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罗兰·巴特符号学视角下的符号意指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特的符号学注重意义的产生过程,即意指过程.为描述意义的形成过程,巴特在索绪尔和叶姆斯列夫的语言符号理论基础之上建立了符号的二级意指系统.在巴特的二级意指系统中,能指并不因为找到了所指而停止了意指活动,而是与所指一起向一个更大、更新的符号的构成因素--能指转化,使第二性符号系统能从语言结构以外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得到新的意义.这个系统对社会新闻、照片、广告等符号背后的社会意义解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依据巴特的符号学理论,主要从符号意指实践的理论基础、意义来源及其指导意义三方面来探究巴特视角下的符号意指过程.  相似文献   

2.
巴特的符号学注重意义的产生过程,即意指过程。为描述意义的形成过程,巴特在索绪尔和叶姆斯列夫的语言符号理论基础之上建立了符号的二级意指系统。在巴特的二级意指系统中,能指并不因为找到了所指而停止了意指活动.而是与所指一起向一个更大、更新的符号的构成因素——能指转化,使第二性符号系统能从语言结构以外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得到新的意义。这个系统对社会新闻、照片、广告等符号背后的社会意义解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依据巴特的符号学理论,主要从符号意指实践的理论基础、意义来源及其指导意义三方面来探究巴特视角下的符号意指过程。  相似文献   

3.
《易经》的两种基本爻象—和分别被称作九和六,九字意指屈曲、蜿蜒;六字意指下流、顺达。两者彼此共轭,构成逻辑辩证的二端,表达着《易经》的矛盾对立思想。《易传》改用同样具有共轭特征的阴和阳指称这两种爻象,可谓曲得其意。然就其字源本义而言,爻称九、六,乃因其曲、顺之义。  相似文献   

4.
《汉文字学新论》,李万福著,共五章,21万宇,重庆出版杜1998年9月出版。该书是运用现代语言学、符号学和系统论研究汉字和传统文字学的成果。第一章概述文字性质。现代文字学认为一切文字都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但至今没有揭示这个系统的总体构造。本书从人人皆知的材料出发,层层揭示文字系统的内部结构,最终构拟出文字系统的普通模型。结论为:文字是由造字系统、字集、标点系统和正宇法构成的记  相似文献   

5.
叙述作品是最容易见出符号学所谓系统的层次组合及符号意指之格的。本文以司汤达现实主义力作《红与黑》为文本,不同于传统解读,运用符号学理论,就“时间的空间化”叙述、双母题的混合链条、“症候式阅读”(Symptomatic readins)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剥开传统叙述层层包裹之下的符号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符号学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批判的基本方法。符号学固有的特征是社会集体性,而意识形态则是一种集体意识和集体表象,是一种意指形式,因此,以符号学模式分析意识形态,可以说是天造地设。索绪尔曾把语言区分为整体语言/个体语言(社会性/个体性),以符号学为准绳,确定整体语言为语言学研究对象,因为它具有社会集体性;叶尔姆斯列夫则以图式/习用替代索绪尔的整体语言/个体语言,认为图式、习用两者均具社会性;罗兰·巴特经由叶尔姆斯列夫这一环节———语言的图式/习用支配着符号的结构、运作和意义,从而颠倒了索绪尔的语言学是符号学一部分的理论,改变为符号学是语言学的一部分,也就是运用语言学模式———横组合关系和纵聚合关系,分析一切符号学事实,分析一切意指现象。其中句子是典型的横组合段。句子蕴含的完成力量以及句子本身的完整性,与意识形态的重复、固着及完成的特性是一致的,句子因此成为文化意指分析、意识形态分析的模型、渠道和对象。纵聚合关系则对含蓄意指的能指或所指作出分类。直接意指直显真实(语言的真实),它转移为含蓄意指的能指或所指,或者说含蓄意指的能指或所指负载、蕴含了直接意指。含蓄意指的所指当中的不变者或常数就是意识形态,它凭借自身负载、蕴含的直接意指实现意识形态的“天然性”、“真理性”的幻象。含蓄意指的能指的常数是修辞学,或者说修辞学呈现为意识形态的意指方面。含蓄意指的能指或修辞的手段或意识形态的意指面貌,是语义转变、偏离、扭曲。这是实现意识形态幻象和揭露意识形态幻象的途径。因此,文化意指分析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研究和修辞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莫里斯的精细意指过程分析是西比奥克三级模塑观的理论基础,二者关于人类符号与动物符号之间异同的看法不谋而合.在生物符号学研究领域,莫里斯和西比奥克的研究一脉相承.生物符号学和文学分析的结合早有先例,用莫里斯的生物符号学理论和西比奥克的三级模塑系统理论对后现代派作家鲍尔斯作品《回声制造者》进行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类中心论批判意识和生态关爱思想.  相似文献   

8.
杜琳 《中国成人教育》2007,2(14):133-134
符号学--当代社会科学领域内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自诞生之日起便与语言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来,这两门学科的范畴界定一直是专家、学者们争论的焦点.本文从语言功能着手对语言学和符号学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展开逐层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语言既有符号功能,又有解释符号的意指功能,是最实用、最有效、最具生命力的传意符号系统.  相似文献   

