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正为了激发幼儿保护动物的意识,我开展了主题绘画活动"没有动物会怎样"。我先请幼儿想象如果没有了动物,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有的幼儿说:"没有了动物,我们就没有肉吃。"有的幼儿说:"没有了动物,就会破坏生态平衡。"……我对幼儿的大胆想象,进行了充分肯定,然后,请幼儿利用绘画的形式进行表现。孩子们画得都很认真,生动表现出没有动物的种种后果。小A画出了很多座歪歪扭扭的房子,甚至还有被折断的树木。我看后,  相似文献   

2.
《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的课文,作者重点介绍了海底光线、声音、动物、植物、矿物等方面的知识。教学时我紧紧抓住“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重点词语采用“自学——导读——训练”的方法,体现教学思想。一、自学——立标见疑自学是学生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的学习阶段,教师应给学生创造自学机会,激励自学情感,教给自学方法。 1.激发兴趣《海底世界》一文。生动、形象地为孩子们揭开了海底世界之谜。教学时,可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出示海底图,巧设疑问:“同学们已学过了《大海的歌》、《珊瑚》等课文,认识了大海的美丽、壮观。那么,波涛澎湃的大海深处又是怎样的呢?它们有哪些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呢?同学  相似文献   

3.
《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讲读课文。作者生动地介绍了海底的光、声音、动物、植物、地貌、矿物等方面的知识,描绘出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教学时,应抓纲理线,使学生读懂课文,既掌握有关海底的知识,又弄清作者是怎样介绍这些知识的。  相似文献   

4.
《会动的房子》是一本充满童趣和想象的图画书。小松鼠在树下的大石头上盖好了房子,结果房子一天换一个地方。房子来到湖里,眼看房子就要沉下去了,这时却露出一个乌龟的头,原来小松鼠把房子盖在了乌龟的背上。后来乌龟和小松鼠成了邻居,乌龟带着小松鼠去了很多好玩的地方。这本书除了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外,还有鲜活、可爱的动物形象以及诙谐、生动、有趣的语言,很适合幼儿阅读。就在这时,我发现小班幼儿由于生活经验有限,对建构区活动的兴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大海深处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神秘的世界,《海底世界》抓住孩子的这种心理,一来就直截了当地提问:“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引起他们的好奇和兴趣。接着,课文由星光到声响到动物的活动,由隐而显地告诉读者海底有许许多多的动物,有色彩多样的植物和蕴藏丰富的矿物,最后概括回答了开头的问题:海底  相似文献   

6.
一、播放录像 ,引发学生的兴趣孩子们都爱看生动而有趣的动画片。为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课前播放一段“动物世界”的录像 ,看后提问 :“动物世界里的动物有趣吗?谁能把你看到的动物说给大家听一听?”这时 ,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叙说自己所见到的各种动物。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联系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回想一下自己见过什么动物 ,在什么地方看到的 ,它长得什么样子 ,怎样活动的(可以加表演)。这样就引发了学生们说的欲望 ,他们都兴致勃勃地口述对小动物的所见所闻。然后 ,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小动物 ,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小…  相似文献   

7.
葛静 《早期教育》2007,(10):52-52
案例:一天中午,孩子们正在为自己搭出漂亮的房子而高兴的时候,一个叫阳阳的小男孩两手各拿一根长柱形的积木,撞击同伴们的"房子"。"房子"的主人有的护着房子不让他靠近,有的用手去推  相似文献   

8.
动物过大年     
正8月14日阴听说三跃幼儿园有许多动物,这个周末,好奇的我们去了一趟。进了动物区,有三座房子,房子的前面有一块空地,是动物们活动的区域。第一座房子里住着鹅和鸭子,它们"嘎嘎"地叫着,仿佛在说:"欢迎来到三跃幼儿园哦!"第二座房子里住着七只兔子。有白的,有花的,还  相似文献   

9.
我在实习期间,曾经上过一堂计算课——5的组成。为了把课上得生动、有趣,我精心设计了一套新颖别致的贴绒教具:一座绿颜色的大房子,一座红颜色的小房子。上课时,孩子们注意力很集中,显然,漂亮的房子等吸引了他们。当我问到:“小白兔玩累了,它们要回到屋里去休息。想一想,5只小白兔住2座房子,可以怎样分?”小朋友立即说出了绿房子里住3只小白兔,红房子里住2只小白兔和绿房子里住4只小白兔,红房子里住1只小白兔两种分法。我又问:“动脑筋想一想,还可以怎么分?”课堂里一下子静了下来,看得出孩子们在苦思冥想。一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朋友怯生生地站起来说:“我想红房子里可以住3只小白兔,绿房子里住2只小白兔。”话音刚落,好多  相似文献   

