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作为一种以体现"文化品格"为重点,以"创意"为核心价值的全新经济增长方式,文化创意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的新形态和"文化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必然带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借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之机,在对我国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作以阐述,通过论述指明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是沟通体育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座桥梁。虽然目前我国的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刚刚起步,但是以体育为背景、文化为资源、创意为思路、产业为出口的基本原则,促使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为体育产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又一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2.
后世博上海体育休闲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俞海滨 《体育科研》2011,32(6):10-13
"十二五"期间,上海着力打造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推行市民旅游休闲计划,以及大力发展体育休闲产业。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对后世博上海体育休闲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及上海体育休闲旅游资源现状及其分类进行阐述和分析,并对后世博上海体育休闲旅游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体育健康价值观是高校体育文化的本质和核心,与"全民健身"理念相契合。本文从"全民健身"系列文件精神出发,探讨如何从体育文化价值观的引领、体育课程建设及创建特色体育文化等方面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上海建设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意义与作用之剖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倪刚  丁树哲 《体育科研》2002,23(2):5-6,10
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应是至少具有亚洲范围内的体育竞赛表演、体育中介服务、体育人才和物流集散、体育投融资、体育休闲服务、体育传媒和体育文化交流功能的中心城市之一。上海建设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能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同时也能极大地增强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这是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要求体育事业的发展与之相适应 ,也是上海体育事业的自身发展要求与上海国际大都市服务中心的地位相适应。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上海经济环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丰秋  范爱玲 《冰雪运动》2015,(1):87-89,93
针对我国电子商务的日趋成熟,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管理与营销模式的互联网化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分析和探讨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互联网建设的现状和构建互联网模式下管理与营销的意义,并提出产业内部网络资源、产业之间互联网管理与运营模式,有效调整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内部与产业之间生产运营与管理服务的结构,为提高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互联网运营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陈慧敏 《体育学刊》2002,9(4):142-144
知识经济给体育专业图书馆既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使之面临严峻的挑战,体育专业图书馆只有建立以“知识服务”为核心基础的体育信息创新服务、加强体育信息资源建设,建立网络化体育综合服务体系、转变观念,走产业化和公益化相结合的道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相似文献   

7.
明秋云 《精武》2012,(26):72-73
本文对上海民办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深入分析,提出从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发展上海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其中精神层面的建设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冯维胜  倪刚 《体育科研》2013,34(2):58-61
为构建上海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并建立“全民健身365”工程,上海市体育局的政务微博“上海体育发布”正式更名为“965365上海体育发布”,成为上海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有效推进体育信息化建设进程。针对公共体育服务需求规模庞大、需求层次较多,公共体育的供给也需要提供多种业务,为很好解决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管理、数据管理和应用管理问题.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效率,提出建立上海市公共体育“呼叫中心”的方案,并提供了建设上海公共体育呼叫中心的规划和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9.
儒家人文哲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底蕴,它与中国当代体育文化的积极对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仁学"为主导的人文哲学思想将进一步丰富和凸显中国当代体育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即当代中国体育文化发展应当紧紧围绕服务大众,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最大的"仁"发挥积极的作用。以"和合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内涵不仅为中国当代体育文化生态构建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而且为中国当代体育文化的价值实现提供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可以衡量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0.
