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读,从文化视角对武术的概念、武术多样化的历史形成及武术发展的困境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决定了武术多样化的形成,武术的发展只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困境的一个缩影,从文化发展视角探究武术发展的方式和规律是武术的文化特性赋予的科学选择,并提出了"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积极回应现代化的挑战,科学对待武术发展在传统与现代文化思想上的选择、在当前体育文化发展的多元背景下从多层次多元方向发展"的武术发展之路,以供武术现代化的发展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2.
武术赛事在现代社会武术文化传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世界传统武术节是目前武术单项比赛中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武术比赛,被誉为"武术界的奥运会"。文章以安徽黄山第五届世界传统武术节为例,通过研究本次武术节的赛事情况后,从外围层次、中间层次、核心层次三个方面分析了武术赛事对武术文化传播的影响,以指导武术赛事更好地为武术文化传播服务。  相似文献   

3.
梁山是中华武术四大发源地之一,《水浒传》作为武术类文学作品的杰出代表,对后世社会生活包括武术影响深远。围绕《水浒传》和"梁山功夫"探讨"水浒武术文化"、"《水浒传》中的武术文化、"水浒武术"以及"梁山功夫"的概念界定和相关关系是进行水浒武术文化研究的前提,对于开辟武术文化研究的新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彭翔 《精武》2012,(25):78-78,81
本文借鉴课程理论中"显"和"隐"思维形式,按照武术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将教育活动中的武术内容分为"显形武术"和"隐形武术",提出武术文化在教育传承中具有"显形传承"与"隐形传承",武术教学是在二者辩证统一条件下进行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5.
影像媒介为武术传播提供的基本条件,在视觉文化下,武术以其独特优点与视觉媒体的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现代传播特点的文化形态——武术视觉文化。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调查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武术的视觉文化传播做了释义:"在传播当中,武术内容转化成影像,形成的感性直观文化现象和传播形态。"整体勾勒出武术视觉文化传播的谱系。基于传播心理学、视觉理论、传播学、符号学等多学科的视角,运用武术影像的符号语言,揭示视觉文化传播映射出来的一些理论,使其成为破译武术内容的时代追求,从而形成武术视觉文化的谱系脉络,完善武术传播理论。在改革与创新的基础上,在武术视觉传播中塑造具有中国民族特色话语体系,形成特定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结合高校武术教育工作实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文化理念缺失、教学内容竞技性过强等进行了反思。基于以上反思,提出高校武术教育的"文化渗透"应以"文化理念"引领高校武术教育,以传统武术文化贯穿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以"从外到内、身心合一、悟练结合"为主要教学路径,重新定位高校武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弘扬传统文化的视角,阐述了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分析了弘扬传统武术文化的时代价值,指出当前高校武术教学思想存在的问题,提出武术教学要树立"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理念、树立"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理念、树立"武术文化传承与技能传授并重"的理念、树立"尚武崇德"的理念、树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以大力传承传统武术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8.
竞艺武术是一种文化启迪、文化思考、文化实践,是对"常态"武术文化的"形态改变",只有不断地实施"形态改变",才有文化发展的可能。否则武术文化总是在传统面前裹足不前,日现"病态",被时代淘汰。实际上,武术自古以来就饱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蕴含丰富的文化元素,拥有生存的巨大能量。同时,"形态改变"后的竞艺武术文化拥有雄厚的社会基础,这是武术文化不断弘扬和扩张的根基。只有适应、引导和满足社会变迁的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实现武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精华。然而近代以来,由于受到异族文化的挤压,武术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已从"主流文化"沦落到"边缘文化"的境地。文章按照武术的功能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对武术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武术的发展策略进行大胆的探讨。武术要想回归主流文化的地位就必须创新,必须与时俱进,必须符合时代的需求,必须以遵循市场规律为主导,以迎合大众心理为目标。  相似文献   

