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分析了五人制足球的发展现状,并对影响我国高校五人制足球发展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适合我国高校五人制足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广西南宁市高校五人制足球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南宁市6所高校的学生问卷调查与座谈,得出影响南宁市高校对开展五人制足球运动的主要因素有:高校足球场地的缺乏;学校举行的五人足球比赛少。在分析的基础上,展望南宁市高校五人制足球的发展前景,为进一步发展南宁市高校的五人制足球运动提出一定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家及各省市在顶层设计、制度保障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校园足球的发展。我国五人制足球联赛也进入了发展期,各省均有较为正规的大学生五人制足球比赛,且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参与其中。在这样的背景下,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足球项目的丰富和创新势在必行。文章以同时参加西安交通大学足球专项课和五人制足球专项课程的10名学生为例进行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旨在为普通高校开设五人制足球专项课程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斌  付涛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6):697-699
在世界足球迅速发展的今天,普及提高群众足球运动和高校足球水平,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仍然是我国要急需解决的问题。高校正是开展群众足球运动和培养足球人才的一片沃土,五人制足球运动在高校体育中的发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技战术能力和欣赏比赛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积极参与的体育意识。目前多数高校体育活动场所严重不足,大学生足球爱好者活动空间越来越少。在此背景下,高校大力发展推广五人制足球运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对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员比赛心理压力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心理调控训练方法,为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员及教练员在训练和比赛时的心理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校园五人制足球是一项新兴且较受学生欢迎的体育运动。五人制足球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对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骨密度等指标都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此外,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该文研究得出,通过提升足球教育价值,加强身体功能训练,贯彻以赛促训原则,构建三位一体的校园足球课程模式,加强校园足球基础建设等策略,均可有效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7.
在上一期的《青少年体育》杂志中,我们邀请到了广东省五人足球协会会长刘孝五为我们介绍了校园五人制足球的相关知识。作为一项颇具人气的体育项目,五人制足球今年来在高校开展得如火如荼,那么五人制足球在校园的发展,具有哪些优势和特点,又面临哪些问题呢?本期的《青少年体育》杂志特邀中国足球协会五人制足球联赛裁判长、中国足球协会五人制足球运动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景东继续为我们“解答”校园五人制足球。  相似文献   

8.
目前来讲,足球运动已经成为了高等院校中最为受欢迎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所以在对高校学生足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自身不仅需要对学生传授足球理论知识以及技巧,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自身的足球意识。但是高校在足球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教学中培养足球意识进行分析,提出有助于培养学生足球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如今,我国非常重视对高校学生的体育锻炼,通过体育锻炼提升学生自身的体能和身体素质。然而以往进行的体育项目主要都是兵乓球、羽毛球等,其在受众上还无法与足球相比较。但是传统足球对于场地和人员要求却很高,不利于作为学生日常开展的运动项目,此时五人制足球的出现则改变了这一情况。该文主要是对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的五人制足球训练进行研究,首先探讨五人制足球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然后对其具体的训练方法进行分析,通过采取各种方法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使得其在此项运动上拥有更加良好的素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运动员运动现状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4月我们对参加"2006-2007年李宁杯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南区)决赛的8支参赛球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围绕各高校现阶段的训练水平、入学形式、以及如何提高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等问题展开探讨;以及对个别参赛队运动员、教练员和领队的交流、访问后发现:目前,由于资金、场地和训练时间不足、训练时间和次数不够、训练不够科学等因素影响着高校五人制足球的提高和长远发展.为此,我们通过这次的调查,找出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且由于上级领导和各级部门的重视,这次调查研究也为提高中国高校的五人制足球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学足球与职业足球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球运动起源于古代中国,兴于近世欧洲;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通过教会学校流入中国,而后发展成职业足球,因此学校与职业足球的关系密不可分。我国国家队五人制足球三次入围世界杯,其队伍的组成是以湖北大学队为班底的国家队。这一情况说明中国已充分认识到学校足球人才培养对足球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五人制足球所取的成绩也促进了大学足球的发展。整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探索一种具有较强操作性的高校足球竞技模式,有利于高校足球的发展,也有利中国足球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社会力量与高校资源的整合,论证兰州市足球协会与西北师范大学共建室内五人制足球俱乐部可行性措施,探索甘肃省室内五人制足球发展的有效途径。为甘肃足球人才的培养机制及如何良性循环创造实践平台,打造西北地区体教结合、特色办学的新型教育模式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室外五人制足球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郭李亮 《体育科技》2002,23(2):57-60
分析研究了国内外五人制足球的发展状况 ,阐述了室外五人制足球的基本特点及其在促进我国足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全面推进全民健身等方面的作用 ,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室外五人制足球运动的基本设想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现行的五人制足球快攻战术定义着手,通过录像数据分析法,以2008亚足联室内五人足球锦标赛作为研究背景,对五人制足球快攻战术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促动中国五人制足球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足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以及足球运动人口的增加,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参加需要大面积场地、器材和庞大球队支撑的十一人制足球,五人制足球正在世界范围内普及起来。我国五人制足球起步较晚,且竞技水平不高,训练与竞赛体系都不完善。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我国青少年五人制足球的培养体系入手,介绍了五人制足球立项以来足协出台的各项方针政策,指出我国青少年五人制足球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五人制足球强国经验,对我国五人制足球培养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室内五人制足球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2006年、2007年菌宝——中国足球协会室内五人制足球甲级联赛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室内五人制足球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新趋势:联赛取消了跨年度的赛程安排,并进行了新的包装;大学队与企业队成为目前我国室内五人制足球联赛的主体,高校成为室内五人制足球联赛的重要载体;参赛队伍趋向年轻化,开始出现球员转会现象。  相似文献   

17.
苏勇 《中华武术》2022,(3):29-31
足球最早起源于古代中国的蹴鞠,是一项非常古老的体育运动,源远流长。足球是一项以脚为主,以胸、肩、背、头为辅的球类运动,也是一项对抗性较强的运动。五人制足球由于场地小、时间短等规则的变化,迫使运动员在训练时不可一味地按照传统训练方法训练,而是要根据五人制足球规则的需求,灵活掌握规则,加强体能训练,强化组织进攻性,使队伍更好地形成优势。本文主要阐述了五人制足球规则下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特点与加强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必要性,并阐述相关训练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比较分析中国、巴西、西班牙室内五人制足球运动的发展,旨在为我国室内五人制足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借鉴。主要结论:我国室内五人制足球开展普及程度不够,管理体制不完善;技战术水平较低,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急需改善;缺乏良好的足球文化。建议:相关部门要重视,积极宣传,扩大参与;改革管理制度;重视基层教练员的作用,狠抓球员基本功和战术素养;建立小学、中学、大学、职业队的培养体制;加强足球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的新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荣 《体育世界》2007,(8):79-81
国际足联有意将室内“五人制”足球列为2008年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中国足球协会已经充分认识到其巨大市场潜力而正设法在全国推进。“五人制"足球的技术更加细腻,极具观赏性和视觉冲击力。它的优势是场地利用空间小,非常有利于普及,更适合大学校园足球运动特点。利用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优势和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将极大推动国内五人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周宏  王小朋 《体育世界》2009,(10):60-60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校开展普及5人制足球赛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五人制足球更有利于大学生进行全民健身活动,增加学生体质与锻炼兴趣,有效解决不断增加的学生人数和场地设施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