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兵 《化学教学》2012,(5):50-52
通过分析现行一化科版高一化学教材中关于氯气制备及系列性质实验的某些不足,设计出一种快速制备氯气并考查氯气性质系列实验的组合化、微型化装置,解决了教材实验中氯气用量较大、易泄露、操作不简便、实验教学耗时较多的问题,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体现出微型、简便、高效、绿色的科学理念,有利于开展学生实验。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58):154-155
鉴于教材中氯气的制备及其性质实验存在药品用量较大、氯气易泄漏、尾气难处理等不足,本实验根据绿色化学和微型实验的要求,利用无色透明生活废品作为实验装置材料,将氯气制备与多个性质实验及尾气吸收进行一体化创新设计。该实验具有一体化、微型化、绿色化、可控化等特点,既节约试剂,现象明显,又可控速率,绿色环保,非常适合课堂演示。  相似文献   

3.
袁君亚 《化学教学》2020,(5):65-68,72
分析次氯酸漂白作用实验的不足和研究现状,利用双翼试管设计次氯酸漂白作用实验的新装置.经多次试验和改进,新装置集氯气制备、干燥、漂白、尾气处理于一体,使实验具有试剂微量化、操作简便化、反应同步化以及密封可控、环保安全、易推广等优点.利用该装置还可推广应用于其他若干化学实验.  相似文献   

4.
鲁科版化学教材中,氯气的性质实验存在氯气在反应过程中逸出产生污染、没有对产物进行检验、现象不明显、操作复杂等缺点。本实验从演示实验的要求出发,对氯气的性质演示实验进行创新设计,让实验绿色化、微型化、简便化、高效化。  相似文献   

5.
分析钠单质和氯气反应演示实验的不足和研究现状,设计利用石英坩埚进行钠单质和碘单质反应的新实验装置,可以持续动态观察反应现象。经过多次探索和改进,该实验具有试剂用量小、操作简便化、密封可控、环保安全、易推广等优点,适合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提出现行的高中化学教材中,金属钠与氯气的燃烧、氯气的制备及氯气性质的探究都是重要的探究性演示实验,但这些实验很难在实际教学中开展。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教材中三个实验都存在不足之处。例如,钠在氯气中燃烧时有大量氯气参与,氯气易泄漏;氯气的制备温度不易控制且反应容器中有大量氯气残余不易处理;氯气性质探究需要逐一检验,耗时长,过程复杂。  相似文献   

7.
1设计思路人教版高中化学第4章第2节主要是讲解氯气有关知识,其中铁在氯气中燃烧实验是一个重要实验,教材中的实验虽然能达到实验目的,但是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验证氯气的性质实验直接在敞口集气瓶中进行,操作时容易造成氯气外逸,污染环境,影响师生健康.目前针对这个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众多教师从实验的一体化、环保型、绿色化等不同的角度进行设计和改进.笔者主要从反应微型化、易发生和环保3个方面入手对该实验进行设计与改进.  相似文献   

