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德育中"有我"、"无我"之意义阐释 "有我"、"无我"是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创立的诗评理论.他说: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王国维是用"有我"与"无我"探讨诗歌的主体特性.这里我们不妨借来探讨在德育工作中德育者的主体个性.  相似文献   

2.
"我是谁"是人类文化的千古之谜,自古以来一直吸引人们去思考.史铁生以敏感而睿智的心灵参与了这一思考,并获得了颇具深度的独特见解.主要内容包括:"我"是一种结构,不但在生命的整体里,而且在世界所有的消息里;"我"可以分为"内我"与"外我","主我"与"客我","小我"与"大我";"大我"表现为精神或灵魂,与无限之在相连,与绝对价值相通,表现为博大的爱愿,简而言之即神性的我.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个由"坏孩子"成长起来的"好老师".这里的"好",单是从理解孩子这个角度而言. 我小时候的"坏",在大院里是出了名的.那时候的大院是同一个单位的几十个同事聚居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座位"风波"     
第三节课,我刚走进教室,耳边一阵喧哗.扫视一遍,在几个学生的目光"导引"下,我发现"情况":第四排一张课桌边居然坐着三个学生. 此时,全班学生都把目光投向我,似乎在等待我处理.是来一招"快刀斩乱麻",还是视而不见?沉默片刻之后,我淡然地说:"同学之间发生的事,你们可以自己解决嘛."接着,我若无其事地开始上课.不知啥时,那张桌子又是"两人世界"了.我想矛盾解决了,定有一人作出了让步,值得嘉奖.  相似文献   

5.
在"心海扬帆"中小学心理辅导论坛上,笔者在前几天看到一位学生描述的这样一场"师生冲突危机"-- 昨天晚上上自习时,"老班"(班主任)突然把我和另一位同学叫到办公室.刚进去,那位同学就莫名奇妙地被"老班"狠狠地打了一个巴掌,接着就轮到我!再后来就是把那个同学的头用手托起做出一副准备再打的姿势,并问"你昨天是不是通宵上网去了?"我的那个同学说没有,他就狠狠地一巴掌又打过去.只要我的同学回答"没有",他就像一头咆哮的狮子一样打他,最后我同学实在被逼不过就承认了.说"承认",其实那"老班"没一点证据.后来就轮到我了,我心里对这样逼供的老师真是恨得要命,我的性格比较倔,我死都不承认,最后他看实在问不出什么,就让我去上课了.我在心里强烈地质问:"这是一种为人师表者的行为举止吗?"  相似文献   

6.
"铁人"三项     
刘仕华 《大学时代》2003,(11):34-35
"铁人"第一项:主动 曾经,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在公共汽车上很少能够坐到座位. 直到有一次遇到了庆,那是在春节期间的长途旅行.下午五点,我在北京车站上车,车上的人实在是多,拥挤在车厢入口成了一堆.我实在是不愿往里挤,放下行李,我在人群之间觅得一处空隙地,感觉还是挺"舒服"的……于是,我决定就这样呆下去,直到终点站.  相似文献   

7.
"早恋"漫谈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早恋"也不例外,尤其是在中国. 我已经是大学生了,回头想想这个问题,也许比现在身陷其中的人看得透彻些.我在这里简单谈谈对"早恋"问题的两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趣说"秦椒"     
"颖颖,咱家的秦椒放哪里了?"妈妈问我.什么呀!"秦椒"是土语,我不喜欢说,"辣椒"才是正宗的.我心里想,随口答了句:"不知道." "秦椒"是辣椒的别名,在我们许昌,人们把辣椒说成是秦椒.这个名字不知从哪年前就有了,我姥姥就从不说辣椒,只说秦椒.我想,它一定有着悠久的历史,说不定还是一门学问呢!  相似文献   

9.
这是几年前的事了.一个周末,我在检查教室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学生小梅(女)与小朱(男)在教室后面偷偷拥抱.联想起他们连日来课前课后形影不离,甚至还在课堂上眉来眼去的情形,我意识到我面对的是一个"学生早恋"的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下课了,我还沉浸在那道几何题的思考中,希望能找到一种更加简单的办法.突然,一个不明"飞行物"忽地飞来,砸在了我的头上.我伸手抓住,原来是一本书.  相似文献   

11.
猫咪是很多人家里的萌宠,自然也是我的心头爱.我还有一本专门写猫的书呢,这本书叫作《观复猫小学馆》.书名我看不懂,但里面的猫吸引了我.很快,我把书看完了,发现那个叫"观复"的地方竟然有很多猫,节假日里还有很多小朋友去"撸"猫呢,我的心顿时就痒起来.可是,这个"观复"不在苏州,而在北京.  相似文献   

