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德国IsoMed 2000等速肌力测试仪,对17名健将(健将组)和18名一级(一级组)男子举重运动员进行双侧髋、膝和踝关节60°/s、120°/s、180°/s和240°/s向心、离心(每种角速度5次)测试。探讨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下肢关节不同角速度等速肌力的特征,比较健将与一级组间差异,对健将组下肢关节相对峰力矩与相对专项成绩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建立抓、挺举与峰力矩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的髋关节相对伸爆发力与相对抓举呈高度显著正相关,髋关节中速(120°/s)、膝踝关节相对伸爆发力与相对抓举呈中度显著正相关,而踝关节相对屈绝对力呈中度显著负相关;髋关节相对伸爆发力与相对挺举呈高度显著正相关,左膝(挺举弓步腿)相对中速(120°/s)、爆发力和踝关节相对爆发力与相对挺举呈中度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分析我国优秀20公里竞走运动员下肢关节肌肉力量平衡状态及其对运动过程中髋膝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在我国6名参加2008北京奥运会20公里竞走运动员中,男子分别以4.13m/s和4.31m/s,女子以3.63m/s和3.89m/s的不同速度下,进行Qualisys红外远射运动技术测试和下肢髋膝踝关节在60°/sec和240°/sec速度下屈伸等动肌力测试,分析运动员肌力的不平衡特点及其与髋膝踝关节在水平和垂直位移的关系.研究发现:6名竞走运动员两侧髋膝踝关节屈伸肌力不平衡;下肢髋膝踝关节肌力越大,运动过程中关节越稳定;下肢肌力的不平衡直接导致了运动中下肢同名关节角位移的差异.我国优秀20公里竞走运动员下肢髋膝踝关节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下肢同名关节肌力越不平衡,在支撑阶段其同名关节角位移的差异越大,运动中关节的稳定性越差.  相似文献   

3.
男子标枪运动员肩、肘、髋关节屈伸肌力的等速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澳大利亚KEYLINK公司生产的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20名二级以上水平的男子标枪运动员肩、肘、髋关节肌肉力量进行等速向心测试,结果表明屈伸肌由60°/s到120./s或180°/s时,肩、肘屈伸肌和髋伸肌峰力矩、相对峰力矩减小,髋屈肌峰力矩、屈伸肌相对峰力矩增大;肩、髋屈伸比增大,肘屈伸比减小.  相似文献   

4.
夏娇阳 《体育科学》2005,25(8):53-55,74
通过运用CYBEX NORM多关节等速测力及康复系统对我国男子500m国际级健将和国家级健将速度滑冰运动员下肢膝、踝关节肌力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两组运动员在部分膝、踝关节肌力特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国际级健将运动员表现出较国家级健将运动员更合理的肌力特征。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我国高水平女子散打运动员不同赛前时期膝关节屈伸肌等动力量的水平与特征,选择上海体育学院女子散打运动员19名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整个赛前集训中一个周期的训练作为训练周期,按经典分期理论进行训练分期。等速肌力的测试采用CONTREX等动测试系统,以向心和离心60°/s的恒定角速度下进行右膝关节测试,同时测试0.2s快速屈伸时的最大伸肌力矩。研究结果: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屈肌相对峰力矩值是(1.13±0.15)Nm/kg,伸肌相对峰力矩值为(2.11±0.33)Nm/kg,屈伸肌力矩比值是(53.0±4.0)%,比赛期达到最高值。健将级女子散打运动员的0.2s最大相对屈肌力矩为(1.053±0.207)Nm/kg,伸肌相对最大力矩健将级为(1.795±0.295)Nm/kg。结论:运动员水平越高,膝关节屈肌力量越高,屈伸肌力矩比值越大,不同赛期屈肌力量不同,比赛期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竞走运动员核心肌群的功能性特征,探讨核心肌群功能性特征对竞走技术的影响。方法:对我国6 名优秀20 km 竞走运动员主要核心肌群进行表面肌电测试和等动肌力测试。结果:(1)左右侧同名肌的MPF 和AEMG 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BF 和RF 协调性随运动速度的提高而下降;导致支撑腿着地时膝角减小5.5°、摆动时膝角增大15.4°。(2)核心肌群等动肌力不平衡。躯干左右侧旋转和屈伸相对峰力矩之比分别为8.7%和37%。髋膝关节屈伸肌力的总不平衡比为分别为34.3%±45.7%和18.8%±5.9%。肌力的不平衡导致支撑阶段两侧髋关节角位移差达到19.4°±9.9°,膝关为2.2°±1.6°。结论:核心肌群的上述特征将导致运动中身体稳定性的下降。建议运动员加强核心肌群的协调性与力量的平衡性训练。  相似文献   

