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3 毫秒
1.
《职业圈》2007,(6)
随着网络在社会生活中的充分应用,网络黑客现象也随之应运而生。而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掌握网络技术的青年人也愈来愈多,从而导致黑客行为的泛滥,给信息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忧患。文章以辩证的观点,从认识根源、思想根源、社会根源、经济根源和技术根源的角度剖析黑客现象,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杜绝黑客行为。  相似文献   

2.
曹家任 《职业圈》2007,(5X):71-72
随着网络在社会生活中的充分应用,网络黑客现象也随之应运而生。而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掌握网络技术的青年人也愈来愈多,从而导致黑客行为的泛滥,给信息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忧惠。文章以辩证的观点,从认识根源、思想根源、社会根源、经济根源和技术根源的角度剖析黑客现象,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杜绝黑客行为。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使用的日益广泛,网络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这几年的报道就可以知道,无论是企业、个人、甚至是政府都遭到过黑客、病毒的袭击。这就证明了目前的网络中仍存在着种种的安全威胁,面对这些威胁和攻击,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技术来应对就是目前研究的课题。以下介绍了信息安全控制原理,以及基于信息安全控制原理下,目前常用的安全网络技术。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对北京市1600名青少年网络行为的调查,着重分析了北京地区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现状,并深入研究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特点,总结出网络成瘾与自身人格特质、家庭教养方式和社会交往能力等因素与网络成癌的形成关系,为家庭和社会对待网络成瘾行为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网络隐私权是在网络技术环境下出现的新情况,其核心仍然是人的自由与尊严问题。它由过去传统的简单消极隐私权转变为以人格权为主兼具财产性的复合型积极控制权。这是人类追求自由精神的再现。同时也为网络技术侵犯自由领地留下了入口。网络对人虚拟行为的全面记载伴随着个人信息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提升,使个人数字化生存引发愈来愈多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
微博舆论作为一种新的舆论形式,在当今社会的公民自由表达和社会监督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微博舆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其形成和传播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伦理问题,如诚信缺失、权利失衡、行为异化等等。从根源上看,这是由微博主体的原因、微博技术自身的原因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原因共同造成的,因此还需要在微博主体的伦理意识养成、微博技术的正面中介调节和社会引导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习成荪  殷彩红 《职业圈》2007,(19):39-40
广告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不仅推动经济发展,还具有文化功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文章针对目前的广告庸俗化现象,具体分析广告品味流失的表现,深入挖掘广告品味流失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2012年3月12日,美军网络司令部司令基思·亚历山大证实,美国正在组建13支"进攻性"网络战部队,以便在网络空间保护美国利益。至此,美国热炒所谓"中国网络黑客"话题的动机,有了确定而明了的注脚。在美国炒作"中国网络黑客"这场舆论事件中,中国无疑是受害者。而且可以预见,未来的国际舆论斗争中,  相似文献   

9.
方孝梅  明星辰  杨婷 《职业圈》2013,(21):82-83
档案管理的数字化既给人类带来了快捷的检索速度,但也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安全风险。由于全球处在一个同一的复杂网络之下,任何黑客对于任何网络都是对等的,所以理论意义上,  相似文献   

10.
陈琛 《职业圈》2007,(22):200
文章说明了保证网络数据库安全的重要性,来分析了网络数据库的安全机制以及在各个层次上的安全技术,提出了存在安全性问题的环节和影响数据库安全的常见的几种行为,以及保证网络数据库安全的几种手段.  相似文献   

11.
史菲 《文化学刊》2008,(6):64-67
本文就当今网络文化中出现的伦理问题进行分析,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探讨,揭示出网络社会伦理与现实社会伦理的不同,并确立网络伦理的基本原则,以期构建和谐、健康的网络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计算机网络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存在的问题也开始显露,如何使网络真正安全,已成为必须加以重视与解决的一大课题。在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上,有代表提出议案,要求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这项议案建议通过法律手段加大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13.
熊礼杭 《职业圈》2007,(4S):173-174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由此应运而生的网络文化更以铺天盖地之势涌入了我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对青年学生的政治态度、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及个性心理等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网络文化的特点。将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地结合。促进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浅析信息化时代的错别字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它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如文章中将要谈到的错别字现象.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后,错别字现象却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在看待错别字现象时,要一分为二,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降低错别字的出现频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的使用已深入到各行各业,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计算机常会受到病毒、黑客的侵袭.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必须放在首位.文章主要从校园网络着手进行分析和构建网络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关于网络文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因其全新的传播形式、巨大的信息量和时效优势,对当前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影响力和渗透力.文章从网络文化的定义出发,分析了网络文化的特征及网络文化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正负面影响,并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对技术本质的认识是技术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对技术进行社会治理的重要依据。技术决定论者在把握技术本质时是从孤立、抽象的前提预设出发,忽略了技术发展的社会语境,对技术本质的社会根源缺乏关注,不利于技术的社会治理。从技术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视角出发来认识技术的本质,可以得出技术实在对人的依赖性、技术本质展现的社会过程性和技术进化的系统性等结论。把握技术本质的社会根源对于克服技术异化、实现技术的社会治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琛 《职业圈》2007,(11X):200-200,F0003
文章说明了保证网络数据库安全的重要性,来分析了网络数据库的安全机制以及在各个层次上的安全技术,提出了存在安全性问题的环节和影响数据库安全的常见的几种行为,以及保证网络数据库安全的几种手段。  相似文献   

19.
《文化学刊》2011,(4):13-13
谢俊贵在《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6期撰文指出,随着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网络利用的广泛普及,一个新兴的社会场域和社会形态…网上虚拟社会正在网络空间中逐步形成。然而,目前网上虚拟社会存在给“地球村”村民带来诸多方便与快乐的同时,也给“地球村”带来了多种多样的个人麻烦与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网络文化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教育、宣传、娱乐等各种文化活动.随着我国信息化发展,大学生网民不断增多.网络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大学校园里传播,形成独特的大学生网络文化现象.文章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以网络文化为内容.采用问卷法、深度访谈法对天津市五所高校的本科学生进行了调查,从而分析当前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