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室温条件下,采用洋葱表皮作为内外模板,以Zn(NO3)2·6H2O、Pb(NO3)2和Na3PO4·12H2O为原料,一步合成纳米磷酸锌和纳米磷酸铅,利用XRD、SEM等手段表征其结构和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内外双模板分别得到的是不同形貌的纳米磷酸锌和纳米磷酸铅产物。  相似文献   

2.
以CuSO4.5H2O和NH3.H2O为反应物,利用室温液相法可控合成出CuO纳米球.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且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仪(IR)分析.结果表明,所得CuO的形貌和尺寸可以通过NH3.H2O浓度的变化来控制.  相似文献   

3.
纳米硫化镉的低温固相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dCl2&;#183;2.5H2O和CH3CSNH2为原料,用低温固相反应制备纳米硫化镉.用XRD和TEM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固相法得到纳米硫化镉为立方晶系结构,微粒平均粒径为15-25nm.作者以CdCl2&;#183;2.5H2O和Na2S&;#183;9H2O为原料,用室温固相反应制得纳米硫化镉,粒径为15-30mm.比较两法所得的CdS,低温固相法得到的产物颗粒比室温固相法均匀.  相似文献   

4.
下面这道题是高中有机物计算题中常见的题型:C2H6与C3H8的混合物充分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浓H2SO4和Na2O2,浓H2SO4增重2.04g,固体Na2O2增重2.24g,则混合物中C2H5与C3H8的体积比为——.  相似文献   

5.
以CdCl2·2.5H2O和CH3CSNH2为原料,用低温固相反应制备纳米硫化镉.用XRD和TEM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固相法得到纳米硫化镉为立方晶系结构,微粒平均粒径为15-25nm.作者以CdCl2·2.5H2O和Na2S·9H2O为原料,用室温固相反应制得纳米硫化镉,粒径为15-30mm.比较两法所得的CdS,低温固相法得到的产物颗粒比室温固相法均匀.  相似文献   

6.
分别以表面活性剂PEG-400和PEG-600为分散剂,FeSO4.7H2O和Na2CO3室温下发生固相反应,得到纳米氧化铁前驱体FeCO3,热解后即可得到产品.经TG/DTA、IR、XRD对前驱体及其热解产物进行表征,表明前驱体FeCO3极易分解成纳米Fe2O3,550℃热解得到了纯晶相的三方Fe2O3,粒度分别约为48.2 nm,50.7 nm.  相似文献   

7.
在1,2丙二醇-水体系中,以PdCl2为成核剂,NiSO.46H2O和无水Na2CO3反应生成的NiCO.32N(iOH).22H2O前驱体,回流2.5 h后,加入还原剂水合肼,反应30 min后制得纳米镍,其分散好.所制备的纳米镍粉用X射线衍射分析法、透射电镜进行了表征,发现前躯体在1,2丙二醇-水体系中回流反应,有利于最终产物提高分散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NiSO4.6H2O、NaOH和H2为原料,采用低温固相法制备了分布均匀、平均粒径在20~35nm纳米镍粉,并采用XRD、TEM、SEM和XPS等微观分析手段对产物表面结构和价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纳米镍粉加氢还原硝基苯制备苯胺体系中温度、氢压力、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并和RaneyNi做了比较.结果表明:纳米镍粉催化加氢活性高于RaneyNi,是同条件下RaneyNi的9倍左右;催化剂用量在4%wt-6%wt之间,温度为120℃为还原的最佳条件,同时也发现氢压力对转化率也有着较大影响.当压力达到0.8Mpa时,硝基苯转化为苯胺的转化率率高达76.42%.  相似文献   

9.
以六水合硝酸锌(Zn(NO3)2·6H2O)及磷酸氢二铵((NH4)2HPO4)为反应原料,三羟甲基乙烷(TME)为反应助剂,采用化学沉淀法以非模板的方式制备了具有空心结构的纳米羟基磷酸锌粉体。反应温度控制在20°C以下,使用氨水调控反应体系的pH值约8.5。利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及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发生仪对反应产物的晶体结构、形貌及元素含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终得到的产物具有空心结构,壁厚约7 nm,粒径30~50 nm。产物具有特殊的晶体结构特征,其可能的化学式为Zn5(PO4)3(OH)x·(2-x)H2O。通过简单的化学合成得到了一种新型无机纳米空心材料。  相似文献   