7.
男子短跑运动员上下肢关节力矩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科学评价运动员专项力量的发展水平,寻找适应短跑运动要求的合理的各关节肌肉力矩比率,科学地制定统一量化的专项力量评价指标,采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男子儿童、少年、少体校运动员和青年运动员的髋、膝、肩关节肌力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各组髋、膝、肩关节屈伸肌的峰力矩、相对峰力矩随测试角速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屈伸肌的峰力矩比值则随测试角速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各组左、右膝关节的伸肌快速力与绝对力量的比值均值小于屈肌,特别是运动员和少体校组差异明显;各组左、右髋关节的伸肌快速力与绝对力比值均大于屈肌;以髋关节为基准求出各髋、膝、肩关节在60°/s时相对峰力矩的比值,运动员与儿童组相比膝关节平均比值增幅较大,而肩关节同比增幅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老年女性增龄性肌力流失的规律特征。方法:以85名中老年女性为实验组,按年龄分为3个年龄组,以29名青年女性为对照组,运用全身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Con-Trex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进行全身肌肉质量,下肢髋、膝、踝关节屈伸等长与60°/s的等速肌力测试。结论:50年龄段的中年女性已表现出明显的肌肉质量流失、且在70岁前仍表现为以下肢肌肉质量流失为主的局部性特征。中老年女性下肢肌肉力量流失的增龄性特征表现为髋关节的肌肉力量流失最早表现,下肢肌肉收缩力量呈现快速流失的“拐点”约在60岁年龄段,且有肌肉的动态收缩力量的流失先于等长收缩力量的年龄特征。下肢三关节等长收缩力量流失呈现“髋-膝-踝”模式,60°/s的等速力量约在60岁后呈现“膝-踝-髋”模式。结论:老年女性膝关节屈肌较之伸肌可能有着更高的肌力流失速率。肌肉质量与力量流失的关系方面表现出力量流失先于质量流失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跳远运动员专项成绩与专项身体素质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 10名男子跳远运动员的专项成绩、专项身体素质以及下肢髋、膝和踝 3大关节等速屈伸肌力矩等指标进行测试。通过相关分析探讨了跳远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下肢力量水平与专项成绩之间的关系 ,发现髋关节屈伸肌肌力、膝关节屈伸肌肌力和伸肌的离心肌力以及踝关节的跖屈肌力与跳远成绩相关  相似文献   

10.
杨涛 《体育科研》2017,(5):89-93,103
下肢功能测试(单脚跳远、单脚侧向跳、单脚箱跳和单脚8字跳)可较好评估前十字韧带功能不良,但目前相关应用研究较少。本研究对15名接受前十字韧带重建术重返赛场的女子运动员,平均年龄(22.3±3.5) 岁,重返时间为术后9~12个月依次完成KOOS量表、等速肌力测试和下肢功能测试,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手术腿与健侧腿的下肢功能测试和等速肌力成绩的差异。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检验全部测试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单脚跳远成绩患侧腿明显低于健侧腿,箱跳成绩患侧腿低于健侧腿,8字跳和侧向跳成绩两侧无差异; 60°/s伸展、180°/s屈曲峰力矩患侧腿与健侧腿存在差异;单腿跳远成绩与60°/s伸展峰力矩具有相关性(r=0.605),箱跳成绩与180°/s屈曲峰力矩具有相关性(r=0.560)。表明ACLR术后9~12个月重返赛场的女子运动员仍普遍存在股四头肌力量和腘绳肌力量耐力对称性不良,应避免全力的制动和起跳落地动作;运动员重返赛前应该通过膝关节等速肌力和下肢功能测试完整了解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而KOOS评分量表用于运动员ACLR术后重返赛场决策敏感度不佳。  相似文献   

