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作品的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的分量,但实际上很多中学语文教师感到鲁迅作品很难教甚至无法教,很多中学生感到鲁迅作品很难懂甚至无法懂。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用研究性学习来解决目前中学鲁迅作品教学难题,这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充分遵循新课程基本理论和阅读教学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2.
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大,因而鲁迅作品教学成为人们认识鲁迅、学〉-7鲁迅作品的主渠道,然而在一些小县城的职校或农村中学,却出现了“学生厌读,教师怕教”鲁迅作品的现象,笔者究其原因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成立50年来,中学语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选录经历了一个稳定、更替和逐步发展的过程。本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教材为中心,梳理建国以来中学语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选录情况,以期为近年来颇受世人关注的语教学教改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
提起鲁迅的作品很多人都头疼,关于中学课本是否删减鲁迅作品已经争议很久了。有人认为鲁迅作品晦涩难懂应该删掉,有人支持鲁迅作品,认为是国学优秀文章应该弘扬。现实中也有很多教师对鲁迅作品的教学感到无奈,结果出现了一种学生不爱学,教师教不明白的现象。总结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关于初中语文鲁迅作品的教学有以下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向来是比较多的。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6册教材正本共选鲁迅作品6篇,分别是:《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故乡》、《藤野先生》、《雪》,平均一册一篇,可以说是作家当中最多的,因此也成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而对于一些学生而言,语文学习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句顺口溜很形象地说明了学生在学习和理解鲁迅作品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很多也对鲁迅作品感觉比较难教,教浅了,文章讲不透;教深了,又怕学生理解不到位。那么该如何处理这其中的关系呢?本文就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来谈谈鲁迅作品教学的三个注重。  相似文献   

6.
刘妍 《考试周刊》2013,(51):38-39
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当前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难教、难学的困境,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造成鲁迅作品教学困境的原因是什么呢?从外部的文化语境看,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经济体制转型期,文学迅速由中心走向边缘,精英文化急速衰退,世俗化特征日益明显。从鲁迅作品教学内部看,从选文到主题解读、从教学指导思想到具体教学方法等各方面都存在严重的缺陷。从鲁迅作品本身看,鲁迅作品之难当然还难在鲁迅文章的本身之难以读懂。要走出这一困境,中学语文鲁迅作品的教学应进行个性化、多元化解读;系统性、整体性教学;根据课文的不同文体特点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选入教材的鲁迅作品,我特别重视自己的理解,因为鲁迅作品的研究者很多,各有各的说法,往往有所争论。中学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进行的是基础教学,教师应给学生以确定的基础知识,从而培养他们具有规范的基础能力,研究者的争论可以作为教师钻研教材的参考,也可以启发尖子学生进一步思考,但决不可以作为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教学内容。教鲁迅作品必须有自己的明确见解。这种见解我称之为教学的灵魂,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东西,教学的设想、安排和引导都跟它密切地关联着。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课中的鲁迅作品是中学语文教材编写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历次教材编订中一直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在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着难教、难学的困惑与尴尬,通过调查研究,梳理和分析问题症结所在,解析问题形成的内外部原因,才能探索出中学语文课中鲁迅作品教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的今天,如何继承和发扬鲁迅的思想文化遗产,进一步提高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质量,使具有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鲁迅作品真正成为今天青少年进行国情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生动教材,是当今中学鲁迅作品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要解决这一课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本文仅就加强中学鲁迅作品的系统性教学问题,试作一些探讨.我们对中学鲁迅作品进行整体审视,不难发现:鲁迅作品贯穿于中学阶段的各册语文教材之中,体裁包括小说、杂文、散文.写作时间既有前期,也有后期.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作为教材的二十多篇鲁迅作品,几乎包括了鲁迅在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它们粗  相似文献   

