤有机碳、总氮和总磷均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而土壤速效养分如DOC、有效氮和有效磷以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和微生物生物量磷则随着海拔的升高而显著降低;土壤碳分解酶、氮分解酶和磷分解酶也随着海拔升高而活性降低。研究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对海拔升高反应敏感,随着海拔高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降低影响了微生物和酶的活性,使得土壤有机质分解缓慢,积累较多;而在低海拔处土壤酶活性较强,土壤有机质分解迅速,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