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课程.教材.教法》2013,(9):110-115
李廉方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教育家及小学语文教育家。在小学语文课程上,他主张国语与常识合科,合科途径为单元活动和自由阅读;在小学语文教材上,他认为教材决定教法,教材编写要依据学习心理,要开发儿童读物;在识字教学方面,他倡导在情境中识字,由"义"到"形"再到"音"等。他的小学语文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开设语文综合课程、实施主体教育、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学习借鉴外国教育思想等都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南祥虎 《语文天地》2014,(28):36-37
梁启超的学术研究涉及到哲学、教育、文学和语言等许多个领域。语文教学只是他的众多研究领域之一,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语文教育思想。他的语文教育观,至今仍有研究的价值和借鉴的意义。一、培育人才梁启超重视培育人才,他把培育人才看作是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的根本。他认为变法之本在于人才。畅引婷、畅芳珍在《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中指出,梁启超认为学校要教会人的不单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人学做人。他认  相似文献   

3.
作为集科举状元和教育家身份于一身的张謇,对语文的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他对语文教育做出的贡献推动了语文学科的发展。他将语文从传统国学中独立出来,在教育中非常重视语文的基础性地位以及语文在生活等各方面的工具性作用;他重视文章,依旧推崇美感之文。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张謇非常注意方法,严格要求,奖惩得当。他重视学生的文章功底,让学生反复练习,提高写作水平。同时,他对教育目标的制定非常科学,让不同的受教育者得到符合其学习能力的教育是张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刘国正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现了语文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为我国语文教育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他认为语文是基础工具,语文教学既要实又要活,语文教育要联系生活,语文能力培养要靠训练,语文教育要在继承中求发展,语文课改要分清变与不变.刘国正先生在教材编写和领导全国中语会工作方面也是贡献突出.  相似文献   

5.
湛正坤 《考试周刊》2008,(48):45-46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语文教育观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在他的教育思想中。一、孔子的语文教学观(一)语文学习目的观。2500年前,孔子开天辟地首创私学,  相似文献   

6.
据左岸文化网消息,中国大陆作家余华访台宣传新书,他在谈及语文教育时说,文学最重要是要有不同答案,中国大陆语文教育就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这绝对违背语文教育宗旨。针对台湾高中国文课纲的文言文与白话文比例争议,他说,古典文与现代文比例不重要,重点是看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7.
袁春艳 《中小学电教》2009,(12):129-129
<正>小学教育是一个人成长阶段的重要时期,也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小学语文教育是一切学科教育的基础,更是一切学科之母,是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因此,必须重视小学语文的教育。但是,目前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所以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小学语文教学,提  相似文献   

8.
张国生老师是“大语文”创始人张孝纯先生的弟子。在教学中,他孜孜以求,实践并发展着张先生“大语文”的教育思想,从而大大拓展了语文课的空间,丰富了语文教育的内涵。所以,张国生老师的语文课是多彩诱人的。这一切都源于他对“大语文”的执著追求。他不断充实自己,从而具备了“大语文”教育者的深厚功底;他立足生活,总是在探索着语文与生活的最佳融合;他放眼长远,从而占据了“大语文”教育的制高点。相比之下,我们中的许多老师缺少的正是这些。语文教育要想有大突破、大发展,必须有千千万万个像张国生这样的教师。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小小的课件可以映照出设计者的思想精髓。读读下面的述评,你会受到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演讲,内容丰富,涵盖了他一生对语文的重要思考。他认为,教育不是为了应试,而是为学生的终身奠基,教育要以生为本。具体落实到语文教育方面,叶圣陶特别强调,“文”与“道”要兼顾,学生作文要把“修辞立其诚”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从一年级起贯穿于各年级的教学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结合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呢?首先明确,结合课文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有爱国主义教育;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科学、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养成自觉学习习惯、独…  相似文献   

