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徐义 《四川教育》2023,(Z2):18-19
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艺术性,既要讲究以知授人、以智启人、以规导人,又要以德服人、以爱感人、以情动人。为此,班主任可从“赋魂”“立骨”“丰肌”三个维度入手:以“道”治班,全面提升班级整体文明水平;以“法”治班,健全班级组织纪律规范系统;以“文化”治班,有力推进班级自治战略。由此,班级内才能形成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学风优良、关系和睦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2.
王菲 《文教资料》2011,(31):139-141
班规是一个班的制度.也是一个班的“法律”。它在规范约束学生行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关系到班级整体的发展与进步。要想培养优秀的班集体.依“法”治班势在必行。本文强调了依“法”治班的重要性.论述了具体步骤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院系学生治理结构及其治理能力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从提升学生“四自”管理能力出发,构建了以“党总支领导下的副书记负责制”为主、学生“四自”管理为辅的院系学生治理组织架构,与此相适应探索了“主席治会”“班长治班”“舍长治寝”制度,四层级联系指导帮扶、学生分类分层管理、分块分线多渠道“教管”等工作机制;实施了“1334”工程建设,“人、场、网”齐抓并重,提升院系学生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4.
以爱治班     
以爱治班惠民县第二实验学校牛一兵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育者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教师要真诚地爱护学生,尤其是斑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处处体现出对学生真挚的爱,以爱治班,用自己的爱心去赢得学生的心,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热情,密切师生间的...  相似文献   

5.
李镇西同志在《权威转化:学生自理的良策》一文中,就班级管理明确提出了以“法”治班的观点。他说:“制订班级法规”,并采取“相应的强制办法”,以“避免有法不依”。班级条例一旦生效,便成了班级法律。这样,班级管理便“由人治”走向“法治”……对李老师所持之观点本人不敢苟同。现浅谈几点看法愿与李镇西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塑造“益友”形象,达到与学生心灵上的沟通,感情上的共振,思想上的交融,增强班级的向“师”力,从而达到以“情”治班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如何让班主任从繁琐的班级管理中解放出来呢?能否对班级管理做到时间“偷工”,而效果却不“减料”呢?在教育实践中,笔者尝试了“无为治班”的新办法。即班主任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当家作主,而班主任只是通过宏观调控来维持班级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无为治班”管理机制的关键是要培养一批本领过硬的学生干部。一支善管、肯抓、自律的班干部队伍对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班干…  相似文献   

8.
刘良初  王博 《湖南教育》2000,(14):47-49
●27岁时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 ;33岁时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34岁时被评为娄底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之一 ,并被破格评为中学高级教师 ;去年 ,37岁的他被破格评为中学特级教师。●他主编、参编的专业书籍12部 ,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8篇,其中10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受到翟连林教授等专家的赞扬。●他采用“以柔克刚”等治班策略使后进班成为文明班。家长对学生说 :“你能碰上曾老师这样的老师 ,是你一生的幸运。曾老师发明了一种“数学游戏”。它用兴趣引学生入门,学生“沉溺”其中,乐此…  相似文献   

9.
在班级管理中,我结合学生表现欲强,善于展示自己,乐于承担责任的特点,设立“一人一岗”、“一人一官”制,使班级管理出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人人都是‘官’,管好一个班”的良好局面。 一、确立班规、班纪,依“法”治班  相似文献   

10.
班级管理中的情感陶冶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级管理是一门看似简单 ,其实复杂的艺术。大多数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是单纯的用班规、班纪约束学生 ,这样虽然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但其中也有很多弊端。熟悉魏书生的人个个佩服他治班有方 ,特别是他的“依法治班”、学生自行管理的办法深得班主任们的推崇。诚然 ,魏老师的做法确实收到了令人惊叹的效果 :不但班级工作有条不紊 ,而且学生的自律、自强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但是 ,如果因此而把魏老师的治班经验仅仅归功于班规班纪 ,那未免有些片面。于我看来 ,魏老师的治班得法更在于他的情感陶冶法。情感陶冶法就是利用各种情境中的教…  相似文献   