10.
以ZnSO4.7H2O和Na3PO4.12H2O为原料,采用低热(70℃)固相化学反应,超声波作用下洗涤,一步合成出磷酸锌空心纳米球,利用XRD、TEM和IR等手段表征了其结构和形貌。实验结果表明:由反应混合物得到的空心球为单一物相的Zn3(PO4)2.4H2O,直径60~130nm,壁厚5~10nm。  相似文献   

11.
以五水硝酸铋、水杨酸、维生素B3为原料,摩尔比为1:2:1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热重与差热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其分子式为[Bi(C7H5O3)2C6H4NO2(H2O)2].2H2O.实验表明,水杨酸和烟酸均脱去羧基的质子形成羧酸根与Bi3+离子双齿配位.根据TG-DSC曲线可以看出,当温度为81oC时配合物开始分解,首先失去2个结晶H2O,接着失去2个水杨酸根,再失去1个烟酸根,最后残余物为Bi和Bi2O3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12.
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CoAl2O4、CuAl2O4和ZnAl2O4,用XRD、TEM、Fr—IR和UV—Vis等手段对催化剂结构扫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在可见光下降解刚果红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条件下。60min内CuAl2O4使刚果红降解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SrAl2O4、BaAl2O4,用XRD、TEM等手段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在可见光下降解刚果红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条件下,60 min内BaAl2O4使刚果红降解率达80%以上,SrAl2O4降解率大约为70%。SrAl2O4的催化活性低于BaAl2O4可能是由于电子层结构的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SrAl2O4、BaAl2O4,用XRD、TEM等手段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在可见光下降解刚果红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条件下,60 min内BaAl2O4使刚果红降解率达80%以上,SrAl2O4降解率大约为70%。SrAl2O4的催化活性低于BaAl2O4可能是由于电子层结构的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验制备出了Fe3O4、Fe3O4/C、Fe3O4/C/Pd纳米粒子,并将其应用于Suzuki偶联反应.以Fe3O4为载体通过溶剂热法将C包覆在Fe3O4上,再在得到的复合材料上包覆Pd得到Fe3O4/C/Pd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进行表征,并对结果进行粒径形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Suzuki反应在以DMF/H2O(V/V=1)为溶剂,Na2CO3为碱时,在反应温度为80℃下,反应5 h时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6.
以高氯酸锌、二苯甲酰甲烷、二乙酰丙酮为原料合成了新型固态三元配合物[Zn2(C10 H12 O4)(C15H11O2)2].H2O,经元素分析、电导率、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电喷雾质谱等手段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TG-DSC)对其进行了热分析研究,在37~152℃之间质量损失约2.41%,152~512℃之间质量损失约50.84%,在55℃、323℃分别有两个最快失重温度点。  相似文献   

17.
采用流变相法方法,成功地合成了六方晶型的LiMnBO3/C复合材料.用XRD、TG、SEM等技术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电压范围为1.0~4.6 V,电流密度为10 mA/g的充放电条件下,煅烧温度为800℃时,合成的样品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了139 mAh/g,而煅烧温度为800℃时,合成的样品首次放电比容量只有105mAh/g.其电化学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具有较高的可逆比容量和优良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硝酸锂和硝酸锰为原料,尿素为燃料,用液相燃烧合成方法制备尖晶石型LiMn2O4物质,考察了焙烧温度(300-800℃)和焙烧时间(0-48h)对产物的组成结构和晶粒大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未焙烧产物中主晶相为LiMn2O4,但含有大量Mn2O3;在300-800℃焙烧时,温度越高,所得尖晶石型LiMn2O4的纯度越高、晶粒越大、晶粒发育越完整,焙烧温度≤600℃时焙烧时间对提高产物中LiMn2O4的纯度影响不大,产物颗粒为纳米级,但焙烧温度大于700℃时影响较大,产物颗粒增大,产物中Mn2O3的含量随焙烧时间增加减少的幅度较大,制备LiMn2O4燃烧产物的最佳焙烧温度为800℃,保温6h左右.但焙烧温度为800℃焙烧时间大于8h时,LiMn2O4会分解生成Mn3O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