11.
曾祥芹在<文章学与语文教育>中提出了语文教育中"文章主体观".他说:"文章学不但是语文学的一个分支,而且是语文学的主要分支.从语文知识系统看,文章知识是其中的主体部分;从语文能力系统看,文章写作能力是其中的主导方面;从语文教育系统看,文章读写教学又是其中的主要任务."他进一步指出:"文章学不但是语文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之一,而且是语文教育学的主要理论支柱."语文教育是一个复杂、巨大的系统,正确认识文章学在其中的地位,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非常重要,此管窥蠡测,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2.
要提高母语教育的成效,关键是要对语文教育的性质要有正确的认识,对纷繁复杂的语文教育系统中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要有清醒而正确的认识。应正确认识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辩证关系;应以系统观看待语文教育中语言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关系:语言素养的培养是核心,是目的;文化素养的提升是任务,也是进一步提高语言素养的条件,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3.
<正>一、曾氏文章学继承和发展了对语文教育及其改革起到了指导作用的叶氏文章学 曾氏文章学是文章教育学,是一种要把文章学知识运用于语文教育实践的系统理论。其基本精神是:要改变“语文即语言文学”的偏狭观念,树立“语文即一语(语言)双文(文章、文学)”的正确思想,把文章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以文章学作指导进行语文教改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的科学化。虽然曾祥芹文章理论的内容和意义并不限于语文教育方面,但由于他是从使语文教育科学化的目的出发进行学术活动的,为此他在发表了《呼吁开展文章学的研究——语文教学科学化刍议》(简称《呼吁》)之后,进入了文章学和语文教育学两大研究领域,并且这些研究一直  相似文献   

14.
乔伍拴 《考试周刊》2013,(29):35-35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非常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要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以情境调动情感;以朗读触发情感;以观赏图片诱发情感。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育的高耗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对儿童的无知,对儿童语文学习历程的无知。当我们手中所握的有效策略捉襟见肘时,就很容易回到“简单”“野蛮…‘强制”的老路上去。其实,做一个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是很不容易的。朱自强教授就认为,研究儿童文学的人要先于研究儿童文学来研究儿童;语文教师要先于研究教材教法去研究儿童。看来,研究儿童,明晰他究竟拥有怎样的一个内心世界,他的思维方式究竟是什么样的状态,他的喜好、他的能力,这才是语文研究的第一步。从语文和儿童的视野出发去研究儿童的能力是我们教科研的第一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将教科书中归纳好的知识如数家珍地讲授给学生,致使学生被动接受。语文教育原来的教育模式要进行改进:语文教育应该回归生活,回归自然;语文教师必须正视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的变革,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大力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课程的整合;语文教育应以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为契机,逐步由课堂教学系统向社会生活系统转移,让学生高效率学习。  相似文献   

17.
李志勇 《教师》2013,(34):60-60
郭沫若说过:“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感情表现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渎者的心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所以“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充分发挥情感的判断作用、桥梁作用、移情作用,让情感教育与语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会使我们的语文教育更趋于完善。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收到好的情感教育效果呢?  相似文献   

18.
略论语文教学现代化与民族化相结合杭州大学教育系教授朱作仁编者按:朱作仁教授是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他在本文中针对语文教学实际,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思想。语文教学是中国现代化大计中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不...  相似文献   

19.
<正>《张翼健语文教育论集》(张玉新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9年8月版)收录他30年(1978—2008)间的重要著述,比较全面地呈现了他的语文教育思想。他的教育思想对当下的语文课程改革仍然有着重要启迪价值。张翼健从东北师大附中的语文教师到吉林省的语文教研员,再到省教育学院主管教研的副院长,不管当时主流的语文教学主张是什么,他都独立思考、审视、辨析,不盲从,不逐流,常有惊人之论、骇俗之举,而这些言行的内核,都源自他对语文教育规律的准确体认。  相似文献   

20.
柏拉图文艺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强调文艺教育的社会功用,认为青少年时期是进行文艺教育的最佳时期,音乐教育在所有教育中最重要,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对美的爱。它对语文教育的启示在于,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德育和美育教育,语文的学习兴趣要从儿童开始培养,教学过程要突出趣味性,充分发挥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突出朗诵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追求一个有意味、有情趣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