12.
荣维东:李老师,您前面的解答在思想认识层面解开了我一个疙瘩.不过关于语文的疑惑我还有好多.比如,作文的命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我觉得"作文"的名字就有问题,似乎我们写的一定得是正儿八经、头尾完整的"文章".  相似文献   

13.
一次教研课,我上的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前我查阅了厚厚的资料,摘录了大量的笔记.上课时,我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学生也听得入了迷.课后,我等来的"赞美"却是:"一堂精彩的高中语文课."我的听课对象是六年级学生,而我上的是"一堂精彩的高中语文课",他们能听得懂吗?他们能理解多少?他们是被我教"明白"了还是被我教"糊涂"了?学生的回答果然是:"这么一首看似简单的诗歌里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啊!"显然,我把他们教"糊涂"了--他们已经不是以小学生的身份学习古诗了,而是即将入门的"古诗研究员"!  相似文献   

14.
育"牛"如子     
"顾老师,笨牛分到你班了,想争全优没门了,等瞧好戏吧. "笨牛"的名字叫牛亮亮,因为学习成绩特差,人送绰号"笨牛",哪个班主任接纳的前提条件都是不算学生数.我心想:"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为了帮助牛亮亮克服自卑感,提高学习兴趣,开学第一天上课,我在班级宣布:"从今天起,牛亮亮同学和大家一样是我们班的一分子."我自以为"开明"的作法在牛亮亮身上没有取得明显成效.为此,我只得牺牲许多休息时间,帮助这孩子补差,但是他并不领情.放学后,我提出要他留下来补习功课,开始他勉强答应,时间长了就左右推托,以致不辞而别.再后来我让同学看着他,他还是借故溜了,作业根本不做.最可气的是年级考核,他考了个年级倒数第一.我开始后悔要了这个后进生,觉得这孩子不可救药.冷静下来又一想:"会不会是我的方法有问题?假如是我的孩子,我该怎么教?"  相似文献   

15.
李磊校长在赴新加坡学习回来之后的汇报中提到了学校归属感,提到了感恩之心,我特别有感触. 我校有不少教师都是从"五小"毕业,又回到"五小"工作的,我就是其中的一员.在"五小"学习的6年里,我有幸接受到很多优秀教师的教育,他们所给予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能力,是品德,是好习惯,还有充满爱心的美好童年.  相似文献   

16.
"扁"字在字典里呆闷了,准备出去玩玩. 一天,他悄悄地溜了出来,来到了大海上.可渔民一看到他,就撒下渔网要捕他."扁"字连忙问:"我是轻快的‘扁',你为什么要撒网捕我?" 渔民回答说:"扁加鱼字是‘鳊',我不捕你捕谁?再说,扁加马字是‘骗',你休想骗我!"说着动手就捕.幸亏"扁"字眼明腿快,才免遭一劫.  相似文献   

17.
"只要考好了,在找工作的时候就会有优势!" "多考几次呗,自己又不吃亏,要不连个目标都没有了!"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只要比周围的人考的好,我就心安理得!" 一些抱着新概念英语资料的莘莘学子们,匆匆地和我擦肩而过.这个场面似曾相识,让我有种久违的亲切感.因为当初,我也是这么想的.周围的朋友也是这么想的.  相似文献   

18.
"我相信p"是一个古老的知识论问题,但在维特根斯坦那里已经转换成为一个语言学问题.本文根据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的命题理论,对"我相信p"以及与此相关的"我相信~p"和"我知道p"等语句进行了评述.文章认为,"我相信p"与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命题原则的冲突是促成其哲学转向的理论根源之一,"我相信p"所蕴含的主观确定性为人文科学的可能性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苟宝 《教书育人》2007,(4):57-57
目前,有两"副校"的学校不在少数,我校亦是如此,而我就是这副中之一. 在原来每次上级检查的用餐圆桌上,我们两"副校"都要给"来宾"敬酒.只要副校长一出场,校长就会跟着介绍,"这是我的左臂和右膀,管理学校是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20.
本刊驻江苏无锡小记者周舜韬报道小时候的我活泼好动,又很黏人.妈妈走到哪儿,我都尾随其后,像妈妈的一条"小尾巴".可是,妈妈总有上班的时候呀,这时,我就会在妈妈抱着我、亲我的小脸与我告别的时候使出"杀手锏"--揪头发.用这办法来挽留妈妈,是再好不过了.而妈妈痛得龇牙咧嘴,只好千方百计地与我"周旋".虽然最后我总是首先"投降"的,但这"不二法门"--揪头发,我却是屡试不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