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丁岳林 《教学月刊》2008,(10):60-62
在我们所研究的众多物理问题中,相关物理量间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变化关系,其中,当物理过程变化到某一状态时可能出现转折或极限,这就是常说的物理临界问题,对临界状态、临界条件的分析求解是此类问题的难点和关键.本文拟以2008年高考物理卷中有关临界问题为例就求解物理极值的常见方法做一讨论.  相似文献   

2.
临界是一个特殊的转换状态,是物理过程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上,系统的某些物理量达到极值.解决临界问题是中学物理中的常见题型,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求解的也很多.用变化的观点正确分析其运动规律是求解这类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胡彪 《物理教学探讨》2003,21(21):32-35
物理习题中,物理量的变化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发生,范围的端点值称为临界值.本文分析和归纳了历届物理高考题中,利用临界或边界值来作为求解问题的思维起点的"临界问题",希望对指导大家的高考综合复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在物理问题中临界问题很常见,如何解答临界问题往往是比较难的问题.本文以牛顿运动定律的临界问题为例来探讨临界问题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学物理中经常出现最大速度问题,但它们的物理本质和数学意义并不相同.按照其不同含义可分为极值速度、极限速度(收尾速度)、临界速度(边界速度).本文就这三种速度的物理本质、数学意义和求解方法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6.
胡彪 《物理教学探讨》2003,21(11):32-35
物理习题中,物理量的变化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发生,范围的端点值称为临界值。本文分析和归纳了历届物理高考题中,利用临界或边界值来作为求解问题的思维起点的“临界问题”,希望对指导大家的高考综合复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在动力学问题中,存在着大量的临界问题.在分析和求解这类问题时,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分析物理过程,根据条件变化或随过程引起的受力情况和状态变化,找出临界条件求出临界值.下面笔者通过变化一例浅谈以上观点.  相似文献   

8.
在物理习题中,经常出现某些物理量的变化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一般把范围的端点值称为临界值.还有些物理量在变化过程中出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处在不同规律交点处的值往往称之为“边界值”.利用临界值和边界值来为求解物理习题是一种很有用的思考途径,也可以说是利用临界条件求解.对于中学物理中的临界问题可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9.
在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过程中,与物体运动状态有关的物理量有的是递增的,有的是递减的,有的是时增时减的,物理量增减的转折点称为临界状态,有关临界问题在物理学中是常见的,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是把握临界问题出现的条件,结合相应的物理规律,运用数学知识求解,或是把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即极大或极小或极限位置)并依此作出科学的推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带电粒子进入有界磁场后只运动一段圆弧就飞出磁场边界,其轨迹不是完整的圆,求解此类问题,要根据带电粒子运动的几何图形去寻找几何关系,然后应用数学工具和相应的物理规律去解决问题.这类临界问题通常有下面两大类.  相似文献   

11.
中学物理中的临界状态是从一种物理现象转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从一物理过程转入另一物理过程的转折状态,研究中学物理的临界问题的方法:一是物理分析法,就是通过对物理过程的分析,抓住临界(或极值条件)求解.另一类是数学方法,分析问题,依据物理规律,写出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画出函数图像).  相似文献   

12.
正在研究物理问题中,隐含着许多物理思想,理清物理问题中包含的物理思想,灵活应用物理解题中的思维方法,对我们研究物理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今天向同学们介绍"临界法",它是我们研究物理问题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一、临界法的概念"临界"是指当一种物理现象变成另一种物理现象,或物体的一种物理性质变成另一种物理性质时,在转变问题时存在着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过渡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  相似文献   

13.
临界极值问题在物理学中极为常见,总结中学物理知识,物理临界极值问题主要有静摩擦力的范围引出的临界极值问题,运动学中追及、相遇类极值问题,物体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传送带上的临界速度问题,临界出射点问题,某物理量取极值求解临界问题六种,本文重点探究后四种问题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4.
求解物理最值问题常用的是数学方法,但是对于有些最值问题,由于所要求的物理量、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的最值与某一临界值有关,因此对于此类问题若采用临界法求解,则会比较简捷快速。下面举例说明,相信会对同学们有所启迪。一、找出临界条件求解例1如图1所示,质量为M=4kg的木板长L=1.4m,静止  相似文献   

15.
近年高考物理试题的特点之一是:不避陈题、推陈出新.面对物理高考试题的这一特点,同学们在迎考复习中,在习题训练时,对物理问题的求解,就不能就题论题,单求解题数量,而应当力求思维发散,或是将题设条件适当改变,或是变化题目的设问方式和内容,实现物理习题的“一题多变”.这样,不仅能使同学们免于坠入“题海”,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同学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应试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李丽 《考试周刊》2008,(20):122-123
物理图象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和丰富的信息,它可以直观形象地揭示物理规律及物理量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应用图象分析求解某些物理问题可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在物理高考的能力要求中就有一项”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有必要时应用图象法求解物理问题可使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7.
物体平衡是力学的基础,它往往涉及力的概念、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等多方面的物理知识和方法,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三类平衡问题:动态平衡问题、临界问题、极值问题.本文以实例对这三类平衡问题进行讨论.1.动态平衡在有关物体平衡问题中,存在着大量的动态平衡问题,所谓动态平衡是指物体在运动中的平衡,它是通过控制某一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在此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一系列的动态平衡状态.这类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求解的灵活性,可以充分考查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物理简谐运动的习题中,求解单摆的周期是一种重要的题型,其物理情境的多种变化,导致单摆周期多种不同的结果,在这些问题中,如若均按课本上的推导步骤去求解则费时费力.今介绍一种方法:用加速度求解单摆的周期.  相似文献   

19.
临界状态是高中物理问题中的典型模型,对该状态的准确认识能够挖掘出潜在的物理元素,是正确求解题目的保证.物理题设中的临界问题通常是研究对象所处状态的过渡,因此在物理学上具有及其微妙的特征,准确把握临界状态是深化认识的关键,只有掌握了研究对象的临界状态,才能通过物理原理推演出即将发生的物理现象,并由此列出数学物理方程进行定量求解,可见物理学科中的临界状态分析也是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前提,通过临界态所具备的特征寻找具体的物理定理,进而能够将抽象的物理现象转化为具体的数学方程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20.
在动力学问题中,常常会出现临界状态,此类问题的解法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 一、极限法 在题目中如果出现“最大”、“最小”、“刚好”等关键词时,一般隐藏着临界问题.处理这类问题时,常常把物理问题或过程推向极端,从而将临界状态及临界条件显露出来,达到尽快求解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