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近些年,高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的焦点,而英语则是高考的关键科目.英语甚至成为一些学生命运改变的转折点,一些学生就是因为英语成绩太低而与大学失之交臂.高三英语复习对于最后高考英语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值得每位教育工作者深思,问题的要害在于教育过程重知识轻能力,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尤为突出.高考是学生获得发展机会的重要途径,让学生通过复习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成为师生共同的奋斗目标,教师在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的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教学目标是:①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考仍以过硬的解题能力和身体、心理等综合能力的竞争来决定。因此参加高考的每个考生的心情都是十分激动和紧张的,都想考出好成绩。但有时却事与愿违,连平时完全可以做出的题目,此时也难做出,甚至有些平时成绩相当优秀的考生也遗憾自己没有考出水平,这种现象叫做考试“怯场”。  相似文献   

4.
笔者曾带过三届高三,每届都有学生在高考中发挥失常或超常发挥,往往是发挥失常的学生多,超常发挥的学生少。作为班主任老师,心里很疑惑,为什么有些平时成绩很好的学生,在高考中出来的成绩令人大跌眼镜,因  相似文献   

5.
吴雁 《广西教育》2012,(6):41-42
纵观每年的高考,往往会出现如此的情况:一些平时学习成绩优秀且被我们老师看好的学生,高考成绩并不理想;而一些学生,平时成绩并不是很突出,但高考成绩出乎意料的好。究其原因,前者是由于心理素质不稳定,考试紧张和焦虑造成的;后者因为心态平和,在考场上就比较容易克服紧张心理,从而超常发挥。所以有人说:高考考到最后就是考心态,谁的心态好,再加上平时扎实的复习,谁就能取得好成绩。可见,良好的心态在高考中会影响一个人知识水平的发挥,影响一个人的应试能力,  相似文献   

6.
考试怯场是许多学生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一些平时成绩很好,在老师和家长眼里大有希望的"苗子生","真枪实弹"的高考  相似文献   

7.
英语是高考的重点科目,而词汇则是英语学习的 基础,高三是学生复习知识、备战高考的重要时期,英语教师在 学生高三时期需要帮助其有效复习英语大纲词汇,使得学生的 英语词汇基础更加扎实,为学生高考取得英语好成绩奠定基 础。本文主要对教师如何在高三冲刺阶段帮助学生高效复习 英语词汇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高考时节,高考自然成为最热门的话题,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所谓的"一考定终身".笔者注意到,各大媒体在关注高考时,相关专家学者也会给高考改革支招,其中经常被提及的便是该不该在考试分数之外,考虑一下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对于"一考定终身"之说,笔者认为有些夸大其词,实际上是打着"平等"的幌子对高考招生制度的歪曲与误读.众所周知,现行高考制度下,今年考不上大学,明年可以再考;明年考不上,后年可以再考,因为高考招生资格早已放开了年龄等限制要求.媒体中经常报道,得益于高考政策的放开,农民工、保安,甚至花甲老人都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如此情况下,何来"一考"之说?  相似文献   

9.
《湖北教育》2009,(7):43-43
高考前夕,一些佛教名山迎来了一拨儿又一拨儿的高三老师,他们祈祷着今年高考自己带的学生能有个好"收成".数月前,广西铁路某中学派出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师作为代表,来到湖南衡阳的衡山烧香拜佛,祈求该校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顺顺利利,考出好成绩.每年派老师到庙里求神.已经成为广西很多学校公开的秘密.有的是老师自己悄悄前往;有的是学校组织老师代表前往,回来报销食宿费;有的学校干脆将开会地点搬到了佛教名山.高三老师千里拜佛寻求安慰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发媒体热议.  相似文献   

10.
加强命题研究提高教学水平王作良每年高考结束后,我们发现生源差不多的学校,高考成绩却很不平衡。有些学校生源条件较好,但却考不出好成绩;有些学校生源条件较差,考得反而不错。显然,责任在于“教练”,即在于教师的教学水平。而教师教得好坏,除教学态度外,则主要...  相似文献   

11.
高中教学改革,是我国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难点,有些专家学者戏称为"禁区".其原因人所共知,那就是高考升学指挥棒的魔力,使得高中教师要么疲于应付高考,无暇顾及改革;要么害怕影响升学率,而不敢越雷池一步.  相似文献   

