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前的哲学教科书在讲到静止的相对性时,一般是从如下两种情形来加以证明的:其一是物体在一定参考系中位置的不变性,其二是事物保持质的稳定性。有的著作中还增加一条:静止还指物体没有进行这种那种特定的运动因而显示出一定的静止状态。我以为,这些说法,远远不能概括出静止状态的多样性,也难以深刻地揭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什么是静止?静止是运动的反面,而运动,则如恩格斯指出的,“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91页)。因而可以把静止理解为物质本身所固有的另一种属性,即不变性,静止的两种最基本形式就是平衡和稳定。我们这里说的平衡,不能只限于力学平衡,特别是不能只限于力学中静平衡。在力学中,当作用于物体的合力等于零时,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用物理学的术语来说,在该条件  相似文献   

2.
一、运动的绝对性、相对性和运动参考系1.运动的绝对性——一切物体 (不论是宏观天体还是微观粒子 )都在不停地运动 ,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因此 ,物体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性质只具有相对意义 .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 ,研究物体的运动性质 ,必须选一个作为参考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参考系 ,即假定静止的“观察站”.2 .运动的相对性——物体运动的性质随所选取的参考系不同而不同 .3.两种参考系 :惯性系——牛顿第一、第二定律成立的参考系 ,叫做惯性系 ;非惯性系——牛顿第一、第二定律不成立的参考系 ,叫做非惯性系 .惯性系和非惯性系的划分不是…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第一目"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为了说明相对静止在人们认识事物中有重要的作用,教材通过这样一个"相关链接"进行例证:事物的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哲学史上一些哲学家因为不能正确对待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而走向了诡辩论。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惠施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  相似文献   

4.
概念自主学习 要点精析 1.对参考系的理解及选取原则 (1)对参考系的理解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如果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贾凤田 《物理教师》2003,24(9):30-30
“月亮走我也走……”,这是以什么为参考系的呢?说法1:是以天空中乌云为参考系的,然而,朗朗晴天依然如故。说法2:是以人周围的房屋、树木等物为参考系的,但是,即使这些参考物不进入人眼的视野时,人依然有这种感觉。在短时间内人在地面上走动时,月亮相对于房屋、天空的乌云都是相对静止的(不考虑地球和月球间的相对运动问题),月亮和房屋、乌云等物应一起相对于人向后运动,怎么月亮会跟着人一起向前运动呢?上述说法显然是错误的。本人认为,这并不  相似文献   

6.
<正> 动和静是事物状态表现的两个侧面,对于同一事物而言,尽管在表现形式上只能相对地处于静止或运动两种状态中的一种,但从辩证思维的角度来观察分析:一方面,对于同一事物可以追寻形成静止  相似文献   

7.
高中物理教材对动能定理成立的条件没有作出明确的说明,这为我们讨论问题预留了空间。那么动能定理在参考系内成在的条件是什么呢?下面笔者进行相应求证。仅供参考。1在任何惯性参考系内,动能定理都成立凡牛顿定律成立的参考系,我们称之为惯性参考系。因此,惯性参考系是“静止”的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为了简便,我们仅在一维空间进行求证。设O′为固定参考系,O参考系以v的速度沿x轴作匀速直线运动。一质量为m的物体,相对O参考系运动的初速度为v1,在恒力F的作用下,在运动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s,速度增加到v2,如图1所示。1.1动能定…  相似文献   

8.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史上一个争论很多的问题。争论中的一个内容是如何理解运动与静止的对立,即它们之间的对立仅仅是绝对的或仅仅是相对的,还是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长期以来,在宣传中主要强调运动的绝对性,强调运动与静止对立的绝对性方面,而对于静止的相对性,运动与静止对立的相对性方面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本文就运动与静止对立的绝对性和相对性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以期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固有的属性,它包括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简单的位置移动一直到复杂的思维活动。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  相似文献   

9.
矛盾规律说明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事物为什么会发展、变化的?就是因为它内部矛盾的统一和斗争。现在要问:事物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呢?发展、变化是怎样的情形、经过怎样的过程呢?这就要讲到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讲到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毛主席说:“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两种状态的运动都是由事物内部包含的两个矛盾着的因素互相斗争所引起的。当着事物  相似文献   

