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比值变换、IHS变换、主成分变换和合成比值变量变换等4种影像融合方法对QuickBird多光谱和全色遥感影像进行融合,并利用偏差指数、平均梯度等指标对融合效果进行定量评价;运用最佳指数因子确定参与成图的多光谱影像的波段.研究结果表明,合成比值变量变换法的融合效果最佳;最优波段组合为431,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地物判读分析依据,用于QuickBird遥感影像目视解译;采用容差格网矢量化技术进行遥感影像的屏幕矢量化,制作了1:2000比例尺农业园区底图。  相似文献   

2.
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在干旱区盐渍地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盐渍化是干旱区绿洲稳定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因此借助遥感手段及时准确地提取盐渍地信息并掌握其空间分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例,使用RadarsatSAR与LandsatTM影像进行主成分融合,同时与HIS和Brovey变换的融合效果作定量比较,并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以相同的训练样本分别对融合前后的影像进行分类。结果表明:盐渍地主要分布在绿洲的和沙漠之间的交错带,盐渍地的分布在绿洲内部呈条形状分布,而在绿洲外部呈片状分布,且绿洲外部重度盐渍地交错分布在中轻度盐渍地中;主成份变换融合影像的光谱信息保持性、信息量都优于其它常用的融合方法,且分类精度比单一LANDSATTM多光谱影像有较大提高,是监测干旱区盐渍地变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微波遥感技术,具有高精度地监测地表微小变形的能力,已经成为矿区地表沉陷监测的有效技术手段。以陕西彬长矿区为研究区,利用多期SAR影像数据,应用D-InSAR技术方法开展地表沉陷监测实验,并结合矿区的实际情况,对矿区下沉等值线图进行简要分析。实验发现3种矿区工作面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沉陷变形,其中沉降量最大值出现在亭南煤矿304工作面内,达到17.5 cm.结果表明:D-InSAR技术可以反映出矿区沉陷位置和下沉程度,展示出D-InSAR技术在黄土矿区地表沉陷监测方面具有良好实用性和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的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来对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保障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得到有效的构建,进而可以更好的保护矿区的生态环境。本文主要就矿区生态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展开了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蒋宁  刘炜 《西藏科技》2022,(4):71-75
图像融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图像的质量,不相同的卫星和融合方式会对图像融合的结果产生不一样的影响。文章以拉萨市某地区的Landsat8遥感影像作为图像融合的基础数据源,对预处理的Landsat8遥感影像对比使用Brovey、PCA、Gram-Schmidt和NNDiffuse四种影像融合方式,目的为了找到适应于该地区的融合方式。结合目视评判和客观评价的试验结果表明,NNDiffuse试验后评价结果的均值为109.3267,对比其他方法是比较大的,标准差为55.5667,相比于另外三种方式值也是最大的,其影像的清晰程度、空间分辨率是有提升的,而且有较小的光谱失真的程度,且具有相当丰富的信息量;Gram-Schmidt融合和NNDiffuse融合的结果最为接近,每个参数只有不到1的差别;PCA融合方式在此试验地区的均值、标准差不及于前两种方式的融合,但扭曲程度较小;Brovey融合算法在此地区的各个指数都相对不理想,且融合效率也相对不好。综合以上,四种融合方法都可以使多光谱影像的质量得以不同程度上的提升,NNDiffuse的融合方法更适合于拉萨市该区域影像的融合处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以ERDAS软件为依托,选取多光谱和全色波段的Geoeye-1卫星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在对其进行精确配准后,通过采用ERDAS软件自带的高通滤波融合、小波变换融合、Sutractive融合、HIS融合以及PanSharping融合五种影像融合方法对其进行了融合处理。通过对融合后的影像进行比对,得出基于PanSharping融合方法得到的结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天山硫磺沟矿区为示范研究区,在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分析基础上,利用1975年以来30年监测的遥感数据,提取研究区煤、铁、粘土等矿床开发区的时空分布和生态环境时空变化信息,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矿区矿产开发与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硫磺沟矿区矿产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建立1975年以来矿区开发与环境变化定量评价模型,绘制主要矿产分布、生态环境变化等专题图件,直观展现了矿产开发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30年来矿产开发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系统影响的过程和机制,确定不同类别矿产开发引起的环境变化和资源破坏的动态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QuickBird全色与多光谱影像融合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出现以来,遥感影像的融合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随着遥感影像获取手段的增加和分辨率的提高,影像的融合不仅仅要求增加空间信息而且在原始多光谱波段的光谱保持方面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图像融合已研究出多种方法,如主成分变换法(PCA)、乘积法、Brovey变换法、IHS变换法、SVR变换法以及小波变换法等。这些方法在中低分辨率影像融合时效果较好但却不一定适用于像QuickBird、IKONOS等高分辨遥感影像的融合。本文应用Pansharp变换法和Gram-Schmidt变换法两种融合方法,对QuickBird影像进行融合试验,并与Brovey变换法、IHS变换法、PCA变换法的融合效果进行比较,以评价各算法的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Gram-Schmidt变换和Pansharp变换在QuickBird影像融合时不仅能增加空间信息而且还能较好地保持原多光谱波段的光谱信息,其中以Gram-Schmidt变换法所获得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构建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综合评价体系,是合理评价地方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定量评价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完成度,在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等原则的基础上,以鞍山为例,选取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生态文明4个一级指标,以及若干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创新驱动与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以用来监测鞍山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进程,衡量转型升级的发展成果,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效果评价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生态环境价值的研究引起了广泛重视,人们开始讲生态价值,算生态价值,用生态价值,特别是探讨生态环境价值的内涵与定量的评价方法,已成为当前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哲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在阐述生态环境价值相关概念与分类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生态环境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并介绍了相关评价方法。目的是促进人们提高对生态环境价值定量评价方法及其意义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推动生态经济学、生态哲学的研究,以利于低碳经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评价韶关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法,计算了韶关市1996-200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栽力以及人均生态赤字,分析了其动态变化趋势,并对其可持续发展度进行定量的评估以及分析.  相似文献   

