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闫庆文 《东南传播》2021,(10):145-148
亨利·詹金斯笔下的"参与式文化"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被赋予新的意义,主流文化的能动性逐渐凸显.场景、权力、圈层和语言共同铸就青年观众的参与式互动逻辑."新主流"电视剧是主流文化与亚文化抵抗、收编、融合,近期达到和谐的产物,它顺着青年观众的逻辑,依托流量、圈子、社交媒体,主动化身为电视文本解构-建构者,与青年观众共同"游猎".这不是主流价值观念对青年观众的单方面"收编",而是其与青年观众的一场平等"对话",是达到读者与作者"共赢"的精明策略.  相似文献   

2.
叙述人,也叫叙事人,是指一个叙事文本中为听述者讲故事的人.叙述人是由创作者演变而来的,替创作者发言,是联系创作者和人物形象的中介,也是沟通故事和观众的桥梁.在口耳相传的时代里,勾栏瓦肆里的说书艺术,叙述人非常明确,容易辨识,因为说书人就是叙述人,就在观众眼前.电视剧不是面对面传播的,而是藉着电子媒介传播的,创作者不能直接对观众讲故事,因此就需要在文本中建构一个代言人,让叙述人代表创作者来讲故事,这就是叙述人.有的叙述人现身,有的不现身,但却是每种叙事都必不可少的,正如设有说话者的言语是荒谬的一样,法国叙事学理论家热奈特说:“无叙述者的叙事,无陈述行为的陈述纯属幻想.”  相似文献   

3.
郑晴 《今传媒》2022,30(1):89-92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电视剧《觉醒年代》以严谨求实的基本创作底色,再加上激情昂扬的情节,成功引发了青年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审美共识,并刮起了一阵"觉醒"风。这部电视剧改变了以往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叙事风格,是一部成功的电视剧。  相似文献   

4.
中国作为电视剧的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其观众的精神生活已进入“电视剧时代”,同时也标识着“后戏剧”时代的来临,因此,优质电视剧的生产与传播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民族精神需求、艺术的基本规律为基点,对优质电视剧予以内涵界定;从健康的产业化运作、有效传播为出发点,指出了优质电视剧生产与传播的途径与保障。本文还重点对推进优质电视剧的发展壮大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林皎 《东南传播》2012,(10):103-104
2011年底,以当代青年感情、事业为题材的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热播,2012年获得各大省级卫视和观众的热捧。本文尝试从传播过程的几个基本要素,对该剧成功背后的原因进行剖析。发现传播主体与传播内容的接近性、传播内容与受众之间共同意义空间的扩大、系统化的立体式传播和受众的"使用与满足"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江苏卫视一如既往践行电视人的使命担当、传播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以创新引领为理念、以品质追求为目标,打造出多元化的内容矩阵,对于文化类节目的创新更是情有独钟。《美好时代》正是频道深度布局文化题材的又一代表作品。立意上,做到人物讲述与时代背景同频共振、个人成就和时代造就紧密相连;主题上,通过一个个平凡而真挚的故事,引导和烘托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时代精神;呈现上,用青年眼光和独到视角,让主流话语的表达引发观众的广泛共鸣。  相似文献   

7.
王韪义 《视听》2023,(9):17-20
英模题材电视剧以英模人物为原型,体现主流价值观,是中国主旋律电视剧创作中的新发展。《大山的女儿》是典型的英模电视剧,它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在角色塑造、叙事结构和内涵发掘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挖掘了新时代中国式的青年英雄角色、新时代叙事策略以及新时代青年初心与使命的内涵。正是这种艺术创新,让该剧有了不同于普通英模类电视剧的时代内涵,体现出新时代英模电视剧的新创作形态。  相似文献   

8.
看电视剧既是“看”的行为,也是与传播相关的心灵活动.通过“看”与思维的参与,电视剧才能进入观众的思维层面,实现从“看”到“看到”的过程,从而进入传播的接受环节.视觉作为与人类的眼睛密切相关的一种心理活动,其主动性、视觉经验、直觉等心理活动不仅影响着创作者的电视剧艺术实践,同时还制约着观众时于电视剧的认知与接受.  相似文献   

9.
毛德胜 《传媒》2016,(13):42-44
电视剧作为电视文化的重要窗口,历来是引领文化潮流的重要角色.在"互联网+"的融媒时代,电视剧与网络密切结合,呈现出多屏幕、跨平台等传播特点,且互动性大大增强.在这一背景下,传统媒体时代受者与传者的严格界限被打破,很多观众实现了从文化消费者向生产者的华丽转身.受众对热播剧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并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参与到电视剧的制作以及相关的文化评论、再创造与再传播中来,从而产生一种周期性的文化集群现象.这种文化集群现象,基于电视剧产生而又赋予了其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对整个电视文化领域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以社会热点为题材的电视剧逐步成为观众关注的对象,这些电视剧之所以受到观众的青睐与其在现实语境下所采取的传播策略息息相关.一方面,电视剧文本来源于生活,同时也为受众设置了议程,表现为这类电视剧中的许多内容成为民众热议的话题与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电视剧文本也突破了以往封闭的传播策略,与其他媒介中的社会报道形成了一种互文性,从而进一步扩大其影响.自然,电视剧通常要履行主流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不过有时受商业逻辑及消费主义的影响,现实语境下的电视剧传播也会出现一些异化现象,从而影响其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噪音是剧场的天敌,一部剧场发展史就是努力消除噪音的历史,但由于噪音也是信息,因此剧场噪音无法彻底消除.一直有个误解,即剧场的噪音是由不文明观众制造出来的.若将戏剧看成一种直线单向的信息传播过程,将剧场看作剧作者与观众之间的传播媒介,那么导演和演员作为戏剧信息传播的环节,可能比观众制造的噪音更大.戏剧信息传播最大的不稳定性,来源于导演对原作的错误解码和再编码,导演即是戏剧传播之熵,而演员对剧中人物的过度演绎则是信息冗余.他们共同增加了戏剧传播的熵值,并因此引起了无穷无尽的戏剧观论争.  相似文献   