10.
我曾执教过《海底世界》的公开课。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讲海底的声音)时,有两个男生在下面讲起话来,我轻轻地走了过去,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们都有些紧张起来。课堂上便出现了下面的一幕:我:“你们俩刚才在说什么?能告诉老师吗?”学生似乎认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也不作声。我:“你们是不是在下面模仿海底动物的声音?”这一段讲了海底的动物能发出“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学生点点头,有些不好意思。我:…  相似文献   

11.
马云霞 《早期教育》2005,(11):16-16
在一次语言活动“分房子”中。我出示许多小动物图片,让孩子们给小动物们分房子,想一想谁和谁住一起最适合,它们住几楼最方便,为什么要这样分?结果孩子们都开始“工作”了。长颈鹿和大象住一楼,  相似文献   

12.
动物是孩子们乐于观察的对象,各种动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常会引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冬天到了,人们穿上了厚厚的冬装,动物们不怕冷吗?它们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的呢?该活动以“动物过冬”为切入口,既能激发幼儿对动物的探索欲望,又能加深幼儿爱护动物的积极情感。但这个  相似文献   

13.
活动由来不知什么时候,学校的梧桐树上出现了一个鸟窝,时不时有鸟儿进进出出。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们总是兴致盎然地抬头观察并议论着:鸟窝里有小鸟吗?会有几只小鸟住在里面呢?这种鸟叫什么名字?……带着问题,我们开始了关于鸟窝和鸟儿的研究。在家长的支持下,孩子们带来了高倍望远镜,还收集了很多关于鸟类的图书影像资料,其中,绘本《晚安,猫头鹰》尤其受孩子们喜欢。这本书生动地描绘了习性迥异的鸟儿们如何在相互干扰中共处,对于孩子们来讲,是一堂格外生动的科普课。书中有趣的文字描述,还引发了孩子们模拟不同鸟儿叫声的兴趣,一场从声音开始的即兴创作戏剧活动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4.
我在教书期间,发现每当下课后,许多孩子喜欢往卫生间跑。并在里面停留很久,我觉得奇怪,悄悄走进去一看,只见许多孩子围在一起。芸芸说:“这只小兔子真能干,拔了这么大一个萝卜。抱也抱不动……”没等他说完,琳琳抢着说:“那间漂亮的房子肯定是兔子的家,它正抱着萝卜回家呢……”原来,他们是在说源源衣服上的图案呢。看到我,孩子们显得很难为情,一下子散开了,各自回到教室,但脸上的表情显得意犹未尽。我灵机一动。如今孩子们的衣服都印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动物、花草、风景、动画等,既然孩子们感兴趣,何不利用这现成的衣服图案来引导孩子们看图…  相似文献   

15.
三、残酷的一课 当年,朱迪的家靠在马路边上。从房子的墙到马路边沿,不过隔着四米左右宽的一片草地。孩子们都十分喜爱在马路边上玩耍,还会时常不顾大人的再三警告,偷偷溜到马路中间去玩。 有一天,大人们日夜担忧的不幸事件终于发生了:隔壁邻居家一个5岁的女孩被汽车撞成重伤……孩子们吓得四散奔逃,不敢面对这惨不忍睹的一幕。他们不敢相信,躺  相似文献   

16.
这些天,听说绿森林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动物们纷纷前去观看。你猜这位不速之客是谁?原来它是一座木头结构的两层楼房。从外表上看,这座房子的年龄应该挺大了。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的〕 这是一篇介绍海底景象和资源的常识性课文。它为孩子们初步揭开了“大海深处是怎样的”海底秘密。板书要使学生了解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洋基本知识,激励学生热爱科学,立志探索自然奥秘,开发自然资  相似文献   

18.
<正>阅读是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项可以提升孩子表达能力的综合性活动。首先,绘本提供了多个话题,让孩子有机会进行表达;其次,孩子可以学习作者讲故事的方式,并参照这种方式去表达;最后,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在绘本内容的基础上续写新的故事,综合锻炼表达力。绘本《打瞌睡的房子》主要讲述的是房子里的人和动物从睡觉再到醒来的故事。打瞌睡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于是我选择了这本绘本作为孩子们的阅读材料,这极大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去动物园春游后,孩子们萌生出"在幼儿园造个动物园"的想法.经历了班级讨论、初步尝试、与大师对话、交响乐团之旅和再创作后,一场名为"疯狂动物城"的艺术作品展诞生了. 难忘的春游 今年的春游是去动物园.在动物园,孩子们好奇地观察各种动物,热情高涨地和小伙伴们分享自己的发现.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的讨论话题依旧离不开动物.  相似文献   

20.
[提示与教学建设]喜欢动物是孩子的天性,而了解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又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事。这首乐曲以富有情趣的游戏口吻讲述了小青蛙冬眠这一现象,生动地描写了小青蛙“收起小鼓——钻进洞内——闭上眼睛——开始冬眠”这一过程。歌词浅显易懂,易于幼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