10.
武术是一种优秀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被国人誉为"国粹"、"国宝"。武术史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但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巫、医等结合起来研究中国武术历史文化的几近没有。《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一书将武术置于文化历史背景下进行剖析,免去了纯刀枪剑戟的考证,做出了对武术文化价值的认识和判定。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武术文化在国内电视媒体传播中的"魅力"与"暴力",解析武术在电视媒体传播过程中所呈现的利与弊;探析武术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武术无形资产的传承发展。研究结果表明:武术传播以电视媒体为载体应回归到武术自身的文化中来。电视媒体是武术传播的主要纽带;武术不是靠"打"传播发展的,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打动人心;搭建"传统与传承武台",彰显武术顽强生命力;武术文化传播的影响对社会具有很强的塑造力,对世人形成特有的文化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武术与孔子学院具有提升中国软实力的共同诉求。武术进入孔子学院具有可行性:武术与孔子学院在文化传播上具有耦合性;武术进入孔子学院是对孔子理念的秉承,有助于多维度阐释"和"的理念,进一步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学生练习武术可以修养身心,提高学习兴趣与效率。以促进武术和孔子学院的发展为基点,以提升中国软实力为目标,武术进入孔子学院的策略是:由"小武术"走向"大武术",形成"大武术"发展观;文化与技术互彰,以文化为目的;传统与竞技并举,以传统为主导;技击与健身互融,以修身为旨归;武术与汉语互显,提炼"武术汉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对武术课程教学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针对外来武术,全球化的文化侵略与争夺的冲击,提出了武术课程的教学应以"促进健康,传承文化"的观点,以武术文化的传承推动武术课程教学的变革,从实行文化、保健、技击、评价模块教学的角度推动高校武术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着眼于当前学校武术教育的不尽人意,从历史与文化角度探视了武术教育积弊的深层原因在于西方体育思想下的"体育化的武术"冲淡了武术民族特色,"舞对合彀"传统意义的背离导致学校格斗文化教育缺失而减弱了武术魅力,武术的"繁复庞杂"降低了武术教育的操作性。基于此,武术教育改革应从更新思想观念;强化武术学科意识,提升武术地位;改进武术教学体系,精选武术内容,向"舞对合彀"教育模式的回归等三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5.
武术影视或功夫影视作为世界影视的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功夫"或"武术"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一张闪光名片,她在向世界人民展示东方独特的技击人体运动文化之时,也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文章对经典武术影视和电视直播武术赛事以及相关的武术娱乐节目所承载的文化元素进行了宏观而概要的分析,对武术影视和武术赛事文化价值取向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武术影视和直播武术赛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载体,对弘扬优秀对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战略高度。  相似文献   

16.
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改革是一场重大的军事服饰改革。文章通过分析胡服改革的目的及意义,发现它对武术"标准化"战略和武术产业化发展背景下的现代武术服装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针对武术服装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现代武术服装的发展要方便、实用和标准化,并从服装设计色彩、款式、面料和品牌建设四大方面具体地阐述了武术服装标准化的要求,希望为武术服装的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武术的历史追溯、传统的"十二型"、现代竞技武术三方面研究武术的艺术体现。研究认为艺术性渗入了武术这一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十二型"以颇具民族特色的比拟方式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武术的传统艺术特色,并指导着武术的发展。竞技武术是传统武术艺术精神的扩大版,更是对武术在奥运背景下的全新阐释。  相似文献   

18.
一、打造一种文化,用丰厚的武术文化内涵育人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我校紧扣教育主题,牢牢抓住武术最根本的文化意蕴价值,将武术文化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使这些打工子弟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美德教育中感受中华民族精神。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武术文化营造特色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学校建设了教学楼楼梯间的三条武术特色文化走廊。  相似文献   

19.
武术与书法因其自身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而具有相通性。文章择取"线"性表达方式,以中国传统艺术中"线"文化为出发点,从美学角度对"线"艺术进行界定。以此为基础,重点探讨了武术与书法"线"性美。  相似文献   

20.
":大武术观"和"武术标准化"的提出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国武术提供了一个多维度和多视角的窗口。文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方法对当代武术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文化的武术与体育的武术;武术国际化与本土化这三大问题予以客观的思辨。认为: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是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要注重两者的共同发展;武术属于体育,却又高于体育,在发展过程中既要注重武术的体育属性,更要强调武术的文化属性;武术的国际化是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武术的本土化则是武术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