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罗敏 《文教资料》2011,(16):29-31
本文主要探讨"半A半B"结构的整体功能,在句法上,它可以充当定语、状语、谓语和宾语;在语义上,该结构体表示的是一种模糊义。  相似文献   

2.
“结构复杂的长句”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单句因为附加成分多而结构复杂起来,一是句中定、状、补成分由多个短语或复杂短语构成;二是主、谓、宾由复杂短语充当.因此,分析复杂单句,首先要抓住“主干”.再分析句中的“枝叶”,搞清结构,理解意义及作用.进而把握语意.复句因为表达层次丰富而使结构复杂化,特别是多重复句,它借助关联词语来表明层次和分句间的事理关系.因此,分析多重复句必须掌握由不同的相配套的关联词语组合的复句类型,纵观全句,把握句意,分解层次,确定分句之间的关系.高考主要测试运用语法知识,辨明和分析结构复杂的长句,把握和理解语句的主旨.  相似文献   

3.
容认性让步复句是一个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在语表形式上表现为使用表示让步转折关系的让步词语和转折词语.而在有些情况下,转折词语是可以省略的.作为复句形式标记的关联词语对复句的关系的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容认性让步句中使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也能达到不同的交际目的.文章以容认性让步句中的关联词语为标准,从形式上对容认性让步句进行划分,分析研究容认性让步句形式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因果复句是用于表示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古代汉语因果复句属于偏正复句,共有11个句型.这些句型如果按照表示原因与结果的顺序不同,可以分成以下两组.第一组 由因及果复句(句型1—句型6).这组复句的特点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前分句表示原因,后分句表示结果.吕叔湘先生把这种句子叫做“纪效句”,杨伯峻先生则称之为”结果句”.①这组复句有的在前分句中有关联词语,有的在后分句句首或句中有关联词语,有的前后分句都有关联词语,也有的根本不用关联词语.  相似文献   

5.
构式"也……也……"是指由"也"叠用而固化成的一种语法格式,连接的两项成分可以为词、短语或小句,表并列关系。根据"也……也……"的主语和连接成分的异同可分为五种类型,不同类型有不同的替换规律。"也……也……"的句法功能灵活,可以充当单句的谓语、谓语中心语、定语、补语或宾语,也可以连接复句的分句。"也……也……"和"又……又……"都表并列,但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6.
汉语构式"一+N(单音节)"构成成分复杂,结构属性多样。"一+N单"具有深厚的认知及心理基础,可以表示客观数量、量大、量小等意义,其表义功能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该构式词汇化的动因多元化,其词汇化的历程呈现错综交织状态;就语法功能而言,它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但很少充当谓语。  相似文献   

7.
龚贺 《时代教育》2012,(7):289-290
"然后"和"后来"在复句或句群中都是经常用到的表示连贯的关系标记,表示后一分句或句子表示的事件或状态接着前一分句或句子发生。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本文从句法成分、语义内容、语用功能三个方面对这两个连贯关系标记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8.
周睿 《现代语文》2009,(7):54-56
动宾式惯用语的语法特征相当丰富,有的相当于词组,在句中作句法成分;有的相当于句子,单独成句,或充当复句里的分句;有的充当句子的某一成分.  相似文献   

9.
作为话语标记和语气词的"算了",均从"算+了"的结构发展而来。"算+了"结构主要处于两种句法环境中,一类为名词性成分充当主语的单句,另一类为复句后一分句或紧缩复句的后件。前一类句型,经主语脱落,"算了"发展为话语标记;后一类句型中的紧缩复句前件变为凸显成分,成为单句结构,"算了"虚化为语气词。  相似文献   

10.
截止目前为止的维吾尔语研究成果表明,维吾尔语中的词按照语义、形态、句法三条标准,分为名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动词、量词、情态词、助词和双词等十一种词类。这十一种词类又可以按其能否表示词汇意义,在句中能否表示一定语法意义并充当某种句法成分等,分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是具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在句中能充当某种句法成分的词。维吾尔语中,名词、形容词、数词、代词、量词、副词、动词、摸拟词等属于实词。不具有词汇意义,在句中不能充当句法成分,而仅仅连接词语和句子,帮助它们组合起来,起附加意义作用的词类叫虚词。  相似文献   

