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由此可见,作为体育一线教师,我们不仅要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同时应注重进行情感教育.所谓情感教育就是运用一定教育手段对教育对象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促进教育对象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2.
运动教育模式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雁飞 《体育学刊》2005,12(3):92-94
引入当代西方著名体育学者西登托普先生的运动教育模式,从运动教育模式的含义、目的、目标、内容和特点进行研究。运动教育模式的引进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提供了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可操作性及运动参与目标多元化和社会适应目标的模式,同时提供了人文化的体育教育与运动教育模式,为我国新课标的修改与完善,教师体育教学操作与创新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实施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3.
体育院校人才培养若干问题教育观念层面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教育观念层面,对体育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困惑的问题,学院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规格、知识技能学习与人格教育、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建立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长效机制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的设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新颁布的《课程标准》、《课程方案》(体育)以及6所高师体育院系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有关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技能、开展体育活动技能、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等方面对体育教师职业技能提出新的要求;《课程方案》在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上有新的突破,增加了课程的门类,增多了课程的形式,增大了课程结构的弹性,但是对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方面重视程度不够,相关训练课程内容少;我国6所高师体育教育本科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存在课程教学时间少、内容不全面、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形式经验化、教育实习环节薄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体育素质教育目标体系与培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体育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普通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和体育能力培养目标体系如图 1所示。体育道德品质体育素质教育目标体系体育能力培养目标体系终身体育能力体育创新能力体育心理德育渗透体质发展体育文化运用与组织锻炼能力参与社会体育能力终身体育意识体育参与意识体育经营意识体育意识体育技能娱乐体育技能体育组织技能身体锻炼技能基本运动技能运用与评价能力体育基础知识体育保健知识身体锻炼知识竞技运动知识体育消费知识体育知识心理竞争能力基本心理因素心理健康自我控制和自我心理调节团结协作和开拓进取精神竞争和创新的意识意志品质和沉着果敢精神自尊心和自信心心理适应能力心理适应性行为反应情绪状况智力发展状态体育基本活动能力体育思想道德行为调控能力体育道德行为体育思想方法的应用体育思想情感的表现体育思想认识体育信念与理想体育政治观点身体抵抗疾病能力身体适应自然能力身体素质身体机能身体形态图 1 体育素质教育目标体系与体育能力培养目标体系上述目标应该以渗透德育为核心 ,以发展学生创新意识为重点 ,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为目的。各目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统一于学校体育的实践之中。只有以学校体育实践为主线 ,把各项目标有机地...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教学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体质教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发展体能,培养道德品质。本文阐述了体育教学与体质教育的关系,提出了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快乐体育指的是深层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体育教育思想。快乐体育强调学习兴趣与创造学习,把运动和情感作为实现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的对象是“体质教育论”。主要分析了构成“体质教育论”的几个关键词“真义体育”、“身体教育”、“增强体质”。结论是:(1)通过对“真义体育”之争(“三基论”与“技能论”之争)的整理,发现了“能力论”与“内容论”的课题;(2)通过对“身体”和“教育”的分析,指出为了“身体教育”理论的完善,有必要把“运动技能”也纳入“身体教育”体系,有必要关注身体的意识及感觉感知方面;(3)指出了体质课上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是,教师通过适当的(运动)教材,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运动)感觉感知到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而,学生才有可能意识到用运动(方法)去改善自己的体质。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以培养学生体育教育技能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从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实施的现状、新课程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入手,论证、构建了新型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实施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以来,教育系统内部发生了质的变化,结构和功能要求作进一步调整,使得高等师范教育制度和目标必须改革和重新定位。高师体育院系为培养本科学历的小学体育教师体系,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和课程设置。要从传统的模式中走出来,改革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和方法,使培养的体育人才更宽、更广泛地为社会所需要。  相似文献   

11.
卢伯春 《体育教学》2008,(10):44-45
1.中.美.英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安全运动”相关目标介绍 1.1中国体育与健康课程 第八次课程改革后,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融入了与体育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运动技能领域中“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目标的设置,便是健康教育中安全知识的体现。如下[1]: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与健康教育新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教学观念与教学目标统一性规律更新教学观念是实现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键,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功能应具有很多因素,实施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树立全面育人观和主动体育观是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随着科学健身内容方法的更新和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目标的制定也必须与体育与健康教育内容的更新相统一。教师为主、教材为主、技术为主、重知识轻能力,重实践轻理论,重继承轻创新,重一致轻差异的落后教育观已不能适应学校新的育人观念和健康观念。体育教学课程的构建和教学目标模式的设定、各学校…  相似文献   

13.
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创新设计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通过对新世纪初的时代特点和大学体育课程的分析与理解,在明确指导思想的基础上,从质、类、量三个方面对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式进行了探索与设计,以期为新世纪初大学体育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模式与思路。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体育技能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胡小岗 《体育科学》2003,23(1):21-23,31
以258名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为被试对象,根据交互作用原理考察了动机因素与学习策略对大学生体育技能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我效能、任务定向目标、内在动机等动机因素和学习策略均与体育技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自我定向目标、外在动机与学习策略和体育技能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任务定向目标、学习策略对体育技能水平构成显著回归效应,可解释体育技能水平的66%的变异;内在动机通过影响学习策略间接影响体育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5.
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与成绩评定模式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基于新的大学体育教育形势和教育理念,构建了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与成绩评定的创新模式,提出了以技能、健康、行为、情感为主体的新的课程评价体系,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考核模式,并对此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体育教学是以增强学生体质和增进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将传授健身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树立终生体育的健身观,培养终生锻炼身体的能力和习惯,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所以高校的体育教学必须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上都应有所改革和创新。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试行)实施办法》,对体育的教学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作了明确规定,安徽教育学院也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在体育教学和体育课程的改革中,做了以下尝试:1统一认识,转变观念,明确体育教学目标1.1在大学体育课程中,一定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现代体育教育思想;以素质教育为契机,以终身体育为目标,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体育素质教育;从传统的以传授运动技能技术,发展身体素质为中心,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科学的锻炼习惯,使近期目标同培养终身健康的合格人才的长远目标相结合,这才是体育教学的目标。1.2在育人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重新编写体育...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现阶段教育模式进行剖析,创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在立足现阶段高等院校教育改革与下世纪发展接轨及博采中国理论、实践之精华的基础上的一种现代化新型的教育模式.而这种新模式的形式,就是将课内外体育教育与社会发展、素质教育、地域差异、休闲娱乐、民族体质、体育与智力、终身体育、体育与未来工作、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包括更新课程观念、素质教育、技能教育、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形式、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课程考核、俱乐部、运动训练(包括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的综合评价)等等作为整体的新型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首先体育教师在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基础上,必须转变观念、建立新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情感素养,然后通过“体育教学、课外锻炼、课余训练与竞赛、校园体育文化”五个方面的功能和途径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感智力,实现情感教育的五大目标。  相似文献   

19.
顶点课程创立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高校,是为大学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让学生整合、拓展、批判和应用在学科领域的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课程”.根据现有资料,就我国高校体育专业顶点课程开设的情况和遇到的问题进行有关课程内容、结构和理论依据做以分析,并对课程的教育目标、具体内容、教学方式、评估方法提出初步方案,以构建一个体育顶点课程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体育“体智能”创造教育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新审视21世纪高校体育创造教育目标,刨造性技能教育、终身性知识教育和远程性人教育,将成为新世纪体育教育的主旋律,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健康服务的群体。构建体智能创造教育模式,为高技体育教育尽快与素质教育接轨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