12.
湖北大冶矿区生态环境动态遥感监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运用遥感技术动态监测矿区生态环境,对于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湖北大冶为研究区,采用多时相陆地卫星遥感影像,通过不同波段组合,以及铁矿指数(iron oxide)和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等的应用,在分析地表地物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知识的决策树方法进行分类,大幅度提高了分类精度,得到了具有高精度的分类结果图.并基于不同时相分类结果的变化检测,通过对研究区水体污染、矿区复垦、耕地变化等的分析,定量分析了矿区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发现从1986年到2002年,研究区水体污染还比较严重,矿区植被严重退化,耕地大量减少,停产的矿区仅20%已复垦,为合理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和科学管理采矿企业提供了有用资料.  相似文献   

13.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定量评价的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生态位适宜度理论引入到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定量评价中,并据此构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定量评价的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利用该模型选取24项反映现实生态位与最佳生态位之间耦合度的单项指标,构成经济生态位、社会生态位、环境生态位三大类独立的评价指标,用以评价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同时,以浙江省9个地级城市为例,运用所建模型对这些地级市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2004年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杭州最高,温州最低,其中经济生态位对我省城市间人居环境质量差异的影响最大。本研究表明,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对于多指标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定量评价,不但可以定量地研究各个区域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生态位适宜度,还能简明直观地揭示引起人居环境质量的生态位适宜度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和空间分异规律,从而为决策管理部门制定城市规划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思锋  张立  张一恒 《资源科学》2011,33(10):1914-1923
本文应用生态梯度风险评价方法,通过定性评价,初步确定了榆林煤炭开采区的主要风险源、风险受体和最大的生态效应,描述了风险源、风险受体、生态效应之间的递进传导关系。通过半定量评价,确定了榆林煤炭开采区最有可能遭受风险源影响的次级区域;发现了次级区域内风险源对最主要风险受体的生态效应发生最典型的特定次级区域。通过定量评价,验...  相似文献   

15.
研究藏中矿区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和演替状况,对恢复矿区生态环境、提高草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样方法对以藏中矿区的3种群落为研究对象,对样地的植物种群进行系统调查,并计算其主要植物的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每一群落类型优势种非常明显,并且具有较高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高寒矿区各植物优势种群与其它种群之间竞争激烈,群落结构极不稳定,群落可能正处于正向演替和逆向演替的拐点。  相似文献   

16.
张聪 《科教文汇》2009,(2):280-280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技术是现今解决如何综合各种类型的遥感影像信息,提高遥感数据利用率的有效手段。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由于其信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遥感数据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Quickbird遥感影像为例,研究中引入了3种融合方法进行融合比较研究。这3种融合方法是IHS变换,主成分分析(PCA)和Brovey变换。并且从光谱信息和空间细节信息2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从中分析出比较适合于Quickbird遥感影像融合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开展水生态监测站网建设,以水生态监测站为平台,结合生态调查工作的开展,积极进行水生态问题实验研究,拓宽水生态监测服务领域,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对监测信息的需求,提供全面可靠的监测资料和评价预测成果,为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水生态问题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8.
在遥感影像处理中,植被指数提取广泛应用于定性和定量评价植被覆盖及其生长活力。本文利用高光谱数据介绍了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遥感影像进行植被指数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江西相山铀矿田为我国目前最大火山岩型铀矿田,资源开发导致了土地利用改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同时也带来了土壤侵蚀的加剧[1]。本文获取了1988、1999和2013年的Landsat TM影像,采用基于NDVI植被指数、植被覆盖率的动态监测方法,分析相山土壤侵蚀变化趋势,掌握相山地区土壤侵蚀的状况,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反映相山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废弃矿区土地复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多情景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伦来  王祎茉  任雪萍 《资源科学》2014,36(11):2299-2306
本文以废弃矿区土地复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建立了废弃矿区土地复垦的多情景模拟方法,将废弃矿区土地复垦划分为不进行复垦、以耕地复垦为主、以耕地及林地综合方式复垦、以林地复垦为主等4种情景,并以安徽省废弃矿区土地复垦为例证测算这4种不同复垦方式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这4种情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净效益值分别为5.21亿元、309.16亿元、311.59亿元、343.69亿元,说明废弃矿区土地复垦不同情景对应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净效益存在较大差异,复垦后土地的生态效益均优于不复垦的生态效益,且以林地为主要复垦方式获得的生态效益最佳;复垦后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净效益值均为正,说明复垦产生的生态价值高于其投入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