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雅明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高举现代性批判的大旗,但他的现代性批判却是从其语言学开始的。本雅明通过把创世纪理论引入其语言学,给我们呈现了一种独特的现代主义语言论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美国著名人类语言学家帕尔默构建了文化语言学理论,在语言学与文化研究领域具有创新意义。他丰富与发展了人类语言学的三大传统,与认知语言学加以整合,构建了一种能够更好解释语言现象的理论——文化语言学。通过评析帕尔默在其文化语言学中对人类语言学三大传统与认知语言学进行整合的动因、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中的人类语言学情结、认知系统及其核心概念,可从中得到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学科门类的“语言学”,是近现代科学产生以后的分类体系,它不再附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史哲”。“语言学”定为一级学科还是二级学科,这是近年来语言学家们关注的重要问题。语言学必须解决好它与心理研究的关系。这是关系到语言学能否独立存在的根本。语言学既包括应用语言学,也包括理论语言学,我们认为理论语言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相似文献   

4.
双语教学是少数民族地区全日制学校中特有的一种教学形式。随着这种教学形式的拓展和对其研究的深入,它已从最初的一种教学手段逐步发展成为整体性的教育现象,最终发展成为民族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双语教学涉及两种语言现象,因而,除了需要受到教育理论的指导外,还需要受到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理论的辅导。心理语言学是一门心理学和语言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比较新的一门学科。心理语言学和双语教学都关涉人和语言,它们之间有许多内在联系。然而两个学科长期没能很好结合,处于相互割裂状态。本文把两者联系起来,试图用心理语言学的知…  相似文献   

5.
在语言学领域,生成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是两种相对立的理论,二者具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和语言性质,所以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有所差异,在对语言的描述和限制上也是不同的。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生成语言学在语言解释转向语言描述上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导致语言学产生了一场革命。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是随着语言学而来的,对生成语言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了反思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认识该研究方法的特点对语言研究非常重要。现代语言学三大主要流派的研究方法以及它们对语料的态度各有特点,与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渊源也有本质的区别。对比分析显示语料库语言学是一种兼收并蓄、集定性和定量研究、归纳与演绎方法于一体的综合研究方法,它开拓了语言研究的领域,对描写语言学和理论语言学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工程语言学、宇宙语言学及社会心理语言学等六门现代语言学边缘学科,并指出了建立这些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种语言学流派,也是当今语言学的前沿,然而国内对它了解的人却知之甚少,有关这方面的专章也不多,更谈不上大规模的将它运用到汉语的研究中来了。本通过比较全面的介绍认知语言学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主要概念、研究论以及对于汉语研究的启发等内容,旨在希望为汉语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眼光,从而将汉语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9.
语料库语言学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认真思考和探讨其学科属性等基本问题.语料库语言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以语料数据为出发点,基于现有理论和假设,根据真实数据对其进行验证;语料库研究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综合方法,研究过程涵盖归纳与演绎两个步骤,实际操作过程包括理论假设、数据验证、完善理论、逻辑类推等具体环节;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实际语境中给定的语言使用系统,语言意义蕴含于语言运用之中,但我们不完全赞同“语言一元论”说法;从意义单位出发观察文本意义是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基本视角,但对意义单位进行研究时把书面语和口语区别开来,这种做法有些不妥,在对这两种文本进行解读时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当代语言科学解释人类的语言现象大体上说有两种理论前提。一种是形式语言学理论,主要是建立一套形式化的原则和规则系统,试图从语言结构内部寻找对语言现象的解释;还有一种就是认知语言学理论,主要是提出一套心理分析的手段,试图从语言外部去寻找对语言现象的解释。正因为这两种学说的基本理论是对立的,所以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基本前提主要也就体现在与形式语言学理论的区别上面。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提出解决语文是什么的问题是建立语文学学科体系的逻辑前提和理论基石 ,也是其它相关学科体系科学性的根本保证。然后通过对几种语文定义存在问题的比较分析 ,提出能揭示语文本质特征的科学定义。最后提出语文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及其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科教学意识的匮乏,在当前语文学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中都有许多表现。它表明当前语文学科教学并未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转型。提升语文学科的教学意识不仅是语文学科教学论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摆脱语文学科教学危机以取得必要合法性的需要。为此,语文学科应构建其现代教学观,聚焦于学生发展这一核心研究域,提升理论研究者和语文教师的教学论素养。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科教学意识的匮乏,在当前语文学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中都有许多表现。它表明当前语文学科教学并未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转型。提升语文学科的教学意识不仅是语文学科教学论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摆脱语文学科教学危机以取得必要合法性的需要。为此,语文学科应构建其现代教学观,聚焦于学生发展这一核心研究域,提升理论研究者和语文教师的教学论素养。  相似文献   