10.
小说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而在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的作品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能很好地教给学生这些鲁迅的作品,是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中比较重要的一项了。历来对于鲁迅都有一句俗语:"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完全可以看出鲁迅的一些作品教学甚至影响着中学语文教学的水平高低。本文以《孔乙己》的教学为例,浅谈中学课本中鲁迅作品教学。  相似文献   

11.
鲁迅已经成为雅文化的一部分,然而在当今社会上还存在着一种有关鲁迅作品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因此,有必要致力于鲁迅研究和中学语文教育界的互融互通。2009年有关鲁迅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点:关于"当代中学生和鲁迅"的状况调查;关于中学语文教材减少鲁迅作品篇目的讨论;关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思考;关于大学鲁迅作品教学的思考。本文注重述中有评,评述结合,既为读者提供了按图索骥的方便,也在评述中显示出了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2006年,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学生中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我们崇敬和纪念的鲁迅先生已经成为学生“怕”的对象,想来实在可怕。那么,如何通过语文教学让鲁迅和鲁迅作品真正走进学生心中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王葆华 《现代教学》2006,(12):12-13
学生怕鲁迅,不乏一些人为的原因。教师花大力气教鲁迅作品。结果却让学生怕起鲁迅来,这需要反思,需要改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2006年,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学生中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我们崇敬和纪念的鲁迅先生已经成为学生“怕”的对象,想来实在可怕。那么,如何通过语文教学让鲁迅和鲁迅作品真正走进学生心中呢?  相似文献   

15.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句流行了多少年的校园童谣,折射出的是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尴尬地位.有人说鲁迅的作品因时代久远,难读难教,建议鲁迅作品最好能退出语文课堂.我不这样认为.因为谁也不是一开始就能读懂《论语》《孟子》的,关键是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走近鲁迅,走进鲁迅作品的文化长廊,使鲁迅作品中的长妈妈、祥林嫂、闰土、阿Q等活生生的人物与学生在时空隧道里相逢相遇.为此,我在教授《阿长与<山海经>》时,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鲁迅先生的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比例引发了争议,有些学者认为鲁迅以及鲁迅的作品脱离了时代,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问题日渐凸显。但是鲁迅作为中国文坛的领军人物,他的地位无论是在文学界还是教育界不容撼动,所以对鲁迅作品的传承是有必要性的。本文从教材、教师、学生三者出发,深刻探讨鲁迅作品在中学教学中的问题,将鲁迅作品发扬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7.
鲁迅作品教学的困境、对策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读过中学的人,都会对鲁迅作品存有记忆。孔乙己、闰土、阿Q、祥林嫂,这些影像的沉潜应归功于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鲁迅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他们把鲁迅用生命点燃的薪火高高擎起并代代相传。然而,目前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却存在诸多令人不如意的地方,许多的报刊对此也曾有过批评,但批评明显呈形而上的倾向。这里结合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实际,谈一谈我感受到的目前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困境以及采取的相应对策。我认为,走向人的现代性是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8.
作为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点课文,仅鲁迅作品就选用了18篇,占阅读课文总数的10%以上。这些作品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包括小说、杂文、散文,几乎代表了鲁迅各个时期的重要文章,而且贯穿于中学阶段各个年级的各册教科书中。可见,鲁迅作品教学直接影响着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遗憾的是,作为阅读教学的重头戏,鲁迅作品  相似文献   

19.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正处于困境中。由于课程改革、教材改革、时代隔阂等种种因素,鲁迅作品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即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的需求和时代的教学要求存在着巨大矛盾。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当下的鲁迅作品教学方式,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并且将理念与实践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目标由应试化向核心素养转变、教学手段由固化向个性化转变、评价机制由应试化向发展化转变。不仅要优化教师"教"的策略,也要充分重视学生"学"的策略,让鲁迅作品在教学中焕发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坚持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原则,提出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应当(一),从鲁迅思想实际和作品实际出发,悉心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这是教好鲁迅作品的重要前提;(二)从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实际和认识水平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理解程度,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