11.
对2007-2012年间广东省集体小球类项目(手球、曲棍球、垒球)运动损伤后等速肌力康复效果进行归纳总结。应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为广东集体小球项目运动员提供了419人次5 872关节次等速康复训练,康复前后进行角速度为60°/s的膝、肩关节等速肌力测试,以及角速度为30°/s的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结果发现:(1)膝关节损伤发生率最高,达到60.88%,踝、肩也是损伤多发部位,整体看来,下肢损伤发生率高于上肢。(2)各项目运动员经过一段时间的等速康复训练后,关节等速肌力得到显著提高。结论:(1)在集体小球项目中,运动损伤发生部位与运动专项特点密切相关,损伤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膝、踝、肩、腰背、髋。(2)等速肌力康复作为一种康复手段,在集体小球项目运动员运动损伤过程中效果明显,提供了客观可靠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跆拳道运动员前横踢动作下肢优势侧和非优势侧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差异性。方法:采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Kistler三维测力台和Deado电子护具计分系统,采集13名跆拳道运动员前横踢动作下有效得分时髋、膝、踝关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使用Visual3D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逆向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并对结果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1)进攻腿:髋关节屈曲力矩峰值、膝关节伸展力矩峰值优势侧大于非优势侧(p<0.05),膝关节屈曲最大角度优势侧大于非优势侧(p<0.01),髋关节伸展力矩峰值、外展最大角度非优势侧大于优势侧(p<0.01)。(2)支撑腿:髋关节屈曲幅度、屈曲功率峰值、外展功率峰值优势侧大于非优势侧(p<0.05),髋关节外展力矩峰值、膝关节伸展力矩峰值优势侧大于非优势侧(p<0.01),髋关节伸展角速度峰值、踝关节跖屈力矩峰值非优势侧大于优势侧(p<0.05),髋关节外展角速度峰值、膝关节屈曲力矩峰值、踝关节旋外角速度峰值非优势侧大于优势侧(p<0.01)。(3)进攻腿击打力度值及进攻腿和支撑腿垂直...  相似文献   

13.
短跑途中跑支撑摆动技术生物力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志强 《体育科学》2005,25(7):88-95
研究目的:深入认识短跑途中跑支撑摆动动作系统中各环节协同的关系,完善短跑技术和专项力量训练理论。研究方法:采用生物力学测试、系统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论:优秀运动员支撑摆动技术的主要运动学趋势,是支撑腿和摆动腿的髋角、膝角和踝角在支撑过程中均较小,两大腿的剪绞速度更快、幅度更大;短跑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两大腿以髋为轴的剪绞—制动;积极着地是合理的短跑技术的基础;途中跑中前支撑段的技术效果是提高和保持最高跑速的主要影响因素;跑的主要动力是体后支撑阶段与人体运动方向相同的支撑反作用力的水平分力;两大腿的剪绞—制动力量和支撑腿膝、踝关节的低位趋等长力量,是短跑专项力量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设置靶模具和信号灯,运用两台CASIO-EXFH25摄像机对两名国际级散打和泰拳选手后横踢动作进行同步拍摄,采用APAS系统(美国)进行三维视频图像解析,用Megwin Me6000表面肌电同步肌肉活动信号,对中泰横踢技术各运动环节支撑腿和进攻腿髋、膝、踝关节速度和角度变化特征,肌肉动员顺序、肌电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差距,揭示技术动作内在规律,以期为鞭腿技术动作的教学、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uscle cross-sectional area (CSA) and muscular strength in terms of knee extension and flexion, hip extension and flexion, and hip abduction and adduction among well-trained soccer players. Fourteen university soccer player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who had previously been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ability (Group A: above-average ability; Group B: average ability). Maximal isokinetic and concentric muscular strength was measured in knee extension/flexion, hip extension/flexion and hip abduction/adduction using an isokinetic dynamometer at 1.57 and 4.19 rad x s(-1) (3.14 rad x s(-1)) in both the dominant and non-dominant leg. The CSAs of the thigh, gluteus muscles and iliopsoas muscles were calculated based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muscle CSA and isokinetic strength. Although there were som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ominant and non-dominant leg in terms of CSA and strength (P < 0.05-0.01), these were small and negligible. Apart from a non-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SAs of the adductor muscles and hip adductor strength (r < 0.26, N.S.), the CSA of the other muscle groups correlated with maximal isokinetic strength (r = 0.38-0.64, P < 0.05).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no difference in muscle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muscle CSA and strength) was apparent among well-trained soccer players, even between the dominant and non-dominant leg. There is also a case that the anatomical function of a single (or group of) muscle(s) may not be reflected by the strength-CSA relationship depending on the movements (such as hip adduction-adductor muscle CSA). Thus, further studies are required to develop methods to assess neuromuscular function in relation to muscle morphology among soccer player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太极拳蹬腿动作支撑腿和动作腿的协调活动,揭示中枢双重命令下的下肢运动控制的特征.方法:太极拳运动员和初学者各10人,分两组.记录太极蹬腿动作时下肢肌肌电图、双下肢关节的角运动、足底中心压力的移位.每次试验8 s完成,重复5次.统计处理后,做肌电、运动和平衡分析.鲒果:两组间支撑腿的EMG、关节活动和COP位移出现了在形态上和幅度上的差别,但是在动作腿多表现在幅度上的差别.运动员支撑腿的平均EMG都高于初学者,只有股直肌有显著差异;运动员膝和髋关节的平均最大运动角度小于初学者,踝关节的平均最大运动角度稍稍比初学者大,只有髋关节的平均最大运动角度较为显著.运动员动作腿的平均EMG只有股直肌和胫骨前肌显著地高于初学者,而臀中肌显著地低于初学者;所有关节的平均最大运动角度都是运动员的显著大于初学者.平均足底中心压力的侧方和前后方位移都是运动员的显著大于初学者.运动员动作腿的起始运动约250~350ms,滞后于支撑腿起始运动的延迟时间.结论:运动员和初学者都可以用踝-髋策略来调节单腿直立的姿势平衡,但是运动员能够启动一个根据任务需要的前馈控制技术,通过下肢肌的积极活动,预先形成一个对抗蹬腿反作用力干扰的姿势稳定.因此,训练太极拳可以获得这个前馈控制技术.持续降低重心时,初学者的蹬腿和支撑两任务间出现了相互冲突.  相似文献   

