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况分析设计本活动是基于以下因素:①我园地处乡村,家长农活较多,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孩子的卫生习惯较差,缺乏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②幼儿喜欢挖鼻子、掏耳朵,用脏手揉眼晴。经了解,大部分幼儿不刷牙。③我们是学前班,大多数幼儿未上过小、中班,他们虽能说出五官的名称和位置,但发音不准,乡音较重。内容和要求1、学习用普通话说出五官的名称和位置。2、初步了解五官的作用,教育幼儿保护它们。3、对幼儿进行爱清洁、讲卫生教育,让幼儿学习正确的洗脸、刷牙、擦鼻涕方法。  相似文献   

2.
吃过晚餐以后。妈妈准许我和哥哥看一会儿电视,大概半个小时到一小时.绝不超过。对这个她特别严格,一点不心软。时间一到,妈妈就出现了。像个母鸡一样,把我们半推半牵带到浴室。“刷牙”的仪式是这样的:浴室有两个洗手台,她放一只矮脚凳在一个洗手台前,那就是让我踩上去的地方。因为我太矮,上了矮脚凳才看得见镜子。她就靠在浴缸边缘,看我们刷牙,洗脸,换上睡衣。  相似文献   

3.
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是小班幼儿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其他习惯养成的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刚入园的幼儿绝大多数还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参与调查的30位幼儿中,21位不会正确使用餐具,不能独立进餐,20位存在挑食、偏食现象,17位饭前不洗手,28位不会自己穿脱衣服,15位没有午休习惯,24位不会洗脸、擦脸等等。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在小班侧重抓好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们的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方式:(一)示范讲解法: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于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没…  相似文献   

4.
过去,谈到培养孩子的习惯,无非是良好的卫生习惯,安静午睡、午餐的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的习惯,上课积极举手发言的习惯等等.我认为,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幼教改革的深入,尤其是素质教育的提出,幼儿的基本习惯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过去,谈到培养孩子的习惯,无非是良好的卫生习惯,安静午睡、午餐的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的习惯,上课积极举手发言的习惯等等。我认为,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幼教改革的深入,尤其是素质教育的提出,幼儿的基本习惯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拍手谣     
为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创编了"拍手谣":你拍一,我拍一,早上起床把脸洗;你拍二,我拍二,手帕是我好伙伴;你拍三,我拍三,洗完手帕要晾干;你拍四,我拍四,讲卫生才是好孩子;你拍五,我拍五,口中有痰不乱吐;你拍六,我拍六,瓜果皮核不乱丢;你拍七,我拍七,常洗澡来常换衣;你拍八,我拍八,每天早晚要刷牙;你拍九,我拍九,饭前便后要洗手;你拍十,我拍十,  相似文献   

7.
洗手活动是幼儿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幼儿是否能够主动、正确规范的洗手,不仅有利于幼儿保持健康的身体,同时还有利于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但是,目前幼儿洗手过程基本上都是在成人的监督之下完成,幼儿缺乏主动意识,影响了幼儿洗手卫生习惯的养成。本文通过改变传统观念,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家长资源,实施家园共育以及挖掘利用多元教育模式,提高教育效果,促进幼儿园卫生洗手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8.
幼儿自我服务能力也叫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主要包括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独立刷牙、漱口、洗手、洗脸、吃饭、上厕所、整理玩具及穿脱衣服等。部分西部地区农村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相对较弱,幼儿园通过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幼儿养成受益终身的生活技能和习惯,身心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设计意图 进入中班以后,班上一些幼儿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如,能坚持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且方法基本正确.但也有不少幼儿仍然早晚不主动刷牙,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在此时期一旦形成,将来就难以纠正.在传统的健康教育中,很多教师对此比较重视,但只是借用某个故事(一般都是某幼儿不刷牙的反面例子)去告诫幼儿“每天饭后要漱口”,对于“刷牙”这一健康行为的作用和如何正确刷牙,并没有引导幼儿深入进行探讨,因此难以达成预期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幼儿期孩子的可塑性大,容易养成各种习惯,成人如注意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孩子将受益终生,反之,这时候养成了坏习惯,长大后要改就困难了。调查表明,我国有60%~70%的人患有龋齿,上海市青少年牙龈发病率市区为54.17%,郊区为63.5%,这些疾病大多是由于没有从小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造成的。然而许多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仍然没有注意到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错过了形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大好时机,以至造成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卫生习惯较差的现象。那么,应当培养幼儿哪些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该如何培养呢?为此,我们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三四岁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幼儿已有了强烈要求“我自己来”的独立愿望,成人要因势利导,注重培养孩子日常生活的初步生活自理能力和基本习惯。一、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现状通过对四个班110名幼儿的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不容乐观。进餐 大多数幼儿在家时不能独立进餐,掉饭粒、剩饭现象很普遍,只有8个小朋友在家偶尔练习过使用筷子。洗手、洗脸 部分幼儿经过家园配合教育掌握了该项要求,多数幼儿只是简单地把手放在水龙头下冲一冲,或者把洗手洗脸当成了玩水的过程。如厕 …  相似文献   

