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高职院校软实力提升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实力是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高职院校精神力、制度力、行动力和形象力等要素。软实力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共识提升学校精神力.以规范提升学校制度力.以榜样提升学校行动力。  相似文献   

2.
论大学的软实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打造大学软实力,提升大学竞争力,是全球性竞争环境下大学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大学软实力涵括了大学文化力、大学政治力、大学精神力、大学制度力等要素。快速增强的经济实力是构建和强化大学软实力的物质基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是构建和增强大学软实力的根本动力,充满活力的大学文化是构建和增强大学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在提升大学软实力的过程中,必须消除计划体制的负面影响。克服各种问题障碍,努力增强大学软实力的内生力;培育大学精神,增强大学软实力的凝聚力;谋划事业发展,增强大学软实力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的软实力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打造大学软实力,提升大学竞争力,是全球性竞争环境下大学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大学软实力涵括了大学文化力、大学政治力、大学精神力、大学制度力等要素。快速增强的经济实力是构建和强化大学软实力的物质基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是构建和增强大学软实力的根本动力,充满活力的大学文化是构建和增强大学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在提升大学软实力过程中,必须消除计划体制的负面影响,克服各种问题障碍,努力增强大学软实力的内生力。培育大学精神,增强大学软实力的凝聚力。谋划事业发展,增强大学软实力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4.
打造和提升远程教育软实力,是全球性教育竞争环境下远程教育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远程教育软实力涵括了远程教育文化力、远程教育精神力、远程教育制度力、远程教育特性力等要素。为了提升远程教育的软实力,远程教育必须大力进行理念建设、文化建设、精神建设、制度建设、形象建设、环境建设和风格建设。  相似文献   

5.
软实力是大学精神、办学传统、办学理念、教学管理制度和校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包含了文化力、政治力、精神力、制度力等方面。软实力是一流高职学院发展的内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增强软实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突出重围,谋得发展。  相似文献   

6.
浅谈大学文化建设与高校软实力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文化与高校软实力是大学办学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主要包括大学文化精神、大学文化模式、大学文化理念和大学文化载体四个方面。高校软实力涵括了高校的吸引力、影响力、文化力、制度力、公关力、组织力等要素。软实力是一种特殊的学校文化,充满活力的大学文化是构建和强化大学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大学文化建设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提升高校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提升高校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就地方高校软实力提升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提出思想力是高校软实力当中的核心要素、高级生产要素,并从凝聚大学精神力、维护教育品格力、提升教育决策力、提升教育变革力等四个方面就地方高校全面提高自身的思想力水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大学软实力是大学的整体精神风貌,是大学的价值理念和内在品质,是大学办学的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软实力对于大学本身来说就是一种核心竞争力,具体表现在吸引力、影响力、文化力、制度力、公关力和组织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就一所学校而言,硬实力是学校发展的物质基础。而软实力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则起着更为关键性的作用,它深深熔铸在学校的生命力、精神力和发展力之中。在学校的软实力中,学校文化又是其中重要的构成要素,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强大内驱力。“没有优秀的学校文化,就不可能生成强的学校文化力”,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即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品牌个性和特色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大学竞争力既有硬实力也有软实力。文化力是大学发展的软实力。大学校园环境,是文化力转化为软实力的基础和氛围;大学生文化素质,是文化力转化为软实力的核心;大学教师文化素养,是文化力转化为软实力的重点;大学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及其文化修养,是文化力转化为软实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文化力是一流大学竞争的软实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竞争力既有硬实力也有软实力。硬实力不能软,软实力必须硬,做强软实力也是大学发展的“硬道理”。文化力是大学发展的软实力。大学校园环境,是文化力转化为软实力的基础和氛围;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文化力转化为软实力的核心;大学教师文化素养,是文化力转化为软实力的重点;大学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及其文化修养,是文化力转化为软实力的关键。一流大学的竞争最终取决于文化力,文化力是大学竞争制胜之源。文化兴校战略,也成为大学竞争的软实力战略。  相似文献   

12.
大学竞争力既有硬实力也有软实力。硬实力不能软,软实力必须硬,做强软实力也是大学发展的“硬道理”。文化力是大学发展的软实力。大学校园环境,是文化力转化为软实力的基础和氛围;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文化力转化为软实力的核心;大学教师文化素养,是文化力转化为软实力的重点;大学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及其文化修养。是文化力转化为软实力的关键。 文  相似文献   

13.
教育文化软实力的构成及内部效应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教育文化软实力就是体现在教育领域中的文化软实力.从内容上看,一国的教育文化软实力,包括文化核心力、运行保障力以及拓展深化力.核心力源于教育文化、人文精神和教育价值理念;运行保障力来自于教育组织、教育管理和教育制度等;拓展深化力包括教育政治、教育经济和教育外交等实力.教育文化软实力的内部效应有示范效应、吸附效应、熏染效应、管束效应、传播效应,它们共同作用于人,从而形成教育文化软实力的合力.而发挥教育文化软实力的内部效应的途径在于,让劳动成为必需,改善消费结构,更新交往方式,重视休闲品位,发展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4.
一、大学软实力的特征 大学软实力主要包括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大学制度、大学管理、大学品牌、大学形象、大学声誉和大学环境等,广义上的大学软实力还包括大学的人力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等.软实力对内影响大学的凝聚力,对外影响大学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与刚性的大学制度建设联系紧密.文章以大学文化与大学制度关系为基础,辩证分析两者的内在关联;以大学文化形态为切入点,提出了大学文化形态的“基础+主干+引领”体系,以“片层结构”分析模式定位大学文化形态的“真”、“善”、“美”;阐述大学文化核心要素与本质功能制导大学的制度建设;探讨刚性制度下大学文化润滑、捋顺与融会贯通的柔性黏合,从导向、陶冶、价值认同、激励功能视角分析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影响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在充分论述大学文化与国家、民族核心竞争力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大力发展大学文化软实力,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增强大学组织内部的学习力、创新力、生命力、吸引力,提高大学文化核心竞争力的治校方略.  相似文献   

16.
大学软实力是一个相对于大学硬实力的概念,她包括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大学形象、大学制度等方面。在大学硬件投资迅猛发展、大学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认识和重视大学软实力是大学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我国大学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发展与教育创新正成为大学发展的主旋律,然而,在科学与创新的视野下,可以发现,决定当代大学发展成败的关键已从硬实力的增长转向软实力的提升。软实力建设不仅演绎了中国当代大学曾有的辉煌和面临的挑战,更展示了中国大学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中国大学软实力建设的核心是廓清大学软实力概念,关键是重建大学文化、设计制度体系、更新发展战略形象。  相似文献   

18.
《留学生》2014,(17)
正国家形象,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文化软实力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基于文化的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而形成的思想、道德和精神力量。我国文化软实力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反映时代发展要求,对内表现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外表现为国家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当前,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国家形象对一国发展和安全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大、  相似文献   

19.
所谓教育文化软实力就是体现在教育领域中的文化软实力。从内容上看,一国的教育文化软实力,包括文化核心力、运行保障力以及拓展深化力。核心力源于教育文化、人文精神和教育价值理念;运行保障力来自于教育组织、教育管理和教育制度等;拓展深化力包括教育政治、教育经济和教育外交等实力。教育文化软实力的内部效应有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20.
用有高度的智慧和实干的基因为内核的广东精神创新凝练校园文化力、精神力以提升高职院校的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弘扬广东精神,创新物质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弘扬广东精神,创新制度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弘扬广东精神,创新精神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