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比较文学教学是比较文学学科的命脉,已成为当今国际国内比较文学界同仁的共识:比较文学学科史的第一页是由比较文学教学写的;绝大多数比较文学学者都是教师;有影响的比较文学著作也多是比较文学教材。因此,本文对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的模式、功能、地位与前景的探讨,实际上就是对比较文学这门学科在中国的生存方式、价值与前途命运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比较文学研究在我国重新崛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除了各种专门的著作和译著以外,我们还能在报刊杂志上,读到数以百计的各类比较文学方面的文章,其中不仅有比较文学理论方面的探讨,还有大量的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文学理论和思潮等方面的具体的比较研究.比较文学已经成了我们文学研究中的一个潜力很大的方面军.  相似文献   

3.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二十年》是一部具有强烈学术史意识、鲜明的“学术本位”立场和为后学服务精神的比较文学学术史著作。作者以严肃扎实的学风、明快的文风、摇曳多姿的笔法对 2 0世纪最后 2 0年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作了总结 ,在学术研究的态度、方法和门径等诸方面 ,为青年学子作出了示范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传统比较文学定义中的跨民族概念讨论入手,以新疆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学术专著《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等为蓝本,围绕比较视域这一核心概念,以及比较文学与民族文学关系,并涉及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地位,试图确立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的重要比较文学学理。  相似文献   

5.
比较文学研究的范畴既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的研究比较,也包括跨学科,即文学与其它艺术门类和意识形态的比较研究。这是比较文学宽泛而稳定的研究形态。本文从比较文学的定义出发,力图探讨"语言"这一介质在从小说到电影的转变过程中的变化。"小说语言"也即是小说的文本,"电影语言"即电影的镜头、对白等等。跨越这两个艺术门类进行比较,是我所解读的"比较文学"。  相似文献   

6.
从四个方面考察了世界文学时代下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新动向:新时代下转向的必然性;新的研究范式的具体例证及其启示。分析了新范式与比较文学的关系,指出新范式其实正属比较文学的研究范畴。阐明了古典文学研究新范式的意义和价值,并分析了这其中比较文学理念对其的影响,指明了今后古典文学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史记》和《三国史记》作为中韩两国的历史巨著,在文学上都有相当高的成就,在两国国内对这两部著作的研究也由来已久,并形成了各自的特点。但是两国在该领域的比较文学研究没有开展,为丰富中韩比较文学的内容,开拓新的领域,史学界有必要在该领域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张叉教授对澳门大学人文学院龚刚教授围绕以比较文学思维推进本土研究与理论创新的主题所作的专题访谈。专题访谈围绕三个方面进行:首先,从澳门文化的形成、内容与特色等切入,回顾了澳门创立比较文学学会、开展比较文学研讨交流、主办比较文学刊物等情况;接着,回顾了钱锺书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探索了世界比较文学面临的挑战、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建立、比较文学学者需具备的基本条件等问题;最后,结合新性灵主义、哲学叙事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探讨了如何运用比较文学的思维来推动本土研究和理论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法国比较文学学者基亚的《比较文学》和谢弗雷的《当代比较文学方法与视野》为研究文本,从两者的目录编排入手,比较了两本书的构架、层次、对比较文学的不同定义、对总体文学的不同理解、对翻译研究的不同角度,从中追溯比较文学这门年轻而开放的学科在几十年间的发展历程,因而阐述了对比较文学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一些学者对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质疑(下称“质疑说”),给了我们不少的启发,也促使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希望能展开讨论.“质疑说”约有四点理由:一是说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没有理论体系;二是说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没有权威与有影响的成果;三是说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缺乏科班出身的学者;四是说中国比较文学没有自己的教学研究队伍,多是他学科的“打工者”或“票友”.实质上是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国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现实性和必要性.然而,我所了解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却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1.
可比性是比较文学的根本属性,它既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学理依据,也是检验标准。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包括:跨越性、交叉性和文学性(最终体现为比较诗学)三个方面。跨越性和交叉性从形式上限制了研究的范围,而文学性从内容上规范着研究的目的。可比性把比较文学研究的形式和内容辩证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2.
考虑到成人高等教育学时的限制,讲授内容的高度集中与浓缩,以及成人分析、综合能力强等特点,不妨尝试运用比较文学方法,改革原来的外国文学教学。在具体教授过程中,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让他们了解比较文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及这门学科的重要价值。在外国文学的导论部分穿插讲授比较文学的基本知识,着重介绍"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文化研究 " 等研究方法,并强调说明这些新方法的运用对考察与分析文学实体、文学现象的重要意义,引导他们形成比较的思维习惯,借助文学中的"他者",采取异文化的外在视角,发现从一文化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提出一个总的观点:"文学间性"是比较文学学科存在的前提,并以"文学间性"这样一个新的概念来界定从前各国学者所从事的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不外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民族文学与民族文学(国家文学与国家文学、语种文学与语种文学)之间的关系;二是文学与其他自然学科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三是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四是文学与文化、文明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文章提出"文学间性"是比较文学的学科特性的观点,是因为:首先,文学间性要求比较文学研究者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要有距离与空间;其次,文学间性要求我们所选定的研究对象不能只是同一个来源,而是要有两个以上的来源;再次,"文学间性"要求要以文学或者文学性为中心,不能离开文学或文学性来从事所谓的比较文学研究。同时,笔者也认为:比较文学研究不能离开文学与文学性,离开了文学与文学性的比较文学研究,对于比较文学学者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很多学者都把翻译研究看作是隶属于比较文学下的一个分支。笔者却持相反的观点。因此通过疏理两者的概念及关系,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来反驳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5.
杨洪承教授长期耕耘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研究、现代文学与文化究等方面建树颇多。先后出版了《王统照评传》、《文学史的沉思》、《文学社群文化形态论》、《文学边缘的整合》、《现象与视阈》、《废墟上的精灵》等。这些著作展示了杨洪承教授长期以来不地从多层面、多角度、多视闾对现代文学与文化进程进行思索和透视的努力,也显示了他在文学批、比较文学文化研究及文学理论研究等方面的诸多创获。  相似文献   