10.
静止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保持自身不变的属性。每一事物在体现自己固有的静止属性时,具有一定的表现形式。可是,现在哲学界在论述静止的形式时,一般是归结为两种:即事物性质的基本不变和位置的不变。认为,这是不够全面的。任何事物的静止属性,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这些方式绝不能只归结为这两种。事物的静止属性。究竟有哪些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相互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准确地理解静止的形式具有什么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试图就此作些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同好。  相似文献   

11.
静止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保持自身不变的属性。每一事物在体现自己固有的静止属性时,具有一定的表现形式。可是,现在哲学界在论述静止的形式时,一般是归结为两种:即事物性质的基本不变和位置的不变。认为,这是不够全面的。任何事物的静止属性,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这些方式绝不能只归结为这两种。事物的静止属性。究竟有哪些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相互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准确地理解静止的形式具有什么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试图就此作些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同好。  相似文献   

12.
备忘清单 1.机械运动、参考系 (1)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的变化.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宏观、微观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2)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而假定不动的另一物体.  相似文献   

13.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只有在选定了参考系之后,才能对物体的运动作出准确地描述,孤立地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没有意义的,或者说无法描述。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一般是符合我们平时的习惯,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这样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与我们平时的习惯相符。  相似文献   

14.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和顺序性 ,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并存性。时间和空间合起来称为四维时空。任何形态的物质客体都具有一定的广延性和持续性 ,任何能量和信息的传递都不能超越时间和空间。因此 ,我们可以以时空为纽带 ,理解一些重要哲学概念。1 运动与静止 物质的运动既在空间中发生 ,表现为物体空间位置的相对变化 ;又在时间中发生 ,表现为它总有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因此给运动下定义的时候 ,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课本中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概括 ,这里的“…  相似文献   

15.
论静     
本文对“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提出质疑,认为静止的本质是位定。它有停止、过程、态势等基本特征,并有振荡与安稳两种类型。在认识静止时,应知道它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产生静止的原因有二:一是矛盾双方斗争力量相等;二是矛盾双方处于调和之时。指出没有静止就没有物质、也没有事物的相对稳定性,更没有事物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只有在选定了参考系之后,才能对物体的运动作出准确地描述,孤立地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没有意义的,或者说无法描述.  相似文献   

17.
一、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 1.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 为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所取的参考系,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是否适用而分别称作惯性参考系与非惯性参考系;伽利略通过实验指出:在任何一个惯性系内部所做的任何力学实验都无法确定该参考系是静止的还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一切彼此相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惯性参考系,对于描写运动的力学规律是完全等价的,并不存在某一个比其他惯性系更为优越的惯性系,任何力学实验都不可能确定某个惯性系是否“绝对静止”.  相似文献   

18.
平衡论(均衡论)平衡、均衡就是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的统一.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地平衡发展的东西,不平衡是经常的、绝对的,而平衡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新与旧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新生的力量时时刻刻在向旧事物冲击,这就使新事物和旧事物、先进与落后发生激烈的斗争.斗争的结果,旧的平衡破坏,于是事物就前进一步.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均衡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理论,它把相对的静止和暂时的平衡加以绝对化,以此来否定矛盾的斗争,否定革命的飞跃,为改良主义、右倾机会主义制造“理论”根据.相对静止 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地运动、发展、变化中,但是辩证唯物论并不否认静止.静止实际上是  相似文献   

19.
高中阶段所研究的运动一般是基本的、简单的运动,很少涉及到复杂的运动,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但是在研究有相对运动的两个以上物体间的运动时,如果能够巧妙地选择另一相对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有时会大大简化解题过程,从而达到化难为易、事半功倍的效果.当选择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时,公式中涉及的物理量除了运动时间外,其余物理量(v0,vt,x,a)都是相对的,其转化公式为v相对=v物-v参,a相对=a物-a参,x相对=x物-x参.在高中阶段,选择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以方便解题主要用于以下常见情形.  相似文献   

20.
讨论内容:对角的概念的认识老师:角是几何中最基本的概念,也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对角的认识大家可以随便谈.李明:角的概念为什么要用两种说法?王刚:这两种说法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用射线来定义角.一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一是“角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位置所成的图形”.后一种用旋转观点来定义角,它能形象地说明牛角和周角的意义.想一想,要是没有后一种说明,怎样说明平角和周角呢?老师:王刚说得对,第一种说法是用静止观点定义角的,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机器轮子绕轴转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