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知道:当披开方数小于1或者大于100时,求其算术平方根不能从《平方根表》中直接查得,而要根据查平方根的“移位法则”,即“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或者向左移动两位,其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则相应地向右或者向左移动一位”来求。可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他们在应用“移位法则”时.往往对于向左还是向右移动小数点不能很好把握,所以常常出错。尤其是遇到有些题型(如例2、例3)更容易犯“糊涂”。这里向大家提供一种补充方法,它可以有效地  相似文献   

2.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通过小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小数和小数乘以小数三方面的内容来进行教学的。小数乘法法则和整数乘法法则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如何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应用知识的迁移规律理解和掌握计算法则。 一、要讲清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道理和方法。 讲清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道理是正确掌握小数乘法法则的关键。教学时要利用准备题让学生了解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同时运用教材中各例题的虚线方框里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算理。如教学例1时,可根据虚线方框里的计算过程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得出计算法则:1.被乘数1.3变为13发生了什么变化? 2.乘数5有没有变化? 3.  相似文献   

3.
《小学教学参考》2006年第12期刊登了刘敬敏老师的《一类问题的解韪方法》。笔者初读时有些不解,再读时发现不解的原因是例题错了。原文中的例题是:两数之和是2197.8,大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小数,问两数各是多少?众所周知,大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大数是扩大了,是不可能等于小数的。原题应改为:两数之和是2197.8,大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等于小数,  相似文献   

4.
教材: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的小数除法例6、例7、例8,练习十七。 教材可分为两个层次。通过例6教学,使学生理解计算法则,是重点。例7、例8是计算法则的补充。教学时,要强化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时,位数不够,要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熟悉高年级教材的教师都知道,在原来的教材体系中,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放在“小数的性质”作一课时教学的。而现行的苏教版教材对此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把它分为两课时来教学,分别结合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安排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正>“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小数乘法算式,根据乘数与积中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小数与小数相乘作铺垫。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主要有两个着眼点: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乘法算式中乘数与积的变化,逐步聚焦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位数这两个要素,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二是加深对规律的理解与运用,突出小数点位置移动蕴含的计数单位变化的算理,进一步从数的意义和运算的角度,  相似文献   

7.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其计算方法是先把除数变成整数,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因此,这一节教材教学的重点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下面就此谈几点教学建议。一、利用迁移,明确“转化”原理商不变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理解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法则的算理;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变成除  相似文献   

8.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在国标本苏教版教材中是通过观察下面的一组算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的:  相似文献   

9.
数学例题是演证数学问题的范例.它起着示范与导向作用。初中数学自学辅导教材例题丰富,题型多样。教材中,许多概念。公式、法则都是由实例引入,又提高到理论融入到例题进一步阐述。它遵循着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规律,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都渗透于例题的分析和解答中。从这个意义上讲,读例题的过程,就是对所学的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由理解到实践、巩固消化的过程,就是学习数学思想的过程。可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真正读懂例题,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概念、定理、公式的掌握,解题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使例…  相似文献   

10.
谈例题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崔希岭,张国发,杨明山例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例题教学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技能技巧的主要渠道。在例题教学中,如何在发挥例题阐明概念、运用法则或性质、规范解题格式等作用的同时,突出解题的某种思维方法,发...  相似文献   

11.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丹东市元宝区教师进修学校高建全一、说教材说课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实验本)数学第八册第105页的知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知识是...  相似文献   

12.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教学目标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计算。教学难点是除数中小数点的处理。这一内容是建立在“除法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等知识基础上的。教学时,教师应发挥已有知识的迁移作用,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相似文献   

13.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第八册中关于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是这样给出的: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笔者以为,这一法则的叙述条理十分清晰,而且句句切中要点,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是非常适当的。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最后一句里所提“横线上的小数点”却存在欠合理之弊。何谓“线上的点”?这是几何学中的一个概念。在平面几何里关于点与线的两种位置关系一节中就讲到  相似文献   

14.
理清脉络突出重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学习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知识。因为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是推导小数乘除计算法则的依据。在复名数的化法和聚法中,把一个用高级单位表示的量化作用低级单位表示的量,其进率是多少,小数点就向右移动相应的位数,把一个用低级单位表示的量聚成用高级单位表示的量,其进率是多少,小数点就向  相似文献   

15.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48页例1、2、3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运用法则进行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学生已学过的整数除法,它们的运算顺序、试商方法是相同的,不同的就是商的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因此,从总的来看,“如何处理商的小数点”是这三道例题的教学重点。从这三道例题的相互关系来看,它们在整体中又具有不同的地位、作用。例1是说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本方法,能够除尽。例2是说明商的个位、十分位  相似文献   

16.
“例题”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黄九林“例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掌握解题技能技巧的主要渠道。在“例题”教学中,如何发挥其阐明概念,运用法则或性质,规范解题格式等作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一、深...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已经学完了数的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以及一个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求法,同时也初步了解了实数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的.教材由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加以推广,引出几次方根和开几次方的概念;进而从奇次方根和偶次方根两方面去研究方根的性质,找到负数和正数的奇次方根、正数  相似文献   

18.
怎样才能使学生掌握小数四则运算的算理,理解法则的推导过程呢?我认为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教学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学生必须对小数的意义、数位等概念十分清晰,通过观察整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理解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从而理解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把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同样,教学小数乘法的法则,学生也必须理解与掌握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的规律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等基础知识,才能  相似文献   

19.
教材是根本,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而钻研教材不仅仅指钻研教材中的概念、法则、定理、例题,还必须包括一个重要方面——钻研习题.  相似文献   

20.
案例背景 “小数点搬家”是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小数乘法”单元中的学习内容。其核心内容是“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认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加减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小数乘法和除法计算的依据,也是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