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物理     
为了贯彻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各地市对中考命题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为了比较客观地反映各地市的命题及考试情况,我们对今年全省九个命题点命制的九份中考物理试卷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中考内容的改革正在逐步推进.纵观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考试内容及其呈现方式上出现了重大变革,逐渐显现出三大新特征:贴近生活、关注社会、重视科学探究能力.改革方向符合新课程理念.通过对这些试题的分析,可以具体窥视未来中考命题改革与发展的大致方向.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新课标对教育理念、考试和评价标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将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化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和宗旨,这必然制约着全国各地的中考命题。别2004年全国中考化学命题的研究与分析,既有利于指导我们现在的教学及复习,也有利于把握2005年中考化学命题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课标的实施,全国各地中考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在题型设置、题量控制和层次要求上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背景新颖、思维价值高、紧密贴近生活,更加符合新课标理念的好题.在回眸全国各地中考试卷的情况下我们不难粗略预测今后在落实新课标中考试卷的命题走向并就今后中考复习迎考谈一点个人的意见供同仁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一、近几年中考数学命题的趋向 1.命题依据的转变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命题的改革也在同步进行。分析近几年的中考命题不难发现,各地的中考命题在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有关精神,出现了一大批题型设计思路开阔、内涵丰富、立意深刻、发人深思的好试题。通过对命题的探析,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更新教学观念,迎接2006年的中考。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省各地在中考改革中,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效果。经验升华为理论才有利于推广,效果有理论的支撑才能发出应有的光泽。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在考试性质、评价方式和考试目的上,有着本质的差别,必须两考分离。中考数学命题改革应朝着更加注重素质和能力考查的方向进行试验与研究。如何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分析和综合能力,特别是与考生水平相应的创特能力;如何注意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或渗透;怎样坚持应用题、探索性题的命制;--还须在试卷结构、试题题型和考查内容诸方面进一步地探索。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新课程改革实行后,广西钦州市中考思想品德命题和过去相比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因此,准确把握中考改革和命题的方向,对平时我们的教学工作和复习指导将更有的放矢。下面就结合钦州市(下面简称我市)近几年来中考思品试题的分析来谈谈未来的思想品德教学和中考复习。  相似文献   

8.
2004年是中考命题呈现多元化的一年.在众多的省、市中考试卷中,倍受关注和最值得研究的是首批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命制的课程改革中考卷(以下简称课改卷).考试改革作为课程改革中重要的一环,除了要有利于选拔,还要有利于给中学教学以正确的导向.落实到中考命题上,课改卷既要求稳、继承,又要求新、求进,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因此,精心命制的课改卷将对2005年的中考命题改革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中考改革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已经历约10年历程.从1999年开始,教育部每年组织专家,对中考命题进行评估,发布评价报告;从2004年开始,凡是采用课程改革教材的地区,除了执行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数学学科命题指导》(以下简称《命题指导》)外,还同时进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目前,全国每年约有二千多万名初中毕业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将参加各地中考.可想而知,每年的中考牵动着多少学生和家长、牵动着多少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命题技术:中考改革亟待突破的瓶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年一度的中考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次重要的学业评价,备受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自1999年我国中考命题权下放、实现“由集中到分散”以来,各地纷纷组建了中考命题人才库,中考命题经验不断丰富,命题技术得到普遍提高。据统计,2011年-~IXl各地中考命题单位已增至130余家。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当前我国中考试卷的命制水平总体上仍然不高,且不同地区间差异显著,成为深化中考改革的一大瓶颈,其背后的诸多方面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的命题正朝着有利于素质教育、减轻负担和有利于培养数学实际运用能力的方向发展。现从2001年各地的中考应用题中选几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2005年全国各地数学中考试卷内容看,中考试题朝着重实际、重能力、重基础的方向变化,预计2006年将会遵循2005年的中考命题指导思想,继续全面体现课改精神,本文结合2005年中考试题特点,就2006年数学备考复习策略提供几点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标的实施,对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命题也提出了新要求,中考命题将向着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及个性化发展.向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4.
洪璞 《广西教育》2006,(1B):29-31
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又是普通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因此,中考既承载了对初中阶段各学科教育教学的导向作用,又担负着衔接初中与高中教学的桥梁作用。广西从2002年开始,中考采取各地市独立命题考试的模式,对中考进行了全面改革,并从2004年开始,根据教育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文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5.
黄爱绸 《中学教研》2002,(12):24-28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中考数学命题的改革也步步深入。为了培养、激发、考查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各地在中考命题中遵循教育部关于中考改革的指示,设计了许多别具新意的、格调新颖的试题。纵观2002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在近  相似文献   

16.
初中毕业及升学考试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作用,如何在中考命题中挖掘考试的教育价值,服务于“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本从命题指导思想及原则、中考命题的评价标准及改革趋势等方面阐述了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刘会成 《辽宁教育》2002,(4):54-55,56
不断深化的中考命题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产生了强烈震动,特别是对中考数学复习起到重要导向作用。如何做好2002年中考数学复习工作又成为关注的一个热点。下面谈谈笔者的看法。一、与时俱进,中考命题的导向挑战中考数学复习2001年我省中考数学试题的主要特点是:命题注重转变以知识为本观念,加强了对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试题正朝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在试卷结构上,避免模式化的试题排列方法,将基础题目、应用题目、探索题目寓于填空、选择、解答题型之中;为了促进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适当地增加了应用、探索…  相似文献   

18.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已成为全民教育的一个主体.2003年初中升学考试中各省市对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都给予了突破性的体现与落实.各省市在努力贯彻国家教育部提出的中考命题改革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朝着更加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更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更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向发展.所以,在“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中考命题原则的指导下,2003年各省市中考数学试题更加务实、创新、稳定,即…  相似文献   

19.
中考,是课程评价改革的重要环节,引领着初中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对初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着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2004年,试行新课程标准的17个国家级课改实验区莲出了第一批毕业生,他们经过了各实验区单独命题的中考检测,教师们最关注的评价改革已走上前台。为帮助初中教师们把握评价改革的方向,体会评价改革的实质与内涵。我刊特别邀请具有丰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掌握课程改革的前沿信息,多次参与中考命题的各学科专家编写了2005年《中考备考专辑》。分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物理、化学等学科,对近年来我省全国各地及2004年各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的中考命题特点和命题趋势作了综合分析,对其中的典型题型作了分类解析,并精选了部分习题配合师生的中考备考。专辑从本期开始陆续刊出。  相似文献   

20.
唐伟 《黑龙江教育》2002,(5):16-16,17
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最后一次检测,是对九年义务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一环。初中毕业升高中,是个人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意愿通过竞争进行的选择。目前社会对中考的关注日甚一日。因此,做好中考改革工作,充分发挥它的导向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艰巨而又重要的工作。一、中考改革的基本原则为保证中考改革顺利进行,中考命题应遵循如下原则:1.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最后一次考试,所以,中考命题必须考虑义务教育的性质;中考的各个实施环节都要有利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考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义务教育又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