9.
对鲍德里亚的早期文本《物体系》的理解需要从对象、意指和方法三个维度展开。从对象维度看,《物体系》从功能之物、非功能之物和意识形态之物三个层面展开对“物”的分析和批判。从意指维度看,“物”的批判的深刻意指是历史与文化批判,最终是对人与社会的异化状况的反思、批判与拯救,其中心是意识形态批判。从方法论维度看,鲍德里亚通过将精神分析方法和符号学方法移用为《物体系》的意象分析方法和文本架构方法来完成其思想铺展。对象、意指和方法的三重透视是理解鲍德里亚此后其他重要文本的总钥匙,其后来的文本只是将批判对象由“物”的批判逐渐拓展为对生产、消费和符号的批判,从而构筑起宏大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批判体系。与《物体系》相似的批判意指和批判方法始终贯穿于鲍德里亚的其他代表性文本之中。  相似文献   

10.
格雷马斯符号学分析模式包含意指结构的三个层面:语词层面、叙事层面和深层层面。格雷马斯着力于对不同层次的确立和相互关系进行研究。语词层面注重对具象成分和对比项的分析,叙事层面描述抽象的叙事语法,深层层面通过符号学矩阵揭示语篇的价值转换。在此过程中,格雷马斯一向忽视的语境分析也应该纳入到其总体考虑之内。  相似文献   

11.
《周易》这套古老而独特的符号表意系统历来备受学界关注。从符号学理论切入可以发现,《周易》的符号系统,由"象"系统和"言"系统构成,其"言""象"系统在表意过程中互释,共同在元语言的作用下阐发出意义,并在语境的变化中确立其意图定点。相比于皮尔斯的符号表意理论,《周易》符号表意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文本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具有极为复杂的结构。运用结构主义符号学方法,从《红楼梦》文本中截取一个片断,对其作系统描写、分析,可以揭示出文本的能指符号层、所指符号层的构造机制;并进一步指出,《红楼梦》文本多义模式的深层理据在于文本能指、所指符号的多种排列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皮尔斯符号学三元观为主要理论依托,分析翻译符号学的学科概念,并从翻译符指过程的发生机制、翻译符号学的逻辑推理模型和译域划分三方面建构翻译符号学文本阐释的模式,为解读符号系统复合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跨符码、跨媒介翻译现象提供理论支撑,并为翻译符号学学科建设提出新见。  相似文献   

14.
罗兰·巴特的符号学思想涵盖了两个领域:文学符号学和文化符号学,文学符号学是结构主义思维方式及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模式的产物,注重文本形式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及其关系,并从“功能”、“行动”和“叙事”三个描述层来显示文本结构运作规则以及在这种运作规则下意义的生产方式;文化符号学以大众文化为研究对象,探讨形式背后的意义并发现大众文化在表现同一个主题——现代神话。现代神话先于表现它的形式而存在,在三级意指系统中被投入,被生成,也被自然化。巴特的文化符号学思想打破了西方始自古希腊的“形式至上”的思维范式,在比形式主义更看重形式的结构主义阶段是一大超越。  相似文献   

15.
在巴特的符号学规划中,要对意识形态的修辞过程进行曝光,于是任何记号都被看成话语修辞所设下的圈套,看成是将偶然性转变为必然性的话语权力的凝结。这样,一切坚固的东西都被摧毁了。通过一步步的符号学分析,话语在直接意指过程中所形成的自然性被转换为修辞意指的意识形态性,话语生成的驱动力和方向性被清晰地揭示出来。  相似文献   

16.
尝试运用“符号学”理论分析《红楼梦》中的双关,探索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指出汉字符号的能指,所指,以及它们的关联——意指。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文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专家评审裘锡上教授的著作《文字学概要》,全而讨论了汉字的性质、形成、发展、演变、结构类型等问题,在总结前人文字学研究的基础上,自成系统之说,成为这一研究领域杰出的创新之作和权威著作,出版后被各种涉及汉字的论著反复征引。《文字学概要》一书,从汉语实际出发,突破文字学的传统研究方法、范围,全面、系统而独创地阐述了文字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尤其是在文字形成过程与汉字形成演变、文字结构理论及汉字形音义之间的复杂关  相似文献   

18.
全面论述文字学的学科体系问题,目前国内学者很少涉猎。本文依据文化符号学的理论,文字与语言在结构原理、基本精神等方面有许多一致性。因此,文字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应仿照语言学的学科体系。文章在这个理论基点上首先把文字学分为理论文字学和应用文字学。理论文字学又分为个别文字学、比较文字学和普通文字学三科;而应用文字学又要研究文字教学、与文字学有关的边缘学科等问题。文章特别指出,要把文字学当作跟语言学并立的学科来对待  相似文献   

19.
符号学理论背景下的翻译过程是一个典型的解码过程,解码又是一个意指的过程。翻译的最高标准即再现源语符号系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形式也包括意义。雅克布逊的翻译三分法是翻译符号学的开端,为翻译符号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该文从翻译符号学的角度对张培基英译散文进行分析。无论从涉及源语社会历史的语内翻译、关于两个符号系统之间符码转换的语际翻译还是有关传统文化的符际翻译来看,张培基先生的英译散文都堪称经典,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处分行为是导致物权变动的最常见方式,而物权变动模式是连接处分行为与物权变动的媒介或方法。在不同物权变动模式下,对于处分行为的界定不同,也将导致对于无权处分行为的界定和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认定有所不同。以不同物权变动模式为视角考察无权处分的概念并选择最为合适的物权变动模式,可以为解决《合同法》第51条和《买卖合同解释》第3条在法律适用上可能发生的冲突提供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