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从内涵的演进来看,"教育"的实践哲学渊源是"抑恶"与"求善",其内涵经历了从道德人格之善、健全人格之善,到社会人格之善的转变。由于正义源自人性,又是人性的首先价值,而且,它超越人性善恶和人性利己利他问题,是教育人性化的规范性条件和基本法则,所以教育人性化的实践哲学需要在规范伦理学范围内论证如何维护和实现正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大英百科全书》关于恶的释义为出发点,从两个角度来阐释恶与善的辩证法:一是从伦理学上关于恶的定义;二是从西方哲学和神学关于恶的讨论,以此证明善恶是彼此依存,甚至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那种将善恶单一化、绝对化和极端化的看法,无疑是不利于我们对恶的深入认识和理解的。  相似文献   

3.
教育就是善的吗?——关于教育伦理学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的本质是善的,但是违背教育本质善的教育思想和行为直接侵害了受教育的身心发展。因此,运用道德评价的武器,去纠正教育中恶拭 因素,揭示、恢复和维护教育的善的本质,是教育伦理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人性问题,自古以来争论不休。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四种观点: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亦善亦恶性论。就人性善恶而言,人性是善,是恶,是无善无恶,或是亦善亦  相似文献   

5.
教育善的求索:实然与应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伦理学作为一门求索教育善的真谛及其实现的学问,在当今中国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其研究必须注意以下方面:在教育伦理的规范建设中,不仅要设定教育者行为之应然,而且要昭明这种应然之内在依据;在教育伦理的目标设定上,既要坚持主导道德的一元性,又要承认多元道德取向的现实合理性;在教育伦理的功能向度上,不仅要注重贬抑教育行为之“恶”,又应褒扬教育行为之“善”;在教育伦理的价值追求上,不仅应研究个体如何致善,而且要关注社会善的实现。相信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切实关注和有效解决,将有利于提升教育伦理学的学科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社会转型过程中新旧价值观的冲突以及西方不良社会思潮的渗入,相当多的大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道德困惑,并在错误的道德观念支配下产生了一系列的道德失范现象。因此,仔细研究大学生群体中的道德困惑,对于引导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总体而言,当前大学生的道德困惑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类:第一类:对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善恶的界限是什么这样基本的道德问题产生了疑惑。善与恶是伦理学中两个最基本的范畴,对它们理解的明晰程度在根本上决定着人们行为的根本方向与性质。善恶不明或善恶不…  相似文献   

7.
一、伦理学作为一种精神资源我们都知道教育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种伦理学的命题,也是伦理学所由以发生的根本。从词源上讲,伦理学从一开始就关注的是道德规范和个人品性,它兼备个人性和社会性,是人类社会的最高价值追求。哲学家们向来以揭示人类社会的伦理意蕴为自己的事业,黑格尔认为,伦理是一种善,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指人类社会最理想的存在状态,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即客观的善;二是指向人的自身,是人自身的善,即主观的善。“主观的善和客观的、自在自为地存在着的善的统一就是伦理”。善与自由是同一个概念,善即自由,自由即善,人…  相似文献   

8.
卢梭颂扬人性"善",批判社会"恶"."善"的人性假设发展了教育上的"自然主义"倾向.但人性中的矛盾使"至善"变成"虚伪",成为束缚人的囹圄.对"善"的理论假设以及现实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育理念的"虚假";误导出一大批与现实分裂的"人",延长了这些人的社会化过程;而这个漫长过程是以"人"的巨大痛苦为代价的.当今教育应从卢梭的"矛盾"中吸取教训,以减轻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的痛苦.  相似文献   

9.
卢梭颂扬人性“善”,批判社会“恶”。“善”的人性假设发展了教育上的“自然主义”倾向。但人性中的矛盾使“至善”变成“虚伪”,成为束缚人的囹固。对“善”的理论假设以及现实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育理念的“虚假”;误导出一大批与现实分裂的“人”,延长了这些人的社会化过程;而这个漫长过程是以“人”的巨大痛苦为代价的。当今教育应从卢梭的“矛盾”中吸取教训,以减轻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王阳明心学的逻辑架构,是由本体与工夫两个词语来统摄的,其内容围绕着心、意、物的关系而展开,其中意的作用尤为重要,它不仅是本体的发动,也是工夫的实行过程。心、意、物三者的性质规定着工夫的着重之处。心、知、良知是本体的存在状态,是至善的,心、知、良知一旦发动,便是意,意又必着于物,意是有善有恶的,意的善恶维度决定着行的善恶维度,行须合乎意的善性才算符合了道德要求,因此,意上好善恶恶的工夫至关重要,实现意上好善恶恶的工夫需采用静坐和事上磨炼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阳明认为,"意"指心之发动处;"意之动"则是善恶出现的标志,是发动之心分殊之始,也是本心与天理相融亦分的状态。"意之动"从"心之体"产生而建立在"心之体"上,生发"意之动"的主体意蕴是无善无恶的;"意之动"生于内而发于外,发于外的主体显现出有善有恶的意蕴;而处于内与外之间的主体则呈现主体兼性意蕴。  相似文献   

