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退位减法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学内容。教学这一内容,需要较深的数学理解吗?教师关于这一主题的知识对其教学有影响吗?对学生的学习有影响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通过对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走访与听课,本文将探讨对于退位减法的教学与理解的几个层次的问题。一、教学与理解的四个层次:借位、重组、分解、进制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退位减法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有以下四个层次的理解和教学处理。1“.借”与“变”。对21-9这个退位减法问题,一些教师会这样教学:因为1<9,所以1是不能减去9的,那怎么办呢?向十位借1,它等于10,然后用11-9得2;十位上的2被…  相似文献   

2.
<正>对"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笔者一直有这样的困惑:(1)学生真的会做十几减9这一类型的减法算式吗?在幼儿园大班时,学生普遍学习过十几减9,大部分学生告诉我都会做了,但学生真正理解了吗?他们的体验深刻吗?(2)是不是仅让学生按照一种思路去解决问题?这样是不是缺少了开放性和延续性?如果强调了开放性和延续性,学生会放任自流吗?基于上述思考,笔者作了如下尝试。案例描述: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苏教版教材)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第二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而100以内减法的基础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因此,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就显得很重要。如何抓住重点、突破教学中的难点,使一年级儿童轻松愉快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退位方法,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两个:一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二是运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与20以内进位加法同等重要,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计算知识的重要前提,也是理解运算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20以内的退位减法甲、教学重点:20以内的退位减法。乙、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退位减法思考方法。丙、基础知识教学要求1.认知十几减几时,个位不够减可用十位上一个1作个位上十个1来计算。这种减法叫退位减法。2.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做减法想加法和破十法。正确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  相似文献   

6.
案例背景:"十几减9"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第一课时的内容。"20以内退位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笔算减法的重要基础。切实把握好本单元的教学,特别是学好"十几减9"这部分内容,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夯实计算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陆忠美 《成才之路》2014,(33):51-51
正"千以内的隔位退位减法"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减法"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千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一个知识点,探索并掌握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而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何让二年级的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一知识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从学生的特点、教材的特点出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激起计算的欲望,体会到计算的乐趣,体会到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8.
珠算退位减法的例1,是珠算减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习珠算连续退位减法的基础。通过例1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和运用“退一还几”的九句口诀,而且还要掌握其算理与算法。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复习旧知,作好准备1.珠算。出示不退位减法计算题,让学生算后回答“去几”的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内容。“破十法”作为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重要策略,成了这部分教学的难点之一。伴随着数学教学理念的发展,对于“破十法”的教学也发生了变化。多年的教学实践(以12-9为例),不仅有利于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有效教学,而且有利于感受与领悟新课程的理念。现择取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三种有代表性的教法,谈谈体会。教法一根据教材的编排设计,我在黑板上摆出圆片:●●●●●●●●●●●●,亲自演示并提问:“从12个圆片中去掉9个,还剩下多少个?你是怎么想的?”结果大部分…  相似文献   

10.
如何估计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关于万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试验与思考《新世纪数学教科书》编写组一、问题的提出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在处理“万以内减法”内容时,一般是由不退位减法、不连续退位减法、连续退位减法,到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一个台阶接一个台...  相似文献   

11.
一、说教材《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第七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是笔算减法的开始 ,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笔算减法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笔算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本节课是学习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 ,由此确定 ,教学重点是 :掌握笔算两位数减法退…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48页,例7,例8练习二十四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2.掌握其退位的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理解退位减的算理。  相似文献   

13.
“20以内的时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内容分得那么细,花那么多时间教学有必要吗?一、向题的提出勺。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内容拐时专统教法加减法交叉编排,分四小节:(1)9加几和相应的减法;(2)8加儿和相应的减法,(3)7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相似文献   

14.
连续退位减法是万以内退位减法的重点。为了使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理解透彻,计算正确、迅速,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楚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我在讲435—356这个例题时,先让学生口算几道20以内的减法题目。接着提问:几个1是十?几个十是一百?几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有几个百?一百里有几个十?十里有几个一?然后,请三个同学到黑板前分别做被减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个位上的同学拿5根筷子、十位上的同学拿  相似文献   

15.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连续返位减法”.是学生学习万以内减法的一个难点,突破这个难点应注意如下几个环节。一、复习铺整,明确难点万以内的“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与万以内不连续退位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连续返位的减法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学生只有获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技能,才能进入万以内连续退位减法的学习。教师一开始就应具有这种前瞻意识.通过充分的铺垫练习帮助学生获得这一熟练技能。因此,在复习时应从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学体会昆明市明通小学赵培华“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进垃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又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怎样顺利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呢?一、领会教材编排意图,遵循规律进行教学教材是教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与评析设计:石嘴山第十一小学王巧燕评析:大武口区教学研究室赵雪贞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是小学教学教材第二册整个教材的难点和重点,也是以后学习笔算退位减法的基础,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为达到目的,我设计的思路是:激疑...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上教社),三年级(上)第46页例4(连续退位减法)。教学目标:1.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2.正确计算连续退位减法式题;3.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1.教师出示下列两题,要求学生列竖式计算。①1546-352= ②9010-4608=然后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教学新知识准备了方法(思维)。2.教师过渡:这是前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退位减法”(板书)。  相似文献   

19.
张伟芬 《新疆教育》2012,(23):86-87
退位减法既是《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那么,如何才能突破计算中的这一难点,有效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呢?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理解退位的算理,灵通算法,才能切实提高学生退位减法的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20.
20以内退位减法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1997年苏教版教材是用“做减法想加法”这一教学思路贯穿于整个教材,而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2002年苏课标教材增加了“破十法”来解决退位减法。对于这一改变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一、教材从还原论到系统论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范本”,应该站在最高的理论基础之上。在教学进位加法过程中体现了“凑十法”这一教学观点,教学退位减11-9,苏教版教材让学生去想9 ()=11,把退位减法还原到做进位加法上,教材体现了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36道退位减被机械地还原到35道进位加,这是典型的还原论。新的苏教版新课标教材把进位加法看做系统,利用“凑十法”进行教学,无疑学生会在头脑中把加减法建立成一个有序的知识架,“破十法”可以解决因为忘记加法而不会计算减法的局面,笔者用这两种算法对不同班级进行教学,学“破十法”的班级有70%会独立做32-9,学“做减法想加法”的班级只有50%能独立做32-9。可见“破十法”对于学生的后续发展是大有益处的,苏教版教材的改变也是编者教学理念的重大转变。二、教师是教材的挖掘者教材只是给教师提供一个“剧本”,不同教师对于同一个“剧本”会有不同的理解,教师要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