17.
为探求优秀散打运动员的体重差异与鞭腿技术动作特征是否对击打速度产生影响。方法:运用VICON Nexus 3D运动捕捉系统,对小、中、大三个级别15名运动员运用鞭腿技术动作快速击打目标物时的运动轨迹进行采集。依据鞭打动作特点和下肢关节运动特征,将技术动作划分为四个时刻、三个时段,并对四个时刻下肢关节的角度以及三个时段的动作位移、时间、速度、角速度等运用VICON Polygon分析软件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启动时段(P1)小级别运动员的躯干和支撑腿各关节运动幅度呈"上大下小"状态,大级别运动员呈"上小下大"状态;三个级别运动员作用腿下肢关节的运动方向相同,运动幅度却出现差异,小级别运动员启动时段的动作速度相对较快。击打时段(P2)三个级别运动员支撑腿的髋、踝关节回旋运动方向出现差异;作用腿下肢关节运动方向相同,中级别运动员膝关节屈曲角度相对较大、转动半径相对较小,击打时段的动作速度也相对较快。回收阶段(P3)三个级别运动员支撑腿髋关节屈伸、回旋运动方向出现差异;作用腿下肢关节运动方向相同,小级别运动员作用腿下肢关节转动半径相对较小,回收时段的动作速度也相对较快。不同级别运动员鞭腿技术动作特征对击打速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同级别散打运动员减轻体重、改善下肢关节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幅度,才是提高击打速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俞晓春 《安徽体育科技》2006,27(3):43-45,64
研究利用等动测力及康复系统对膝关节损伤的女运动员进行等速向心训练。经过约8周的训练,患膝屈伸肌群的峰值力矩在不同测试速度下均有显著提高,但伸肌峰值力矩提高较屈肌快。此次研究表明等速向心训练对膝关节损伤后的肌肉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侧边腿下肢运动的速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两台高速摄像机对我国 3名优秀散打运动员的 12次侧边腿动作进行同步拍摄 ,并用国产爱捷录像分析系统进行DLT三维解析 ,结果表明 :下肢髋、膝、踝、脚尖 4个关节点具有明显鞭打的特征 ;脚尖在打击时的三个速度分量中 ,只有在弹踢方向的速度分量接近最大值 ;脚尖、踝和膝等三关节点在打击过程中有一个先向外侧运动 ,然后向内侧弹踢的运动过程 ,关节的这种反向运动既增加了做功距离 ,同时也增加了肌肉的打击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