12.
活动要求 1、让幼儿知道牙齿的作用,初步理解形成龋齿的原因,从而懂得要从小保护好牙齿。 2、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13.
幼儿晚间盥洗内容包括刷牙和洗脸、洗脚、洗屁股或洗澡。从小让孩子坚持每晚盥洗后再睡觉不仅能保持孩子身体洁净,促进血液循环,提升睡眠质量,还能增强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从而养成晚间自觉盥洗的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并使其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4.
11.幼儿的个人卫生是指哪些?幼儿的个人卫生一般是指个人的盥洗。如刷牙、嗽口、洗脸、洗手、洗头、洗澡、剪手指甲和脚趾甲、定时大小便以及培养个人整洁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5.
I brush my teeth     
一、教学内容:I brush my teeth.二、教学要求:1.学习正确的洗漱方法,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2.熟悉刷牙洗脸的英语表达方法,并能在  相似文献   

16.
拎婚纱     
昨天,是阿姑的大喜日子——出嫁。我一早起床,换上妈妈给我买的新衣服,然后刷牙洗脸。我来到阿姑家玩了一会儿,就有人来接新娘了等新娘被人从楼上背下来后,我们就向新郎家出发。  相似文献   

17.
幼儿午餐午睡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要一环,与上课,游戏一样重要,不可忽视。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幼儿的身心健康,还能使幼儿学到不少在家庭或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学不到的东西,有助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因此,中午班的教师也不是像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是可有可无,谁都能干的,她们除了对孩子要有妈妈似的爱心、细心和责任心外,还要具备一定的业务素质,不仅要掌握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还要掌握卫生保健和营养学知识:既要科学安排幼儿午餐、午睡,还要让幼儿从中受到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譬如,幼儿集体午餐就有很大学问。饭前要让孩子们洗手,从小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就餐前,可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让他们擦桌凳、摆碗筷、收拾餐具,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品质。在摆放饭菜时,可让孩子们回忆上一餐吃的是什么菜,促进他们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还可让孩子观察这次  相似文献   

18.
东东刚上幼儿园,聪明、活泼,就是不爱洗手。妈妈对老师说:“我让东东洗手,他总是不愿意洗。吃饭前让他洗手,他说他用叉子叉着馒头吃,不用洗;吃饼干前让他洗手,他说他套着饼干的包装袋吃,也不用洗。从外面回到家让他洗手,他也是胡乱地洗洗,应付一下。现在,上幼儿园了,老师,您一定要帮他改掉这毛病啊!”如果您是东东的老师,您会怎样做呢?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 (广东张楚楚)  相似文献   

19.
早上7点:爸爸起床,不洗脸,不刷牙,不梳头,以最真实的形象下楼,到天桥中间坐下,在地上用粉笔写妻离子亡的悲惨遭遇。早上8点:妈妈叫我起床,一起洗脸,刷牙,梳头,吃早餐,领我下楼上天桥。让  相似文献   

20.
秦来芳 《学子》2014,(5):25-25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和自理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它对保护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