12.
张瑶 《传媒》2018,(5):49-51
电视剧作为大众艺术之一,意义及美学建构需要通过特定的传播渠道进入受众视野,接受受众的解读与评判.所以,受众是电视剧传播活动的对象,也是决定电视剧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就传统电视剧而言,传播者或创作者负责提供叙事环境与情节设置,受众则通过进入环境、调动审美情趣、参与情节发展,最终完成审美体验.创作者与受众之间通过作品,即电视剧建立联系,受众与受众之间、受众与作品中的角色之间的联系也同样通过作品建立.大众传媒时代,受众身份单一,主要是被动的接受者,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的身份开始发生转变,由原来的观众逐渐转变为参与者.  相似文献   

13.
张陆园 《青年记者》2017,(14):21-22
“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让坦桑尼亚老百姓了解到中国老百姓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期间专门提到了《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的热播盛况,使得中国电视剧国际传播问题进一步受到关注.作为“中国优秀电视剧走进东非”项目的开局之作,《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题材、区域、合作方式等方面为中国电视剧国际传播提供了新鲜、直观、典型的研究案例.下面,笔者从属性、诉求、策略三个方面探析中国电视剧国际传播力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4.
都市题材电视剧成为电视荧屏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类电视剧深受许多观众的喜爱,尤其是女性观众.电视剧《欢乐颂》是2016年都市题材电视剧中较为突出的一部作品,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这部剧通过对不同类型特征的都市新女性形象进行恰当的刻画与勾勒,传达出一种欢乐、自由、向上的人生基调.本文从人物时代特征的角度对电视剧《欢乐颂》进行简要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5.
始终与时代同行从《东方之子》看人物节目成功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朝夕 《传媒》2004,(9):52-53
10年前,中央电视台一批不甘平庸,怀有理想的年轻人决心闯出一片天地,在清晨一个不为人注意的时段里让《东方时空》这个崭新的栏目在中国电视界争得了一席之地.当时的《东方时空》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方时空》独特的电视理念--真诚面对观众.其中的子栏目《东方之子》关注时代变革、社会进程中人的命运起伏,关注新闻事件中的人物,通过与人物的对话进入人的内心深处,向观众呈现一个个个体的独特经历、心灵感受,从而折射出整个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以扶贫攻坚为主题的电视剧近年来要么因为题材过于明显的政治化而让人敬而远之,要么因为故事的虚构和演员的演技差而导致观众缺席.但《山海情》的完美收官不仅以最高的豆瓣评分成为主流国产剧的标杆,而且还凭借剧情的真实性、人物的典型性、情感的崇高性等艺术建构能力成为一种"山海情现象".该剧不仅以现实主义手法为观众树立了艰苦奋斗的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视人在对一个剧本或者成片进行判断时,会依据开头部分的情况来判定.有些电视台甚至在审片时有类似"前三集收视评估"这样的评估指标.由此可见,好的开头确实对一部电视剧的收视有直接影响. 首先,从观众的收视心理来说,一旦观众进入剧情,就可能难于割舍对故事的好奇,对剧中人物的牵挂.因此,如果在故事开篇的前几集,剧情紧凑些,故事悬念感强一些,人物扎实,色彩浓烈,观众就比较容易被吸引、被挽留.达到这样的目的之后,故事发展下去时,即使故事的叙事节奏放缓,可能都不会对整体收视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8.
钱亮 《新闻实践》2014,(12):92-93
电视剧是电视节目中不可或缺甚至是独当一面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剧宣传片则是电视剧宣传导向和一系列经营运作、包装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步骤,有着强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电视宣传片的主要功能是推广电视剧,扩大收视人群,让观众知晓即将在荧幕上放映的电视剧。通俗地讲,就是给观众展示电视剧中最为有趣的画面或吸引观众的场景,能让观众发笑或害怕等任何能让观众兴奋的情景。  相似文献   

19.
张苑 《新闻世界》2013,(9):72-73
由江苏卫视、东方卫视同步播出的34集电视连续剧《新恋爱时代》,受到国内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群体的热烈追捧,回顾这几年国内影视剧市场的发展,国内各大媒体将众多影视作品盖上“青春”的印章。本文以《新恋爱时代》本体为例,从剧本题材、剧情、艺术创作等方面来分析当今“80后”都市题材影视剧的走红因素。  相似文献   

20.
诞生于本世纪40年代的电视剧,在几十年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电视剧的写作也随之形成了一定的规则。剧作家们借助电视这个小屏幕,把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展现在观众面前,给人以启迪,教育、娱乐,使电视剧成为人们业余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电视媒介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使剧作家能以一种舞台剧和广播剧无法办到的形式促使观众审视剧中人物的内心。电视对视觉形象比语言更为重视;电视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