16.
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存在是以民族文学与民族文学之间,一国文学与他国文学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为基础的。就民族或国家方面来讲,单纯地把不同类型的两部作品进行比较,这并不是比较工作。因为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关系史,正如法国比较文学家玛丽·加雷所言:“比较文学不是文学的比较”而有其更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每十年一度的美国比较文学协会的最近报告中提出,比较文学“学科的独立性有赖于”其研究对象的“特性与关系”。文章论证指出,这是对比较文学学科性质的“进一步、退两步”的新说,论文通过对国际学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反思,进一步论述了比较文学学科的三要素:跨界的文学关系——研究对象,跨界的视野——“知识装备”,与之“适合”的研究方法——可比性学理逻辑假设,这三者共同组成了互存互动的既充分又必要的条件,从而使比较文学成为与众不同的一门文学研究独立学科。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翻译研究告别了边缘地位且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一度被忽略而仅仅作为比较文学研究子项的翻译研究重新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并大大丰富了前者的内容。翻译在使民族文学向世界文学发展的过程中担当着重大的使命,这与比较文学研究的使命不谋而合。二十世纪后期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大大开阔了翻译研究的视野,并改变着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之间的关系,且对比较文学研究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19.
关于比较文学的“定义”,学术界说法不一。美国学者亨利·雷马克认为: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①亨利·雷马克指出了比较文学的最主要特征是某国文学与其他国家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他把比较文学界定为“一国文学与另~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这是…  相似文献   

20.
“比较文学”在我国尚属一门新兴学科。目前,不少研究机构正着手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一些高等院校也相继开设了这门功课。为向广大有志于“比较文学”研究的同志介绍这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国外研究近况及供教学参考,我院中文系讲师陈秋峰、杨国华翻译了日本大塚幸男著的《比较文学原理》(一九七七年版)一书在内部刊行。该书是一九七九年日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