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说到课堂师生"自由",这不是"放羊课"吗?肯定有教师这样认为。我觉得,"放羊"没什么不可以,只要让学生喜欢体育,喜欢上体育课就行。何况,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去认识"放羊课",更应该用新标准、新理念来理解这种师生和谐"自由",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师生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不是把器材发给学生让其自由活动,是教师提供课堂教学所必需的器材,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找出他们自己进  相似文献   

2.
体育课一直都是倍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不仅是因为它脱离了局限的教室,而且学生很享受这种身心放松的愉悦感。然而体育教学并不只是简单的自由活动和普通锻炼,它还肩负着调整学生身心健康的重任。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方面要十分上心,为学生打造好的课堂体验,既要锻炼身体素质,也要兼顾心理平衡,帮助学生减缓课业压力以及减轻学习任务所造成的紧张感,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上体育课。本文针对让学生体验课堂快乐,感悟体育魅力并打造小学体育课堂高校教学进行策略探讨,提出建议以供他人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体育课堂背景音乐应用现状的剖析,提出体育课堂中背景音乐的选择和应用时,必须结合体育课堂的结构部分安排、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运动动作的练习需要和学生年龄和心理的需要,提出背景音乐应该紧扣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符合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李翔龙 《中华武术》2020,(3):76-77,26
走进中学体育课堂,我们发现教师的常态课堂大多数都不太受学生欢迎。普遍现象是:老师在滔滔不绝地讲和满头是汗的示范,或者放羊式让学生自己玩,学生在课堂上却是无精打采或者我行我素。有些体育教师上课缺乏激情,语调单调,比如教师教学手段单一、不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等。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体育课堂是好课堂?上好一堂体育课应该运用哪些策略?我们如何才能构建属于自己的好体育课堂?以吸引学生积极学练呢。  相似文献   

5.
通过多年的实践与观察,以及对同行们的询问了解,发现目前体育课堂上高中女生的参与意识不够,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有较大差异,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表现消极。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就高中女生学习体育态度消极进行了细致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法。体育学习态度是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反应倾向,是学生体育学习动力调节系统的重要心理成分,影响着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选择、准备及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6.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在我们的体育课堂上,不仅要把教材内容上的生动,运动量和强度合理,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蔡贵榕 《体育世界》2013,(10):113-114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基础,是促进学生身·,12发展的关键。但是当前很多乡镇体育教学中出现了学生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这一情况引起了体育教育部门的关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从心理上就无法认真学习体育知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严重阻碍了终身体育教育体制的形成。针对农村初中生对体育课堂不感兴趣的原因,探讨如何培养初中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的具体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体育课堂中应该巧妙地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发挥"留白"最大的潜质,促使课堂效率达到极致。笔者就平时的教学经验提出时机、内容、组织、方法、观察等五种留白方法。  相似文献   

9.
赵申  李娜 《中华武术》2024,(3):61-6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然而,在当今的大部分体育课堂教学中依然是体育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基于此类现象,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洞察初中生的心理规律,了解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依据学生的需求去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通过运用心理规律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进而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改全面深入的今天,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全面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巧妙运用学生的体育心理规律,以此来达到体育教学事半功倍的目的。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精确分析学生的体育心理规律,科学运用教学策略,不断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  相似文献   

11.
<正>"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性,促使教师对体育教材不断改进,从"教本"转化为"学本",从流于形式转化为学生的内化。课堂合作活动首先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教学方式上对个体的尊重确立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少了一些拘谨,多了几分活泼,少了一些严谨,多了几分轻松。这将是自由、自主、合作学习的开始。  相似文献   

12.
“减负”犹如一缕春风吹遍了校园,它必将减轻学生心理上的压力,使幼小的心灵自由舒展,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自然、生活和社会。同时学生也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身体锻炼。   然而根据对部分城市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减负”后大部分学生在课余时间主要是看书、看电视、玩电脑游戏,只有 10%左右的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究其主要原因是:不会体育运动;没有理想的运动场所;没有伙伴。根据这些情况,学校体育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精简教材内容   中小学体育教材内容过多,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难以掌握。如果让学生沦为载体育…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大环境下,很多小学生出现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情况。小学生觉得体育课堂枯燥无趣,究其原因,体育老师要反省自己,小学生为什么不喜欢自己的体育课堂,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应该喜欢体育课才对。研究发现,在体育游戏过程中小学生是喜欢的、愿意积极参与的。小学体育课堂是给予孩子们传授体育知识、可以让孩子们锻炼体魄、自己掌握一定运动技能的课堂,其实体育课堂是非常灵活的,它不是唯一性的"死教条",因此如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已是体育教学课堂面临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生态学视域下体育课堂的教学形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学视野下的体育生态课堂的教学形态表现为,一是体育教学环境生态化,主要包括和谐自然的课堂情境、自由开放的心理环境和共享与对话的交往环境;二是教学要素呈现生命态,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呈现生命态、学生绽放生命态、教师舒展生命智慧;三是教学过程互动态,主要包括教师、学生与运动技能的对话,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学生自我的对话.从生态情境的营造、生态资源的开发、教学的动态展开3个方面探讨了体育课堂教学生态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沈阳体育学院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特点,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对334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更多运用成熟防御机制,有时也用投射、消耗倾向等不成熟或中间型防御机制;在心理防御机制运用上体育专业大学生存在性别、生源、是否独生子女和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表明心理防御机制是影响沈阳体育学院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应该重视并加强心理防御机制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黄汉 《体育师友》2003,(2):16-17
体育新课程标准(以下简《课标》的实施,增加了学生和教师对教材的选择,教学是一种双边的活动,它是动态的,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同处于一个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交往,能在心理体验上形成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状态,这就形成了体育课的心理气氛,它是体育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社会心理条件,电是体育课共同参与运动的一项重要评价内容。通过优化课堂心理气氛,其一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其二可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实现新课标的课程价值。  相似文献   

17.
要想把“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把体育课改不断推向深入,把每个学生培养成真正健康的人,就必须做到“育体”和“育心”和谐并举,要“育体”更要“育心”。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往体育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但这个问题十分重要,是今后体育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我们对于“育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有清醒的认识。经过四年的大胆实践,我们认为:在体育课中尝试开展心理拓展训练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是科学、安全、可行、更是有效的。心理拓展训练是架设“育体”到“育心”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摭谈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不仅要培养健康体魄,而且要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不仅需要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更需要渗透在课堂教学中。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心理环境不仅对课堂教学活动效果产生影响,更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影响。体育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以教学班级或兴趣小组为单位的教学练习活动中,为师生  相似文献   

19.
吴小平 《体育教学》2013,33(7):24-25
体育生态课堂应该是"生本"的课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说学生听得懂的话,巧妙的利用器材激发学生的兴趣;体育生态课堂应是情景的课堂,还应是愉悦的课堂,充分挖掘游戏的魅力,把学习转化为游戏的方式,让自然灵动的体育生态课堂伴随着师生同享生命,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20.
前一时期,有的老师们为了在公开课中设置所谓的教学情境,不顾学生的兴趣,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片面地追求视觉效果和专家们的高分,逼迫学生做素然寡味的游戏。扁担、南瓜曾经作为游戏进入课堂,并一度成为热点,这种引趣设置要区别对待,对乡村体育教学很适合,因为用到的器材都是他们的生活元素,有相类似的生活经历,符合他们的身心特点。但是用在城市生活中的孩子,由于他们缺乏这方面的背景知识玩起来就会很别扭,因此体育教学引趣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