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孙中山早年对中西文化的基本态度并不是“‘西化’趋向较为突出”。早年的孙中山,不但没有西化的趋向,而且恰恰是一个热爱祖国历史文化,并善于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革命家;晚年也没有“文化保守主义趋向”。孙中山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是鲜明地反对走极端,即反对极端守旧排外,反对极端崇拜西方。孙中山的文化观,是革命性、理性、科学性的有机统一的文化观。革命性表明他的文化观并不保守,理性使他没有全盘西化趋向,科学性说明他的文化观符合历史、文化的存在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与陈独秀对新文化运动有不同的态度 ,这是源于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同。陈独秀要彻底否定儒家思想、传统伦理道德和中国文学艺术 ,甚至主张废汉字 ;孙中山则主张继承、改造传统文化 ,总体上对儒家思想、传统伦理道德和中国文化艺术持肯定的态度 ,并且十分尊孔 ,反对废汉字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作为一个有改造中国远大抱负的教育家,他对近代中国社会改造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思考。他提出改造中国社会的主张是建立在他对中西文化观念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他主张对传统文化进行取舍及改造,并在创新的基础上与西方文化相融合。这种中西文化观念奠定了陶行知社会改造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属于成熟的政治、道德文化,长于政治进步和社会改造,与西方文化相去甚远,不可揉进西方文化那种追逐物质利益的精神。中西文化极难融合,是科学社会主义消弭了中西文化的鸿沟,但中国文化仍应保持自己在政治进步和社会改造方面的优势。毛泽东“大体平均”和消灭不平等身份关系的主张是中西文化融合方面的伟大创举,奠定了中西文化融合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属于成熟的政治、道德文化,长于政治进步和社会改造,与西方文化相去甚远,不可揉进西方文化那种追逐物质利益的精神。中西文化极难融合,是科学社会主义消弭了中西文化的鸿沟,但中国文化仍应保持自己在政治进步和社会改造方面的优势。毛泽东“大体平均”和消灭不平等身份关系的主张是中西文化融合方面的伟大创举,奠定了中西文化融合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杜威于五四运动爆发前夕应邀来华讲学,对五四运动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作出了理性的评价,对其未来走向给予了前瞻性引导,深刻地影响了五四运动的发展。杜威对五四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感情色彩表示担忧,主张感情与理性相互配合。既反对一味的守旧,也反对盲目的趋新,提出中西文化折衷调和的主张。由于中国近代社会缺少和平建设的环境,也由于杜威自由主义实用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缺少理性的对话.杜威思想不可能承担起改造中国社会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7.
梁漱溟是现代新儒家的创始人。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他的文化观独树一帜,在中国文化的出路问题上他既反对西方化又反对中西文化融合,而主张东方化,因此他被认为是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他的文化主张中堙有提出“中体西用”论,甚至反对“中体西用”论,但是,他在方法论和具体的文化主张上却没有从根本上脱离“中体西用”文化模式,相反却使得“中体西用”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发展和继承。  相似文献   

8.
林纾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是在中西文化融合与近代中国出现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他着重对儒家的"中庸之道"、儒学界不切时务的不良风气、传统小说的"旧式模式"与传统史学的"正史观"、"士农工商"的封建等级观以及男尊女卑的伦理观进行了批判性反思.林纾虽主张用"西"学改造"中"学,但他反对解构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始终坚持对传统文化的信仰.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在对辛亥革命失败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中,深刻认识到全盘西化和全面反传统都不是中国现代化的最佳设计,因而他提出了中西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的互融问题,在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和鉴别中努力探寻一条新的中西文化融合之路,形成了孙中山文化思想的独立体系。孙中山的文化思想是以综贯中西为基本特征的,它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和教益。  相似文献   

10.
杨明斋是中共建党时期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五四新文化时期,他积极投身于中西文化论争之中,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研究中国问题,深刻剖析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科学阐明了他的中西文化观,并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思想。杨明斋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主张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为五四运动以后的文化走向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11.
杨衢云,厦门海沧人,与孙中山创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并被选为第一任会长。他主张共和,反对帝制,是孙中山的亲密战友,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代杰出人物,是辛亥革命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毕其一生精力,为在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制度而奋斗,他睿智的思想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在《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入《建国方略》等文章和一系列的演讲谈话中,都阐述了要在中国建立一套完备、民主高效的监察制度的思想。一、孙中山的民主监察思想体现了他对西方社会制度的批判精神和融贯中西文化的务实态度。孙中山“幼读儒书,十二岁毕经业.十三岁随母住夏威夷岛,”①投奔其兄孙眉,在英美教会办的书院学习.十八岁回国后不久,又到香港先后就读于香港拨苹书室、中央书院、广州南华医学堂,香港西医书…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20年代关于东西方文化的论争中,常乃德主张文化多元说,反对文化的二元说,要求从概念和事实上对于中西文化进行辨析;认为整理国故,必须有补于人生,不可玩物丧志;提出以古今文化的角度代替中西来思考文化。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文化观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是其根脉,包括家学渊源和自身研究传统文化典籍;先进西方文化是其文化观生成的现代理念;中西文化兼融是其文化观形成的归宿;宗教文化是其文化观生成的重要层面。孙中山的文化观直接体现着他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发扬长城文化精神、彰显伦理道德精神、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视阈和思想,都是在多元文化观基础上宏观论述和总结。从当代意义上来追溯和审视孙中山文化观的形成、发展和融会创新,其意义都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15.
范蠡和亚里士多德是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的两大政治家。二者均有务实精神,都主张让人民富裕。范蠡主张君主专制政体,亚里士多德主张民主政体,但亦主张权力集中,反对滥用民主。他们政治思想的相似与差别,表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通过对“国民性”的反思和批判,指出做新型国民的现实途径,从而建构了理想中的国民形象。在近代中国,国民性问题的提出实质上是由中西文化的碰撞而产生的,但是却暗含了“国民性”与“公民”对立的中西文化观念深刻冲突的问题,它也凸显了孙中山文化观念中无法回避的思想困境。  相似文献   

17.
1911年中华民国建立,政体必将随着国体的变化而变化。采取何种国家结构引发了中国思想界,政治界最早的一次剧烈的论争和选择。在论争和选择的过程中,孙中山的国家结构观是随着环境的改变和认识的深化不断变化的,独具特色。以其编好及其修正程度为标准,孙中山的国家结构观由主张联邦制到反对联邦制,从支持联省自治运动到反对联省自治,主张地方自治。其对国家结构形式的认识,不少地方至今仍闪烁着光芒,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东西方文化相通是钱钟书对中西文化的基本态度.这个不只表现在他的学术著作里,而且特别表现在他的小说<围城>里,他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负面的批判、对半殖民文化的批判,表现了他兼容并蓄的精神,以及试图打通中西文化的用心.  相似文献   

19.
戊戌变法前后,康有为发起保儒教活动,提出将儒家改造成西方式宗教(儒教)的主张。这个主张引起时人激烈的争论。黄遵宪以其理性主义中西文化观的态度提出,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文化是民族复兴的思想资源,但他反对把儒学变成有宗教设施、组织、教义和祭祀活动的“儒教”。他认为只有积极吸收西学,合中、西、新、旧之学,批判地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真正促进中国的学术文化的发展,并进而担负起挽救民族危机的重任。黄遵宪的理性主义中西文化观在今天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影的萌生是从观看外国电影开始的。在外国电影的启蒙、冲击与影响下,中国电影完成了从短片到长片、从模仿到创新的发展历程。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电影这种外来形式逐步实现了其本土化、民族化的改造,终于在中国这个特殊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开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