8.
现行化学教材中介绍的钠与氯气反应实验,易污染环境和影响师生健康。经实验探究,创新设计了氯气的制备及钠在氯气中燃烧实验的一体化环保型装置。该装置能避免因实验造成教室空气的污染,提高了教学效果,且能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鉴于教材中氯气的制备及其性质实验存在药品用量较大、氯气易泄露、尾气难处理等不足,本实验采用"微量化"设计,以较少的药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尾气排放,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向学生渗透节约的理念和绿色化学思想,提高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0.
氯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是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个气体制取和性质的典型实验,教材中氯气的制取是在烧瓶中加人大约10g MnO2,从滴液漏斗慢慢注入约40mL浓盐酸.缓缓加热制取氯气,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多余的氯气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这种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氯气容易泄漏,并且多余的氯气不易被吸收完全,易污染环境.针对教材中实验方法的不足,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反复进行了探究,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普通化学教材中,氯气的制备及次氯酸漂白性的实验验证是一个重要知识点,实验装置主要由铁架台、圆底烧瓶、分液漏斗、胶皮塞、导气管、集气瓶、有色干布条、有色湿布条等几个部分组成.该实验装置有几个缺点:一是实验装置复杂,操作繁琐;二是实验中容易出现氯气泄露,危害实验者健康;三是验证次氯酸的漂白性需要进行2次实验,易造成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2.
现行教材中的钠在氯气中燃烧演示实验,按课本上的方法来进行,有三个缺点:(1)实验用的铁制或铜制的燃烧匙,在剧烈的燃烧中会参与反应生成棕黄色或棕色的烟(氯化铁、氯化铜微粒),干扰实验现象;(2)先引燃钠块再伸进盛氯气的集气瓶里。前后现象变化不明显;(3)反应过程中,氯气易扩散。本文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现象明显、无污染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利用玻璃瓶、干燥管等仪器对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进行改进的具体措施,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实验方法中制备氯气、收集氯气以及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实验过程中,逸出有毒气体对室内环境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氯气制取及其性质检验没有实现一体化等实验不足,设计了氯气制取、氯气的系列性质检验的一体化设计.整个实验装置密闭,解决了氯气泄漏污染环境等问题.基于综合一体化、绿色化的理念,设计了两例创新实验,现象明显,有助于学生对氯气制取及性质形成系统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实验室制备氯水装置,存在易逸出氯气、氯化氢污染环境,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等缺点,实验装置经改进后,能有效克服和避免以上不足.  相似文献   

16.
潮湿的氯气(Cl2)和二氧化硫(SO2)气体具有漂白性。这两种气体的漂白作用有何不同呢?笔者作了以下的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1〕操作步骤 :把氯气和二氧化硫气体分别通入盛品红溶液的两支试管里。实验现象 :两支试管里溶液的红色都立即褪去。得出结论 :潮湿的氯气和二氧化硫气体都具有漂白作用。〔对比实验2〕操作步骤 :把对比实验1所得到的盛两种无色溶液的试管分别在酒精灯上加热。实验现象 :通入二氧化硫气体的无色溶液又变红 ,通入氯气的无色溶液颜色没复原。得出结论 :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不稳定 ,加热时易复原 ;氯气的漂白作…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教材P13课堂实验中《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描述,将钠放入燃烧匙里点燃后放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燃烧过程中,我们发现该装置在现象明显程度、环境污染等方面存在较多的缺点。对此,我们通过反复讨论,反复实验,不断探究,在实验现象、实验装置、实验药品的使用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我们使氯气的制取、氯气与钠的反应均在同一个密封装置中进行,只需滴加浓盐酸制备氯气,滴加水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实验中氯气有毒、性质检验实验步骤多、容易泄漏等问题,可以设计氯气的绿色化制备及全封闭储存、使用装置。其中,在注射器中制备氯气,实现了药品的微量化;用注射器滴加浓盐酸增强了实验的可控性。反应过程中现象明显,操作简单,收集方便。用注射器储存氯气在使用以及尾气处理时方便便捷,只需将注射器中的氯气注射到相应的试剂中就可以检验氯气的有关性质,使用完毕后只需将剩余的氯气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就可以进行尾气吸收。  相似文献   

19.
氯气是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非金属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还能与水、碱等化合物起反应.氯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能杀菌消毒,制盐酸、漂白剂等.有关氯气的实验又是中学实验中的一个重点.所以对氯气性质实验的评价是常见话题,也是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20.
新教材人教版高一化学氯气的制备及性质实验主要存在如下不足:一是装置复杂,操作烦琐,药品用量较大;二是实验装置是敞口或半敞口,氯气容易泄露;三是验证次氯酸的漂白性需要进行两次实验,易造成环境污染.针对上述原因,本文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两种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无气体泄露的绿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