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摘要:目前动作相关学科理论与实践作为指导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的作用逐渐体现出来,人类动作发展特征在体育课程设置、训练计划制定中突显指导意义。运用文献资料、实验法,基于个体动作发展特征针对体育与健康武术课程设置进行研究。理论层面上得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用书、教科书中武术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即,动作难度和体能发展设置有待商榷、动作技术比例较低。实验得出小学U6—7阶段武术教学设置中健身操难度大、基本动作专业评价高、协调性评价有待商榷、U10—11阶段“基本掌握”要求较低。初中U12—14阶段武术套路评价中的打出“武术劲力”不宜要求。全国武术项目联盟小学阶段武术教学设置中基本动作部分内容学习难度较大,以及展演活动和教学设置欠明确。依据动作相关学科、发展科学理论与实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意见或建议,即全国学校武术项目联盟武术教育体系设计中课程内容细化和具体设定展演活动比重等。本研究以提供给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武术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
摘要:现在是一个传统文化发展最为美好的时代。这一点不仅仅存在于文化界,而更为火热的却是在学校教育领域。作为长期存在于学校教育中的武术教育,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始被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研究方法,对学校武术教育发展历程进行分段梳理和特点归纳;并在“思想是变革的先声,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指导下,就学校武术当代发展的一些问题在进行了学理上的思考。研究认为:坚持从传统武术拳种出发的学校武术教育内容的实施,才应该是我们的正确选择;下大力气建构起具有独立文化体系的学校武术教育平台抑或是校本课程,才是实现学校武术教育繁荣发展的有效路径;通过武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务实推进和开展,让更多的学生体认和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才应该是我们找回学校武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主导地位的最强动力;那种只将中国武术看成学校体育教育的部分内容或者一个领域的做法,显然是不明智的。  相似文献   

3.
大、中、小学体育教材中武术内容的有效衔接关系到各学段武术教学的顺利过渡,深刻影响着学生学习武术的效果和效率。以我国大、中、小学体育教材中的武术内容为支点,从教学内容、教材结构、课程设置等方面对体育教材中武术内容衔接的问题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提出了大、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应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衔接,同时注重各学段学生的差异性和课程的系统性整合,并建构规范、合理、科学的武术教育课程体系,切实提高学校武术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武术历来是体育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原始社会时期,武术教育是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以言传身教传授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学校中出现了以射、御为主要内容的武术教育。中华民国及国民政府时期,则正式置设了武术课程,并有了专业设置。新中国成立后,武术课程有了大发展,不仅成为体育院校的必修课,而且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学校武术课程的改革与建议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学校武术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目前学校武术的开展情况来看,与武术的发展和中央领导对武术的期望相差甚远。通过对学校武术发展的历史;学校武术开展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学校武术课程改革的初步设想进行探讨,旨在能够进一步加强学校武术工作的开展,科学规范学校武术课程的教材体系,使学校武术工作能够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武术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气质与品格的象征,具有独特的素质教育功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开展武术教学,对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从武术的功能作用着笔分析探讨武术与素质教育的现实关系,为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摘要:为深化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借鉴各国新的理念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完善,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进行质性研究,通过对2011年版韩国《体育课程标准》的翻译和整理,并从共同教育课程的目标体系、内容设置及成就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明确体育课程的价值,突出体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以价值引领目标和内容的理念构建了“体育课程的价值领域-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成就目标”四级纵向贯通的结构体系;注重创意与人性理念在体育课程目标、内容、教学和评价等所有领域中的贯彻和渗透。但也存在体育课程核心教育理念与内容不明确、安全教育缺乏的问题。这启示我们,在未来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应重视学校体育课程在整个基础教育中“立德树人”功能的发挥,重新确立学校体育课程的价值定位,尝试构建体育课程价值引领目标与内容的结构体系,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渗透于体育课程的全过程,并加强体育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品德、心理与人格教育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加拿大安大略省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中的德育内容分析和研究发现,安大略省的德育深深地渗透在健康与体育课程内,其特点主要包括:其一,安大略省的健康与体育课程中德育内容要求是发展性的,即不同年级阶段,德育内容的要求重点不一样。其二,安大略省健康与体育课程的德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结合紧密,且紧紧融入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其三,安大略省健康和体育课程中的德育内容要求主要是通过学生“doing”的方式,让学生学习道德品质。其四,安大略省健康与体育课程中的德育内容要求从学校拓展到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而不只是禁锢在班级内。其五,安大略省健康与体育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和判断力。安大略省的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中的德育渗透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所决定的。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促使学生智力、体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和健康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0.
学校体育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对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进行研究,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存在学生体质健康下滑、体育课程设置不科学、学生科学健身知识和健康素养不够、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时间不足,不同层次的体育课程衔接不够、场地设施不足等现实困境。所以加强学生身体教育、健康教育和运动技能教育;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构建衔接紧密、多样化的体育课程体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体育的联合机制,发挥学校体育在健康战略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普通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文献分析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深刻反思传统武术教学模式的缺陷,总结出了问题探究、情境陶冶、自主学习三种武术教学模式,并进一步阐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校武术教学模式重构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李小龙一直受到世人尊崇,他在电影与武术技击方面的成功客观上为中国武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人们视他为武圣。通过对李小龙与截拳道的研究和分析,得到若干启示:1)中国武术必须突出实战技术的研究;2)武术技术须以简约为好;3)武术表演艺术应建立在高超的技击技能之上;4)武术须与哲学结合,通过技击将培养人的道德、理智、自信等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5)一分为二地看待李小龙,他也是一个普通人,决不是“神”。  相似文献   

