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孔子继承了三代时的"六艺"教育宗旨,使礼乐教育成为儒家教育的主要内容.礼乐教育的内容反映了一定程度的体育观.随着儒学思想内容的变化,礼乐教育中的体育观也发生相应的演变.今人应以积极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礼乐教育,以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先秦"六艺"教育中的体育活动进行研究,发现先秦"六艺"教育中的"礼"、"乐"、"射"、"御"均与体育有密切的联系,反映了先秦时代"六艺"教育中所具备的丰富体育内容,从而折射出先秦时代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有效融合以及体育所受到的重视程度,这对我国当前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考察17世纪初斯图亚特时期英国体育的发展情况,对曾经在英国的政治、宗教史上引起诸多争论的"合法的体育宣言"的颁布背景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从政治、宗教学角度来看,"合法的体育宣言"是国教会为了镇压和打击清教徒而颁布;而从体育行政学角度来看,"合法的体育宣言"通过规定非法和合法的体育休闲项目,向民众提倡积极参与健康的身体活动和娱乐方式的做法,不失为是一项合理的休闲娱乐政策,对日后英国体育的飞速发展,奠定了民众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达村原生态村落体育"盘古王戏水"活动源起于神灵崇拜、战争衍生、祈福需求;从活动主体迁徙及思想转型对其衍承提出了挑战,相关部门干预中原生态特性的两难抉择,现代化传播媒体与活动娱乐观赏性的双重博弈,活动组织的随意性导致存在安全隐患几个方面阐释其原生态发展困境;并从注重发展经济与营造村落文化氛围相辅相成,建立以村落基点、村民为自治核心及相关部门为服务体系的发展机制,制定因地制宜的活动方案与合理规划活动过程的双重实效等方面提出了原生态村落体育发展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体育娱乐市场是指以体育活动为内容及手段,以体育商品、劳务、服务形式进入消费、流通领域进行经营活动,并以营利为目的所形成的一类特殊的泛文化市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完善,体育事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体育娱乐市场在需求和培育中有了迅猛发展,以体育休闲健身、欣赏表演、娱乐身心等为主要内容,面向社会提供商品、劳务及服务的体育经营活动日益丰富,经营项目和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可以说,体育娱乐市场是正处在初期阶段的我国体育市场中的“主力队员”,其前景大为可观。目前,各级体育行…  相似文献   

6.
宋代市民体育休闲生活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宋代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形式的挖掘,发现宋代体育休闲活动内容精彩纷呈,并以"瓦舍"活动、"会社"组织、水上娱乐、民俗活动等多种形式存在,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体育休闲娱乐文化.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学视角阐释了影响宋代市民体育休闲生活的经济、城市结构、休闲娱乐空间、文化、价值观念等客观和潜在的社会因素,更加深入剖析了宋代市民的体育休闲生活及其昌盛的历史原因,这对进一步研究宋代体育运动和促进现代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活动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人本主义"学校体育价值取向确立的立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代教育人本论为理论基础、以健身和娱乐为实践基础的"人本主义"的学校体育价值取向的确立,是对过去学校体育存在的权威化价值取向、功名化价值取向、礼仪化价值取向和崇尚正统的价值取向偏差的修正,它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休闲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休闲才是生命的本真状态.中国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就以体育活动的形式作为休闲的手段,这些运动形式游戏、娱乐的比重大,因而从本质上更接近本源意义上的"休闲"活动.体育本身就是人类调解自我而创造的文化形式,而民族传统体育更适应了社会提出的新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从娱乐体育、民俗体育、养生体育、练武体育、"百戏"五方面对东汉民间体育的功能和文化特征进行研究,得出娱乐体育的娱乐功能及人文精神特征,民俗体育的文化聚合功能和民族性特征,养生体育的保健养生理论体现了我国古代哲学对生命的思考和探索,练武体育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套路和流派逐渐形成,武术成为古代体育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传统体育道德体系的全息影像,很多体育活动以艺术的形式存在于"百戏"中,体现了体育文化的融合性和继承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彝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构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三个层面试构建彝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模式,力求彝族传统体育可持续性发展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彝族传统体育从自然发展观到人文发展观的认识基础:其一是建立以民族运动会为契机的"现代体育发展观",借鉴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之路;其二是建立旅游者自主参与和观赏、作为彝族节日庆典(如火把节和彝族年)的重要活动内容和以毕摩文化相交融的"文化产业开发观",实现以现代经济手段促进彝族传统体育资源向产业化的转变;其三是建立在老百姓生产劳动之余的休闲娱乐,民族文化教育与承传和地方民俗活动内容的"原生常态培育观",实现彝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体育的根基在学校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全社会对健康的需要,保证了学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学校体育培养了学生全方位的体育文化素养,为他们参加社会体育打下基础;学生的同辈群体,保证了女性最大限度地参与体育;学校体育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社会体育需求;这使得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校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与体育课程干预手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综合评价法等对导致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进行纵横剖面分析,论述体育教育思想、体育教育目标、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提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及干预性措施,为进一步改善大学生的体质现状,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的重要性, 探讨了改变学生对体育的消极态度、激发其体育兴趣的方法与途径, 意在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锻炼, 达到体育自立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我国大学生体育审美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不仅是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且还应培养学生具有以形体为主的身体健康美、心灵美、行为美,以及感受、创造这些美的能力;对大学生实施体育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应是:高校尽快面向大学生开设体育美学课;努力使大学生树立身心健康的美学理念;美化教学环境,营造美的教学氛围;积极培养大学生体育美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运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考察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就普通高校大学生实施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学生的体育课质量不高,课余体育活动严重缺失,集中反映了在校大学生缺少优质体育教育的问题,分析认为主要与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观念上模糊不清,组织管理不力,教师教育学生的知识能力先天不足和学生普遍缺乏自主活动能力等因素有关,提出了牢固树立学校体育必须以育人为重点全的全新思想理念、构建学生终身受益的体育课程教材、认真上好体育课培养学生自主活动能力和强化组织管理确保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武术教学与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术课是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体育课程推进健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内容和手段。通过对学校体育教学和武术运动开展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武术教学在学校推进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体育运动的演变及休闲特征论体育休闲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通过对体育的概念、体育运动的演化与休闲关系以及体育休闲的特征、地位的分析,指出:体育的本质就是一种休闲活动,体育与休闲是密不可分的.体育休闲是物质与精神统一、体力和智力的统一、身体活动和心理活动的统一;体育休闲是参与性和观赏性活动的统一、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统一、灵活性和约束性活动的统一.它作为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以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学校体育中的竞技运动。证明竞技运动与“健康第一”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并不矛盾,竞技运动仍是学生最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对健康和育人有独特功效。  相似文献   

19.
体育舞蹈的健身价值及在我国高校开设的必要性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体育舞蹈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增加学生交际机会,提高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扩大社会交际面以及实现大学生健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效途径,它对大学生自身修养和素质全面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它也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起了良好的铺垫作用。通过对体育舞蹈的健身价值的深入探讨,探究其在我国高校开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从群众体育发展看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定位是落实广大农村学生享有体育教育的核心问题, 是农村中小学校体育课程、教材、教法和评价的改革走向深入并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本研究从分析农村群众体育现状和发展趋势入手, 估量农村社会对学校体育教育成果的期望, 探讨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定位。本文从农村社会对学校体育教育的要求出发, 把农村学校体育的教育目标概括性地描述为: “传播体育文化, 促进学生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