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似的"这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的解释为: 助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后面,表示跟某种事物或情况相似:像雪似的那么白;彷佛睡着了似的;乐得跟什么似的.也作"是的".  相似文献   

2.
潘峰 《现代语文》2005,(12):10-12
经研究,"白"的语源应该有五个:"日光"为其本义,它通"帛"、"别"、"伯"和省"日",是假借其音或其形而派生出系列语义.此外,它作为一个汉字也有它的构形及其用法.而比较有影响的<康熙字典>(简称<康>,下同)、<中华大字典>(<华>)、<辞源>(<源>)、<汉语大字典>(<字>)、<汉语大词典>(<词>)、<应用汉语词典>(<应>)、<现代汉语词典>(<现>)和<现代汉语规范字典>(<规>)八部辞书,解释"白"的语义时不同程度地存在定义遗漏、释义琐碎、一语多义、义例模糊等问题,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3.
"莫须有"是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语.<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意思是‘也许有'.后来用来表示凭空捏造.""百度百科"的解释则是:"(我)寻思着有、(我)认为有,相当于‘说你有你就有'.还可以解释为‘不需要有'."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读本>第三册章培恒<中国古代散文>中有这么一句话:"不符合这种特性的东西归根结柢是无法被人接受的."此句中的"归根结柢",<现代成语小词典>写成"归根结蒂(底)",解释为"归结到根本性的问题上",<新华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写成"归根结底",释为归结到根本上,底,也有写作蒂、柢的.  相似文献   

5.
高苗红 《现代语文》2006,(11):72-73
"失败"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词,在《现代汉语词典》(05版)中的解释为:①在斗争或竞赛中被对方打败(跟"胜利"相对).②工作没有达到预定的目的(跟"成功"相对).作为不及物动词,它可以作谓语,但不能带宾语,可以带"了、过"等表示动态,可以带补语,可以受范围副词、否定副词的修饰等.例如:  相似文献   

6.
刘娟 《现代语文》2004,(3):43-43
"拾级而上"指的是逐级登阶.大多数人习惯读作"拾(shi)级而上","拾(shi)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几个义项:①把地上的东西拿起来;捡.②收拾.用其中的任何一个义项来解释"拾级而上"的"拾"都是不合适的,要想弄清"拾"的意义,我们先要明确一下"拾"的读音.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200页,以下简称<现汉>)对"出挑"的解释是:"动(青年人的体格、相貌、智能向美好的方面)发育、变化、成长."但最近翻阅<人民日报>等报刊,发现"出挑"用作这一释义的不多见,用作表示以下两种意思的例子倒是很常见:一是用作形容词,表示"漂亮、出众、与众不同",二是用作动词,用于建筑领域,表示"悬挑、横向悬空".请看下面的例子:  相似文献   

8.
"驯"字释音     
一、前言 在电视、广播以及人们的日常口语中,"驯"的读音很混乱,或读为xún,或读为xùn,莫衷一是.现行常用字典、词典的注音也很不统一, <现代汉语词典>(第一、二、三、四版)和<汉语大词典>均注音为xún,1977年出版的<辞海·语词分册>(1989年修订)也注音为xún,另注xùn,说明是"训"的通假字.  相似文献   

9.
语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何为"训练"?<说文解字>解释为:"训,说教也.练,涧缯也.""说教"即启发教导;"涧缯"古意为"在水里反复地漂洗织物",其意演变为反复地操作.<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教育辞典>解释为:"训练是教育的一种方法,对培养技能、能力、意志、行为方式和习惯具有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2007年3月版)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中的"省"字注为"曾经".对此,笔者未敢苟同. 笔者查阅了<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和<古代汉语常用词词典>等工具书对"省"字的注释,未发现有"曾经"的义项;  相似文献   

11.
刘勇 《现代语文》2006,(7):81-82
说到"打",人们易会想到的是"打鼓、碗打了、打架"的"打",即表示"用手或器具撞击物体、物体因撞击而破碎、殴打"义.翻开<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可以看到"打"作为动词的词条下,义项有24个,都是由"击、敲、破碎"义派生和引申出来的,这便是普通话"打"的基本义和引申义.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加了"知书达理"这一词条.其解释是:"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也说知书识礼."这里出现一"理"一"礼",显然是编者有意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13.
又到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定,很多人都感到如今"学历"二字的沉重.长期以来,一些单位在聘人时,都陷入了一个"唯学历"的误区,"硕士不算高,本科不可少,专科没人要"已成为相当普遍的现象."学历",<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学习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肄业或毕业".一个"曾"字,表明它只能说明过去,是"过去时";而"学力",<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徐徐"是缓慢、慢慢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曰:<书>慢慢地:列车~开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曰:慢慢;缓慢:大幕~拉开."徐"的本义就是缓慢,它的反义词是"疾".<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徐"叠用则节奏比较舒缓,常表示持续进行的行为或状态.  相似文献   

15.
温 温,<现代汉语小词典>的解释之一为"温和",即-个人的感情、态度、语言等不严厉、不粗暴.校长的"温"就是要做到"三正".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一)前人的认识 前人对"那么"的认识并不一致.<现代汉语八百词>指出,"那么"有三个词性:指示词,代词,连词.<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只收录了"那么"的连词用法.金立鑫(1988)对"那么"的词类归属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认为"那么"仅仅是代词,不存在连词"那么"和副词"那么".  相似文献   

17.
"是"在现代汉语中的词性和用法颇多争议,本文赞成将表示判断意义的"是"叫做判断动词,并根据"是"后面构成成分性质的不同,把<骆驼祥子>中所有作为判断动词的用例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倒序现代汉语词典>所收录的9个"单音节动词+于"构成的动词进行归纳分析,得出它们的词汇化关键在于"单音节动词+于"和后面的成分构成动宾关系,又可以分两种情形:一是"于"的介词义包含在前面的动词中;二是"于"可以看作没有介词义.  相似文献   

19.
曹起 《现代语文》2006,(4):122-122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中所收录的以"零"开头的词语有:  相似文献   

20.
"一面"这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可单用,也可连用.从这个解释看,"一面"连用时,只能用两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