13.
中国武德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都是历史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两国人民的精神思维,对两国的经济文化生活及民族精神的发展也产生较大的影响。日本武士道的形成与日本的地理环境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必然关系。从日本对中国传入文化的选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日本武士道所具有的某些特质及表现方式。从两种武事精神在军事上的较量结果,我们看到“精神”是一个军队魂魄也是事业成功的因素所在。  相似文献   

14.
少林武术在起源与发展中受到了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其进行研究,佛教思想对少林武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少林武术的武德方面.2)少林武术的拳术、招式命名.3)少林武术的内功修炼方面.4)佛教修行对少林武术的影响.佛教思想与武术的结合,特别是禅与武术的紧密相连,是少林武术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被称为“拳禅合一”的武术.  相似文献   

15.
对第九届全运会武术套路决赛运动员南拳指定动作的完成质量进行研究,统计其失误率及扣分要项,并对造成失误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现状指出相应对策,为竞技武术套路训练和竞技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弘扬民族体育重视高校武术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武术发扬光大.然而,就目前高校中存在的对武术重视不足的问题来看,武术大有被冷落之势.本文通过分析讨论,提出"三个建设"的观点,即建设一条顺达的习武通道,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武术师资队伍,建立一个武术科学研究中心,以期实现弘扬光大武术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武术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现状,认真分析了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的各种障碍因素,通过对这些障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对策,这对于武术的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准确推进传统武术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世纪以来传统武术文化的研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学院派的作品往往囿于职业视野而定位不准,民间学者则多有神秘主义的偏差.对此进行探究和反拨,借助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理论分析传统武术文化,指出武术文化研究的三个层面、武术活动开展的两个方面和武术的文化个性,旨在着力辨明传统武术肢体应对的技术本质、江湖草莽的文化本性和以弱对强的生命智慧,为推进传统武术文化探究略尽微力.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学校武术百年来的发展热点进行梳理与回顾.指出,近代"尚武"思想和军国民教育思潮,政府和社会有识之士的重视和倡导,推动了学校武术的发展;中央国术馆在学校武术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建国初期,学校武术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缓慢;文革时期的武术发展扭曲畸形,但依然在压制中艰难前行;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武术加快发展,但是在教学内容和参与学校教育的主动性上还存在不足;新世纪的学校武术,又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面临着新的发展困境与挑战.同时对百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述评,分析研究不足,探寻未来方向,旨在为中国学校武术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上海全民健身发展报告》蓝皮书提出,2010年全市体育人口达到70%。为提高体育人口,本文提出在全民健身活动中首选力推武术。把武术作为全民健身首选力推项目,既符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的"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的要求,也是因为武术所具有的社会文化的价值、易于普及的优势、全面锻炼的功能和根基深广的大众化基础,是提高体育人口的一条捷径。为此,首先要端正理念,改变发展武术运动就是为了申奥的功利观念;其次要从娃娃抓起,把武术纳入学校的必修必考课目中;第三要从大学抓起,让大学成为武术大众化的基地;第四要从群体抓起,加强对武术群体工作的支持和指导;第五要从科研抓起,整理创编大众化武术套路;第六要从市场化抓起,让经济驱动武术走上大众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