体育产业价值链管理效应与运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产业价值链管理是为实现体育产业价值增值在价值链上诸多环节之间关系进行宏观调控的行为。它就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体育产业价值链的价值活动,并使其产生集群、链式、协同等效应。合理运用这些效应可以降低体育企业成本,孕育新型体育企业,引领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分工协作,推动体育企业多赢,培养产业核心能力,加强企业战略联盟等。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网络信息检索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对如何培育体育资本市场、体育基金、科学的制定体育产业政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我国各级政府和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研究体育产业发展思路,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以利于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体育产业竞争优势研究及发展构想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德平  任保莲 《体育科学》2005,25(10):18-22,63
运用经济学理论,对福建省体育产业竞争优势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与福建省体育产业竞争力提升关系很大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源等比较薄弱;大众体育消费的总体水平普遍不高;体育产业中的大多数行业缺乏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形成的产业簇群的支持;市场结构及管理的合理性较差,非价格竞争极为薄弱;体育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体育产业核心部分(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的整体成长性仍处在较低水平;福建省体育用品(羽毛球系列、运动服装、运动鞋等)加工制造业和竞赛表演优势项目以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其比较优势和在此基础上内生的竞争优势,成为福建省体育产业结构中进步最快、发展水平最高、竞争力最强的行业。据此,提出福建省体育产业竞争优势的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时期我国体育服务业发展审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6—2010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的数据资料为基础,从体育服务业的规模、结构、增速、从业人员、劳动生产率及管理等方面,对"十一五"时期我国体育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我国体育服务业发展存在如下问题:规模较小,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较低;内部结构不平衡;社会化水平较低;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资金不足等。提出:加快体制改革,完善投融资体系;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服务业;制定有利于体育服务业发展的税费政策;落实公益性体育组织和体育事业的捐赠、赞助政策;完善公共体育场馆政策,实现"紧扣本体、全面发展、服务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休闲体育产业核心理念与政策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森 《体育科研》2013,(5):84-87
利用文献资料、比较、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阐述了美日两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理念及启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核心理念,并对现阶段休闲体育产业管理体制进行了分析,给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5.
以文献研究、理论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十二五”期间我国体育健身产业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并对“十三五”期间的研究主题进行了瞻望。研究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体育健身产业研究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研究力度不大、理论借鉴不足、对市场需求关注不够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政策以及体育健身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的主要研究议题,包括体育健身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健身产业研究、社会资本视角下体育健身企业发展研究以及区域体育健身产业协同发展研究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我国体育产业政策的发布对资本市场的有效性,选取了5个近几年发布的体育产业政策,以体育为主营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考察这些政策发布前后体育类股市的反应情况,实证后发现市场对不同政策的反应是不同的,而且并非所有体育产业政策的发布都会对体育产业股票市场产生显著的冲击。并结合国内专家的研究,进一步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以及作用机理,最后给出相应的结论以及启示。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体育产业资本运营的现状和体育资本运作模式、特征进行了探讨,并针对我国体育产业资本运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体育志愿服务现状及研究的理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体育志愿服务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实践的需求,导致体育志愿服务实践的不可持续性.采用中外文献资料查阅和体育公共服务理论分析的方法,以理性选择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治理理论为视角,对我国体育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在理论上进行多维度的解读.认为:体育志愿服务的持续性是以体育志愿者的理性选择为基础,社会资本发展则体育志愿服务发达,体育志愿服务必须以组织的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llustrate that strengthening links with practice through authentic and collaborative instruction,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service,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se two gap-enhancing problems and represents an ideal opportunity to apply, test and, perhaps most importantly, generate theory. Authenticity, or connectivity with practice, through the use of practical content as well as interaction, provides a valuable mechanism for enhancing, if not accelerating,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transfer. The sport management literature widely supports the merits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as an authentic method of advancing knowledge acquisition. Moreover, while sport academia and sport business may comprise distinct cultures, there is a common purpose for research: an understanding of unique, emerging phenomena. As such, authentic research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s have the potential to yield multiple benefits that include (a) enriching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b) fostering healthy relationships with industry, (c) establishing a mechanism for external funding, (d) serving as a platform for scholarship, and (e) challenging faculty to upgrade instructional methods and content; ultimately enhancing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and connectivity of faculty and students alike, and thus, advancing the discipline.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03-2012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休闲体育相关文章367篇,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章的发文年代、作者情况、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分析,发现:1休闲体育名称基本确定,概念趋于一致,休闲体育产业为研究热点,休闲体育服务有一定研究成果,对休闲体育未来发展方向有所预测;2对弱势群体休闲体育研究、群众休闲体育教育研究、休闲体育项目介绍、休闲体育项目管理、休闲体育的生理促进作用研究不够,对发达国家休闲体育研究不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