11.
由"称代复指"、"总分复指"构成的句子可合称"复指句".复指句中的主语是话题语法化后形成的程度偏低的句法成分."称代复指句"后段的"这"那"正处在由实变虚、由语汇形式向句法形式嬗变的语法化进程之中;"总分复指句"应着眼于前后语段的性质.复指句是非典型的单句或复句.  相似文献   

12.
复句是语法教学和研究的重点之一,而复句的教学和研究,又是以分句的确认为前提的。单句与复句的区分、分句与分句的界限以及分句的数目,都影响到复句的辨认与分析。影响分句确认的因素有7种:句子形式充当句子成分,成分的移位,独立语,名词性词语能否充当分句,关联词语的性质,成分的省略,内套句的处理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功能句法中“主从关系”的若干问题,作者认为:(1)功能句法中的“主从关系”不同于传统语法的“主从关系”;(2)“主从关系”不妨看作是“内嵌”的一种形式;(3)小句复合体不是“高于”小句的句法单位,小句的成分可以由词组/短语体现(这个词组/短语还可以内嵌有同级的词组/短语或高一级的小句),也可以由小句体现(即小句平面上的内嵌);(4)韩礼德提出的“逻辑—语义关系”表示的是并列关系的小句之间的关系,不能全面概括内嵌小句与相关小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称代复指句结构别具一格,其被复指成分是一种“附丽于句,不能离句而独立,但又不是句子所由组成的直接成分”,通过句中复指代词对它进行复指,借以突出被复指成分的内容。被复指成分不仅可以由名词性成分充当,而且也可以由主谓短语等谓词性短语或复句形式充当,所以称代复指句应视为单句的一种特殊类型。  相似文献   

15.
耿雪 《现代语文》2006,(12):56-57
同印欧语言相比,汉语是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它的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一种词类可以充当主、谓、宾、定、状、补等多种句法成分.相反,一种句法成分也可以由不同的词类来充当,这是汉语语法的重要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所谓“半”类词语是指包括“半”在内的以“半”为语素或句法成分的一类词语。东北方言的“半”类词语既与普通话的同类词语相通,又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以语义为中心,从语音、语义、结构、功能等角度,可以较清晰地看到东北方言“半”类词语的系统面貌。  相似文献   

17.
复式结构是其直接成分可以从功能等值的角度来切分的结构,包括语法书上所说的复句、复句形式和不独自成句的联合、紧缩、连动(连谓)、兼语等结构;表示复式关系,可以只用语序,也可以兼用一般关联词语(不包括“和”类连词)。同复式结构相对的是单式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考察"半""一半"和"一A半"等"半"类词语的性质和功能。"半"有数词和副词的性质,并无量词的功能。副词"半"是数词"半"语法化的结果,对"半"的多功能的分化和"一"的虚化促成了"一半"的产生。副词"多/大半"是词组"多/大半"词汇化的结果,同样,对"A半"多功能的分解也促使"一A半"的出现。在现代汉语中,与数词"半"对立分布的"一半"是数词;与副词"A半"主要处于对立分布状态的"一A半"也是数词。虚化了的"一"在"一"类词语中不宜再看作数词。  相似文献   

19.
日语中的双重主语句又名主谓谓语句,即是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一种特殊句型。其格式可用NP1+(NP2+VP)表示,NP1是全句主语,叫大主语;NP2是充当全句谓语的那个主谓短语中的主语,叫小主语;VP则称之为小谓语。在这种句式中,大主语和小主语之间存在领属关系的占很大比重,因而两者之间往往存在着隐性的"NP1のNP2"关系。从语用上分析,一个句子通常有主题和述题两部分。主题是语用分析的重要概念,它与主语属于不同层面:主语是属于句法关系的概念,它是与谓语相对而言的,是一种句法成分;主题是交谈双方共同的话题,是句子叙述的起点,常以"は"代表旧的已知的信息,它是与评论(对主题的说明,即传递新的信息的部分)相对而言的,是一种语用成分。双重主语句也不例外,在语用层面上,大主语是主话题,小主语是次话题。这种关系也使得双重主语句在语用功能上存在很多不同于偏正型名词短语构成主谓句之处。  相似文献   

20.
所谓句群,是指几个句子的组合。组成句群的可以是一些各自独立的单句或复句,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也可以是一些小句群组成较大的句群。它们能够有机地组合,首先是因为它们在意义上有着一定的联系,也因为往往用了一定的关联词语。这种意义上和结构上的联系究竟指的是什么?句群中选用的关联词语与复句中的关联词语又有何不同?句群中的关联词语在运用时又有着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