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绍兴市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及其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绍兴市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模式是我国地级市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成功典范。通过文献资料调研、访谈、实地观察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绍兴市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与管理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国家宏观政策与地方社会环境耦合、优越的企业成长环境与较高的居民消费能力以及具有体育经营管理经验的本地人团队是绍兴市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的特征,实现了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并对其他同类型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与管理具有示范价值;理顺体育中心管理体制与探索各种社会影响因素是绍兴市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的发展完善方向。  相似文献   

2.
对PPP模式在体育场馆市场化供给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分析了PPP模式在体育场馆项目中应用的可行性与积极意义,认为体育场馆的PPP模式运作具有消费需求弹性,兼具公益与盈利双重属性,收益主要来源于非本体收入等特点.并就悉尼奥运会体育场及我国国家体育场项目招标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出该模式在体育场馆中应用的注意事项,提出了合理选择PPP模式的路径、加快政府角色转变、拓宽融资渠道、合理设计投资回报机制、推行相应激励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体育场(馆)的运营绩效不仅关系着区域体育经济的振兴和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对于优化配置体育资源和广泛开展体育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体育场(馆)的空间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其绩效管理问题一直是影响和制约其有效运营的瓶颈.尽管研究者已经从多个方面对体育场(馆)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但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针对体育场(馆)运营绩效的有效性评价缺失,以体育场(馆)运营绩效评价为目标,引入平衡计分卡的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分析和建立体育场(馆)运营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结合实际数据进行算例评价.  相似文献   

4.
卢金逵  倪刚 《体育科学》2008,28(5):69-73
BOT融资模式和TOT融资模式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两种直接投资的融资方式,主要适用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通过对BOT和TOT项目融资模式的比较与分析,形成一种TOT-BOT组合互补的新型融资模式,该模式既发挥了BOT与TOT优势,又弥补了二者的缺陷,将此融资模式运用于产生资金流较少、但能长期稳定收益的体育场(馆)建设中,并提出了TOT-BOT组合互补模式在大型体育场(馆)融资过程中的运作程序、融资模式的框架设计、融资项目的风险评估以及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美国体育场(馆)的公共财政支持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对比分析等方法从公共财政的支出与收入两方面对美国体育场(馆)的公共财政支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美国政府对体育场(馆)的公共财政投入有增长的趋势;政府资本在体育场(馆)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有下降的倾向;美国政府用于体育场(馆)公共财政支出的资金一般是通过税收、公共收费、发行债券等形式筹措.借鉴美国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应进一步加大对体育场(馆)的公共财政支出;多元融资扩大针对体育场(馆)的公共财政收入;针对体育场(馆)的税收政策应体现公平原则;政府针对体育场(馆)公共财政的管理应更加合理化.  相似文献   

