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P2P网络的广泛应用,校园网资源也逐步被P2P应用所挤占,造成了一定的网络拥堵,对基于校园网的学习与办公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对传统流量的管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针对校园网P2P流量的管理方法,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
对等网络(P2P)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的同时,其流量消耗了大量的网络宽带资源,对互联网构成了威胁,而P4P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宽带资源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基于P2P技术的对等网络的定义、结构和应用等特点,分析了校园网中P2P流量检测技术、P2P流量控制技术以及P2P管理解决方案,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基于P2P技术的对等网络的定义、结构和应用等特点,分析了校园网中P2P流量检测技术、P2P流量控制技术以及P2P管理解决方案,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校园网为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平台,其管理极为重要。结合某校园网案例,研究P2P在校园网中的应用、P2P技术对校园网的影响,及常用P2P 流量识别方法,对高职校园网P2P流量管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P2P技术的大量使用使整个互联网的网络流量急剧增加,这对于以太网接入共享带宽的高校校园宽带接入方式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通过对P2P业务流量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识别、控制可行性监管策略,对实现校园网的高效率运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CDN与P2P技术的IPTV系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IPTV的基本概念,研究分析了CDN内容分发技术和P2P传输技术的各自特点并提出了优化策略。在此基础上,将CDN与P2P技术相结合并应用于IPTV系统平台的设计之中。同时提出了基于此技术的IPTV系统平台的系统架构及实现方法和优点。  相似文献   

8.
混合模式数据分析P2P网络流量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2P流量在对Intemet起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因资源过度占用而引起的网络拥塞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妨碍了正常的网络业务的开展。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就是要有效地识别P2P流量。本文概述了主流P2P流量检测技术,分析各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混合模式P2P流量检测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P2P流量。  相似文献   

9.
利用P2P技术对基于策略的网络管理进行分布式改进,提出了基于P2P和策略的分布式管理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网管模型的网络结构、策略服务器的内部结构和策略的实现方法。利用本模型能够解决网络管理应用的自动化执行,对提高网络管理的效率和灵活实现网络管理任务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侃 《考试周刊》2011,(56):160-161,100
随着高校校园网络的发展,现在P2P流量控制已经成为各高校校园网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网络运维状况,对P2P流量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现有的技术手段,提出了一套P2P流量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基于数学建模技术应用于P2P网络的流量识别与控制的方法,通过在网络中串联接入网关或者网桥设备,对网络中的流量进行分析,采用对流量进行数学建模,基于用户行为的方法,识别网络的流量并进行控制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流量识别的效率和流量控制设备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对等联网(P2P)技术对于未来网络世界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用户利用P2P技术上网,可以充分享用互联网的边缘资源;P2P重返“非中心化”将使互联网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增加,引起了众多的安全与管理争议。IPV6上的P2P模式能最终解决网络上的安全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Web服务是一种新的网络计算模式,怎样发布、查找、集成Web服务以使其发挥出巨大作用是重要的研究课题。P2P系统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动态性和可扩展性。本文利用P2P技术提出一种基于UDDI的分布式Web服务注册中心模型,同时利用领域本体对注册中心进行语义分组,并在该模型上实现了Web服务的查找和发布算法。  相似文献   

14.
在VOIP中引入P2P技术,可以有效缓解资源有限的难题,改善网络的可伸缩性和可靠性。本文即是在VOIP与P2P结合考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提出了基于混合P2P结构的VOIP模型,详细论述了模型中节点的操作,并对其服务质量(QoS)进行了研究,结合VC算法提出了一个带抖动控制的算法(VC-Jitter算法)。最后对提出的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分析表明本文所提模型和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P2P网络的最基本特征:网络节点对等,每个节点既是服务器又是客户端。本文提出了一个简单高效的解决P2P流量识别方法,该方法没有用到应用层的协议,不需对数据包进行应用层解析,只判断源地址、目标地址及端口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执行效率高,并且对加密数据包以及未知P2P应用的数据包都有很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及流媒体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远程教育系统开始采用流媒体作为主要的网络教学方式.它可以提高网络课堂的质量,增强网络课堂的交互性.而基于P2P的流媒体可以充分发挥众多客户机的作用,有效利用客户机闲置的计算和存储资源,使客户机完成部分服务器的功能,降低服务器的负载和对网络带宽的占用率.因此,基于P2P的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传统流媒体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混合式结构的P2P流媒体模式,以进一步优化远程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17.
网格计算的关键技术是资源管理,如何有效地对网格资源进行管理调度是一个网格系统是否可用的关键问题。基于网格资源的特点,文本试图在网格环境中引入对等思想,利用P2P技术来有效地管理动态的网格计算资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蓬勃发展,民间借贷开始衍生出一种新的模式——P2P网络借贷,其中,以宜信模式为主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在网络借贷中已成为最主要的模式之一。进化博弈分析显示,健全的信用和法律体系对于P2P网络借贷尤为重要。加快P2P网贷平台建设,需建立起完善的监管制度和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强化网贷公司自身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并在合理范围内适当提高网贷利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