14.
新批评学者燕卜逊提出“ambiguity”概念以解释文本语言具有多重性,不确定性,模糊性,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接受了这种观点,但前者着眼于文本语言自身,而后者借文本论以表现其哲学理念拆解逻格斯中心主义,两者有很大的区别。本文以比较对照的方法从理论基点、适用范围、最终目的对两者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5.
近代著名学者陈澧,所作《东塾读书记》享誉海内,对近代广东学术发展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今人一般将陈澧视为经学家、思想家,对其文学思想则较少关注。陈澧虽无专门的文论著作,但在大量的札记、书信、文评、序跋中,他的文学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表现。陈澧在经学上持汉宋调和的立场,其文学思想"本之于经"对当时文坛上的各种矛盾基本上持调和折中的立场。对陈澧的文章家当"学、识、才"兼长、沟通骈散和反对时文的文学思想进行剖析,认为陈澧的文学思想在近代文论转型过程中留下的烙印极为深刻。  相似文献   

16.
在文献整理过程中,应以文献理论为基础,将文献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充分而系统而的实践,是掌握好文献学这项文史之学基本功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7.
程敏政著作宏富,遍及经、史、子、集,有30余部。程敏政整理不少地方文献,为徽学的发展注入了丰富的原始资料。程敏政推崇程朱理学,又调和朱陆,在促进程朱理学向王阳明心学转变过程中做出了贡献。他编选了明人选明文总集《明文衡》,录文有很大的宽泛性,在广义的“文选学”上占有一席之位。  相似文献   

18.
樊树志先生提出“东林非党”论,曾引起学界的较广泛争鸣。东林究竟是不是朋党,首先应该看史籍的记载情况。自明末以来的众多史籍都反映东林是朋党。具体来说,一部分史籍认为东林是由书院逐渐转化为朋党,另一部分认为东林书院重建之始即为朋党。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文论的误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文论最大的理论误区在于颠倒了现象同本质的关系,从而抽空和置换了文学最本质的东西,即人性和审美。传统的文学基本命题是“文学即人学”、“艺术即人性”,“艺术即形象思维”。而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主要命题是:“语言即形象”,“艺术即手法”。形象成为了“各种不同主语的固定谓语的能力”,这样就颠覆了文学的本质。他们从根本上无视文学审美与文学人性等本质性的东西,而专门在现象上大做文章,偷天换日地将文学转换成了冷冰冰的语言学,沉迷于文学语言学的学究式考据,停留于语言学分析的技术操作层,使得文论丧失了对文学指导的前瞻性与批判性。这种“玩文学”的做法竟然把文学理论变成了一场纯粹的语言学游戏,因而值得人们反思。  相似文献   

20.
在这个“形象制胜”的时代,一门学科也具有其独特的形象,它直接影响着社会公众对该学科的印象,决定了该学科的生存和发展。本文提出了学科形象的概念及其意义,主要针对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形象的现状,在分析了该学科塑造新形象的必要性之后,提出了一些塑造其形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