6.
就我国房地产开发热潮中,新建住宅小区内体育场(馆)配套建设立法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论得出: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将新建住宅小区内的体育场(馆)配套建设作为房产开发所必需的公共基础设施之一,该项目立法对于所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都是一个共赢的结果.不仅可以极大地缓解我国人均体育场(馆)资源匮乏的问题,而且可以实现我国群众体育的跨越式发展,从而形成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平行发展的和谐局面.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曾经成功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和国外一些著名的大型体育场(馆)风险管理的先进模式与实践经验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在运营中应关注的各种风险管理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应从自然风险、管理风险、人因风险、设备风险和技术风险等几个方面对场(馆)进行风险管理;个人意外伤害保险、公共责任保险、意外事故保险与财产保险等风险转移和市场化是处理风险的主要策略。揭示了当前我国体育场(馆)风险管理面临缺乏对风险管理的高度重视,缺乏适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惯例的运营机制和立法保障,缺乏专门风险管理人才和相关风险评估机构,缺乏满足我国市场需求的各种相关体育保险产品等几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体育场(馆)内部承包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场(馆)做为体育产业的组成部分,在体育产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体育场(馆)如何运作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已成为社会各界尤其是体育界人士广泛思考的问题。体育场(馆)的生存和发展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因素,而体育场(馆)内部管理模式将直接影响到体育场(馆)外在的市场竞争力,以内部承包的形式调动体育场(馆)内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已成为体育场(馆)广泛采用的方式。本文仅从法律的角度对体育场(馆)内部承包合同的特征、内部承包合同纠纷的解决、内部承包合同的内容、内部承包部门的对外关系等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情况调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分布于全国的 19所高校体育场 (馆 )向社会开放情况的调查 ,揭示了目前高校体育场 (馆 )开放的现状、开放的主要形式和主要的经营管理模式 ,分析和总结了目前高校体育场(馆 )在对外开放和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高校体育场 (馆 )面向社会开放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政府投资大型体育场(馆)的效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对当今世界大型体育场(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并着重从政府投资大型体育场(馆)这一视角对投资场(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型体育场(馆)多元化的投资结构可以有效节约政府财政支出,最大程度地发挥大型体育场(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政府投资大型体育场(馆)的效益主要体现在通过发挥场(馆)自身功能促进所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指出了我国政府在投资大型体育场(馆),提高场(馆)效益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公共体育场馆PPP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运行需要强有力的监管,合同是体育场馆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的依据。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杭州亚运会主体育场馆PPP项目合同核心条款分析,发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的完整性难以保证、合同的执行存在障碍、缺乏信息交流和协调沟通途径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以期实现公共体育场馆PPP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体育场馆由以往国家投资、经营,亏损财政补贴的原有体制发生深刻变革,以2008年奥运会场馆项目法人招标为标志,我国体育场馆建设和经营管理进入了一个“以市场化运作为导向,充分利用各种市场化筹资渠道和方式筹集资金,鼓励社会机构参与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活动,建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新模式”的新阶段。因此,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调查,对我国体育场馆进行了现状分析、解析了目前体育场馆运营存在的困惑,提出我国体育场馆运营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运用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对公共体育场馆功能改造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困境进行剖析。认为消费者需求与公共体育场馆功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理论逻辑,据此提出基于消费需求识别的公共体育场馆功能选择路径,以洪山体育中心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对当前公共体育场馆功能改造在土地利用、消费场景营造、利益主体参与机制和改造程序等方面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总结。提出:创新用地政策,鼓励公共体育场馆进行功能改造;加强公共体育场馆消费场景营造;健全利益主体参与机制;建立健全多部门合作的公共体育场馆功能改造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高校体育场地建设由国家进行财政拨款,自身筹资能力差。随着高校产业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高校建立健全市场化的筹资模式,是高校体育场地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建立健全高校体育场地筹资模式的关键是政府摆正自己的位置,高校大胆采取多种适合体育场地建设的融资方式,同时积极争取社会捐赠资金和高校联合互助金。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管理极不规范,分布不均,功能单一,开放率及利用率不高,非法占用体育场地仍有发生,以经营为目的的体育场的管理水平比较低,这些是当前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必须加强体育场地建设、优化体育场地资源的利用及制定相关的政策等等来解决以上所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作为推动我国群众体育事业、促进全民健身的一个实施载体和重要引擎,全民健身场馆的社会地位与日俱增。对PPP模式在全民健身场馆应用中的优势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例,藉由其现行的"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之法令与制度框架,分析台湾地区民间参与公共运动设施建设及运营模式,以期对大陆全民健身场馆与PPP模式的结合应用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体育公共事业深化改革的现实需求促使公私合作(PPP)模式的推广从“破冰期”步入“深水区”。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重新审视PPP的内涵与外延,并认为我国体育公共事业PPP模式政府监管存在对体育公共事业“公共性”判定陷入困境;PPP模式下政府与市场的角色混淆;监管机制、监管体制与监管制度的设计缺失,并据此提出体育公共事业PPP模式政府监管的优化路径需要机制创新、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创新以及监管体系创新,旨在通过加强对体育公共事业PPP模式的政府监管力度,来增加体育公共事业供给,并确保供给质量。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部署下,体育社会组织的社会化属性愈发明显。如何确保“脱钩”之后体育社会组织坚持正确发展方向、提升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体育力量的整合能力就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议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总结了我国部分地区党组织嵌入体育社会组织的实践模式与现实图景,试图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研究认为:当前党组织嵌入体育社会组织工作面临组织排斥、组织空转、责任不清和保障缺失的困境;回应体育社会化改革姿态调整,推动体育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应从培育政治认同、创新党建方式、完善保障机制和改进开展形式等角度着手,塑造党与体育社会组织的协作与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美国体育场馆促进城市更新的实践经验,对提升我国体育场馆促进城市更新的效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研究发现,美国体育场馆促进城市更新效应的主要表现为:城市整体形象改善;经济活动回归城市中心;体育场馆周边区域土地使用效能提升;体育场馆周边区域房产增值;体育场馆周边区域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提升;更新效应的呈现时间具有一定的长期性(滞后性)。在“城市触媒”理论指导下,美国体育场馆促进城市更新的推进策略为:制定详细的城市更新计划;成立专门的城市更新机构;充分发挥公私合作投资优势;多元政策支持体育场馆建设;重视内部化体育场馆的外部效应;丰富场馆内容供给,提升体育场馆的“触媒”能量;注重场馆外部联姻,增强体育场馆的催化作用。提出本土启示:将体育场馆建设与改造纳入城市更新计划;集中文体娱乐设施,合理确定城市更新范围;深入推行公私合作,提升体育场馆治理水平;加快建设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推动体育场馆外部效应内部化;充分利用城市存量空间,加强体育场地多元供给。  相似文献   

20.
大型体育场馆项目PPP融资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支持我国大型体育场馆项目的新兴金融路径,其不仅有利于破解"蒙特利尔陷阱",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还能从根本上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议在《体育法》中对大型体育场馆项目适用PPP融资做出原则性的规定,并制定《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法》对PPP融资作顶层制度设计,细化PPP融资的核心法律制度,加强对社会资本方权利的保护。同时改善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公司外部融资的法制环境,并建立相应的综合治理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