12.
古今中外,人们从未停止对人性的思考,这种思考对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人性论的重点是建立在对人性善恶的判断上,有以下几种观点:人性本善,人性本恶,人性善恶相混,人性非善非恶。人们基于上述判断,对教育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而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工具,为我们分析人性与教育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古代对人性的研究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先秦。此时期关于人性的观点主要有四种。一种是人性“有善有恶”论,持这种观点的是周人世硕和孔子的弟子漆雕开等。他们认为“人性有善有恶”,“普举人之善性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此种观点认识到了人性中存在着善、恶两种潜在的因素,性善或性恶关键在于后天的教养,这是正确的,王充在《论衡·本性》篇中称赞它“颇得其正”。但由于资料已大部亡佚,其详细论述今天已无从看到了。与孟子同时期的告子则提出人性“无善无恶”论。他说:“生之谓性”,“食色性也”,这是指人的自然属性。人性无所谓善恶,犹如湍急的流水:“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告子的论述,旨在说明人性善恶的可塑性,但他未将人性与动物性区分开来,就被孟子抓住了  相似文献   

14.
对于人性之善恶中西方存在着各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在权力社会,人性之善恶与其说是种事实状态,不如说是种价值选择。人性中的善使法治成为可能,人性中的"恶"使法治成为必须。一般认为,权力具有扩张性与侵蚀性,这其实是与人性中存在的弱点有着密切关联的。当社会还需要权力作为一种必要的"恶"存在时,为使权力正当行使以更好维护人民的权益,需要通过一定的机制来对权力进行制度性的规制,提高权力拥有者为恶的成本,降低其为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善恶与教化     
人性善恶的价值预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育实践中人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人性善或恶的价值预设,各有利弊。就今天而言,我们主张,在善恶观上,宁取人性无善无恶论,消解人性本身的善与恶在教化中的预设,从而消解人性本身作为个体道德生成的根本依据,消解拿人性作为个体道德蓝图设计的依据,甚至在一定限度内弱化传统泛道德主义社会中道德及其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为当代社会走向理知的澄明、为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普遍深入提供足够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关于善恶,天台宗展示了一种新的思维,在于其性恶说,也在于即善而恶、即恶而善、深迭两边的圆融善恶观;关于美丑,本非佛家所关涉,天台宗却以善恶缘好丑,并与善恶构成因果转换、自足互动的机制,比之传统佛教、中国经典伦理观和美学,呈现出独具内蕴的泛恶倾向和审丑意识.  相似文献   

17.
亓奎言 《考试周刊》2010,(7):185-187
中西哲学家们对人性善恶问题进行了众多的讨论.但是在哲学框架内孰是孰非很难判断。产生于2002年的神经伦理学以认知神经科学为基础,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人性亦善亦恶,并且在人脑中有其神经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关于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分化与综合,一门新的学科——教育伦理学已成为教育科学学科群的成员之一,并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是,什么是教育伦理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仍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有关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已有观点的分析,提出教育伦理学是探讨教育的善恶矛盾的科学。 一、教育伦理学就是道德教育理论吗? 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伦理学就是探讨道德教育的理论。如本世纪上半叶,B·诺曼妮(B·Normann)和G·科蒙尔(G·Colmore)写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的主要伦理学著作《论至善与至恶》进行了解析。作者指出:西塞罗抓住希腊伦理学的核心问题,紧紧围绕至善问题批判晚期希腊三大主要伦理体系,将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亚学派的伦理学的内在逻辑矛盾和外在实际困境展示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20.
扬雄的性“善恶混”论实际是荀况的性恶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扬雄在《法言》中提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李轨、吴礻必、宋咸、司马光就此各执一说,各有偏差。其实扬雄“善恶混”实际是荀子性恶论的继承,即善恶混而不可分,既有为善之可能,也有为恶之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