12.
很多家长和学生,甚至教师过于关注更为直观的卷面成绩,而忽视需要积累的平时成绩。笔者认为平时成绩也不容忽视,平时成绩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只有平时成绩的"量变",才能导致考试卷面成绩的"质变"。笔者通过分析平时成绩与总评成绩的关系及学生对平时成绩的态度,探讨有效制定和合理利用好平时成绩的考核标准,也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每届高三学生都要做大量的习题,教师和学生沉浸在题海中,以期高考有个好成绩,课本似乎成了多余的东西,早早束之高阁.许多高三学生错误地认为课本上的内容早已掌握,再回头看课本纯粹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另外,许多教师和学生认为,高考题不会直接考课本里的内容,高考的命题人都是"高人",怎么会出课本里的内容呢?对比2011年和2012年高考新课标物理试卷与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下简称教材),不难发现,试卷中众多试题是从教材中挖掘、改造、整合出来的,这对学生注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对教师的教学和辅导工作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学习压力大。学习无疑是学生的天职,而立志成才则应是每一位莘莘学子追求的最终目标。但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千军万马走独木桥”使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成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一些老师家长便想尽千方百计逼学生出好成绩,对学生提一些不切实际的高要求。这些学生长期生活在学校家庭的重压下,精神防线变得非常脆弱,几乎经不起任何一次失败的打击,生怕一次考试不理想,就遭家长同学的嗤笑、白眼。一旦考试中遇到困难,本来就已十分脆弱的防线瞬间崩溃,最终导致作弊行为的出现。虚荣心作怪。有些学生投入缺乏学习动…  相似文献   

15.
高考要取得成功,扎实的知识与能力是基础,而应试技巧则是其重要的技术保障。有的考生平时成绩相当不错,复习也十分到位,偏偏高考成绩不尽如人意,原因就在于应试技巧方面的缺失。其中考试时间分配安排就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6.
寻找“未来的领导人才”,几乎是美国每一所大学都在积极追求的。学校学生会的领导,各个学生俱乐部的头头,各个学生活动的组织,都是大学“捕猎”的对象,社会这个大课堂是青少年充分表演的舞台,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推销饼干的孩子,甚至比一个学生会主席更让名校动心的原因。中国高校招生以高考成绩为录取的唯一标准,而美国高校招生则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高考分数,平时成绩,再加上申请的综合素质。像哈佛、普林斯顿这种顶级的学校,都公开宣称高考成绩和学校的平时成绩都非常重要,但还要看申请的综合素质。越是高水平的学校,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哈佛每年都拒收不少“高考状元”,如1996年把165个高考成绩满分的“状元”拒之门外,理由是对隐藏在分数后面的“综合素质”不满意。  相似文献   

17.
正当下,国内高考成绩陆续公布,而法国则进入了一年一度的高中会考。中国的高考可谓一考定终身,而法国的"高考"则给了人们多项选择。法国的高中会考有两大功用,一是学生通过后就能拿到高中毕业证书,二是通过后同时也获得进入高校的资格。如果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中法"高考"的不同,那就是中国是选拔考试,法国是资格考试。首先,法国"高考"有补考机会。在6月中下旬笔试会考中总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在7月初还有一次补考机会,补考的形式是与考官面对面的"口试"。这一补考制度给不少学生,特别是那些"临门一脚"发挥失常的学生一个补救机会。如2013年,法国普高毕业生笔试会考及格率为82.5%,而"口试"补考后的总及格率达到86.8%。其次,不挤大学一座"独  相似文献   

18.
"文学名著阅读"成为江苏地区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的附加题的一部分已有五年,就目前课改趋势而言,大家一致认同要想考出好成绩仅仅靠课堂上的讲、练、评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名著阅读的教学策略以求学生不仅能自如应对高考,还能真正得到经典名著的滋养,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一年一度的高考叉临近了,可以说参加高考的学生谁都想在高考中发挥自己的全部水平,考出最佳最理想的成绩。但如何才能考出好成绩?大家一致的观点是:平时努力学习,扎实自己的基础,才能考出好成绩;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是不起作用的。我教高三语文多年,指导学生参加高考多年,我倒赞同有些老师的观点:高三学生突击做一些全国各地的语文模拟试卷,成绩上升幅度大。这虽然不是一个人的真正的语文水平。但这是高考指挥棒使然。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临阵磨枪,关键是看你如何“磨”。现在我把我指导学生们“磨”的方法说一说,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考是人生的十字路口.但在往年高考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同学平时成绩不错,但到高考时成绩就不太理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同学在考试中没有掌握好应考技巧及过硬的应考心理.作为高中"全程备考"的第一年,在高一除了要求同学们在考前对知识的充分巩固外,还必须掌握一些必要的应考策略及技巧,为将来的高考打好基础.下面我们就如何科学应考,请几位老师和同学谈一谈他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