11.
当班主任两年多,送走一个普师班,现在带两个体育班,总结经验可概括为“二条线,五育人”六字。一、二条线“二条线”即治班的两条主线。治班好比赋诗文,情感线索发乎心。(一)第一条主线是班级发展通径,班级健康发展有其通径,即从个人互识到集体认同再到集体进步与个人发展相互激荡。如图:学生到学校必先相互认识,初步建立感情和友谊。尔后,应让其进一步沟通和理解,形成“我生活在集体中”的观念、班集体概念和班集体印象,满足其离家后的第二次心理归属需要,认识到集体也是“家”,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须体现到每个学生身上。所以通径的最后关口是创设环境以助学生个人发展,创设环境及提供其发展所需之土  相似文献   

12.
座位风波     
唐远廷 《教师博览》2006,(11):46-47
教书三年,第一次被安排上高三毕业班的课程并任一个班的班主任。一个年级六个班,其他五个班的班主任,虽各有各的治班招数,但有一点却惊人地相同:学生的座次由成绩的好坏决定,成绩好的被安排到最好的位置上;或者是稍微“民主”一点——按成绩排名的高低顺序,让学生自己选择座位,从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开始选,依次第二、第三,直至最后一名。据“老”班主任说,这样做,效果一向显著,学生为了坐上“好位置”,就会努力学习,最后,考出好成绩来。看到大家如此,年轻而又第一次带毕业班的我自然也不敢怠慢——虽然我自己很不愿意这样做。我带的这个班,…  相似文献   

13.
《学周刊C版》2017,(12):87-88
治国必须有法可依,那么“治班”也必须有“章”可循。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不仅需要严明的纪律,还需要建立多项班级制度,比如,班干部责任制、值日班长制等,以“制”理班才能更好地促进班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平 《中国德育》2005,(1):40-41,59
2004年初.教育部发出了“开展依法冶校示范校创建活动”的通知,为依法治教、依法冶校、依法治班增加了“助推力”。作为一名基层班主任,如何依法治班呢?  相似文献   

15.
胡月菊 《师道》2010,(6):32-33
看了贵刊2009年第10期的《“婉约派”班主任治班有招》一文后,笔者深有同感,觉得奉明茂老师提出的“婉约派”班主任治班的几点做法,如“喊破嗓子不如做个样子”“怒其不争不如促其奋争”“严厉教化不如故事感化”等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许多小学生思想活跃,个性鲜明,叛逆性强,行为方式以自我为中心。班主任传统意义上的权威受到挑战,治班方法受到质疑。不少班主任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小学生难管难教!”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内地高校举办“新疆班”面临:语言文字、习俗信仰等交流交往障碍;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难落实处;“双重教学目标”充分实现尚有压力等难题。深究其因在于:办学“软实力”改观难与“硬实力”改善同步;教师教育理念及学生处事观念尚待适度转变;举办民族班的相关经验欠缺;创新精神缺乏、人才培养模式陈旧等方面。解决难题,开辟新局,尚需:树立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在“新疆班”中推行德育导师制;定期举办以民族政策、习俗信仰为议题的专题讲座,为“新疆班”教学营造良好氛围;在开设教学班课程之余,“新疆班”学生增设汉语语言类课程;决策层需要以改革创新之精神适时调整教育内容,不断创新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商君书·弱民》中有语:“背法而治,此任重道远而无马牛,济大川而无舡楫也。”是讲背弃法制去治国,那就好比担子很重,道路很远,而没有牛马,又好比过大河而没有船和桨一样。说明不通过法制而想治理好国家是不可能的。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也同样需要“法制”!此“法”就是一个班的班纪班规。以“法”治班是建设一个好的集体的根本思路。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围绕以“法”治班这个总体思路,注重抓住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四个相互密切联系的环节治理班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有“法”可依每带一个班,在刚开学初,我总是召集班级主要干部商讨制定班纪,拿出初稿,然后,利用班会发动全体同学共同讨论,最终予以确立。  相似文献   

19.
徐倩  薛婷彦 《上海教育》2014,(10):50-53
19个班级,其中7个艺术班,12个非艺术班:500多名学生,其中艺术班和非艺术班学生的比例约为3:7;艺术班的学生人数远远少于非艺术班,而考取艺术类高校的学生又比一般高中多:与上海戏剧学院“牵手”十年,学校在传承中有了新的增长点,学生的出路也由原来的单一升学变为可依靠“艺术”特长和“学力”实力并进的“双向升学”。  相似文献   

20.
素质好的班容易带,素质差的班怎么带?在做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我做了一点探索和尝试,觉得以班主任施教为主,发挥各种辅教要素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对学生实行针对性的转化教育,不失为一种治班的有效方法,它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我把它称之“主辅合教法”。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