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赖寒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1):65-67,71
利用奥地利WEBA Spon公司的Rower Expert Light赛艇实船测试系统对4名女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进行单人双桨实船划桨测试.分析发现:随着桨频的增加,拉桨与推桨更加迅速,但推桨速度增加得更快.桨频的增加会使得拉桨速度加快但并没有伴随着拉力的显著增加,而拉力的大小对于艇速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在相同桨频下,较小...  相似文献   

2.
选取湖北赛艇队男子公开级3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奥地利WEBA sport公司的Rower Expert Light 赛艇实船测试系统对三名男子公开级赛艇选手进行单人双桨实船划桨测试.测试发现:随着桨频的增加,拉桨时间、推桨时间、单次划桨时间以及推拉比都在减小,而推拉比的减少意味着推桨所需时间减少得更快.拉桨的力量并没有明显增加,被测试的3名运动员都是左手拉力大于右手拉力.拉桨最大力产生时桨叶的位置会逐渐靠近运动员身后,相应的最大力产生的时间会提前.运动员左右手拉力的不平衡以及最大力产生的位置不一致都会影响到赛艇的航向.转桨角的变化幅度不大,但在四种桨频下,3名运动员的入水角都大于出水角.3名运动员的左转桨角比右转桨角大,意味着3名运动员左手桨叶的划幅比右桨大.  相似文献   

3.
赛艇划桨动作是由提桨(入水)——拉桨(划水)一按桨(出水)——推桨(回桨)四个部份组成的,这也称为一个划桨周期。其中,拉桨是桨叶在水中划水作功的过程,它产生推功赛艇前进的动力,其余三个动作(以后简称推桨)则是组成一个划桨周期必不可少的过渡动作。在每个周期中赛艇前进的速度并不是均匀的。图一所示赛艇划桨周期的速度曲线图,是以专用的电子仪器于一九八三年十二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国家队和赛艇优势省队运动员为测试对象,总结分析我国精英女子赛艇运动员的划桨技术特点。方法:27名运动员参与本研究,利用"BioRow Tel"系统测试五种桨频(20、24、28、32、36桨/分)下的划桨技术,测试参数包括划桨节奏、桨叶轨迹、桨力特征等。结果:拉桨时间百分比随桨频的提高显著提高;入水角、出水角和划幅在中低桨频下非常稳定,但在接近比赛桨频时显著下降;抓水打滑和出水打滑均随桨频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与桨力相关的参数对桨频的变化相对不敏感。结论:我国运动员较为注重桨叶入水和拉桨前段,表现出的技术较好,而在拉桨后段特别是桨叶出水阶段暴露出的问题比较大;临近比赛桨频时的技术同中低桨频时相比存在比较明显的下降。训练中要解决好拉桨后段和桨叶出水的问题,并注重提高运动员在比赛桨频时的划桨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和借鉴优秀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应用BioRow赛艇技术测试分析系统对里约奥运会奖牌获得者段静莉划桨技术动作特征进行分析,提供相应技术参数供参考。方法:通过实船测试获得段静莉各个划桨阶段的技术参数,从桨叶控制技术、划桨风格和艇速及艇加速度三方面对段静莉的划桨技术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论:(1)段静莉的拉桨阶段的桨叶控制有待提高,特别是桨叶入水打滑角度和桨叶出水打滑角度均偏大,桨叶入水深,不利于拉桨后期做功效率;(2)段静莉回桨阶段桨叶控制技术良好,桨叶轨迹稳定性较良好,桨叶高度适中;(3)段静莉的划桨风格属于“卢森博格”的中发力模式;(4)艇速及艇加速度是评价运动员划桨技术简单直接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第32届夏季奥运会男子赛艇公开级双人双桨奖牌获得者张亮/刘治宇组合(以下简称“张/刘组合”)拉桨动作的关键技术特征,为我国男子赛艇项目技术再突破提出建议。方法:采用Powerline赛艇实船生物力学测试系统对张/刘组合备战第32届夏季奥运会周期中的10次模拟测试赛的拉桨动作进行跟踪采集及数据分析。结果:1)张/刘组合整体的左、右桨拉桨功率无显著差异,左、右桨拉桨时间、拉桨节奏、入水打滑、出水打滑、入水角和桨幅存在显著差异;2)领桨手张亮的桨幅、有效桨幅、出水角、拉桨时间及拉桨节奏显著大于跟桨手刘治宇,入水角显著小于跟桨手刘治宇;3)桨幅、有效桨幅、入水角、拉桨时间、拉桨节奏及回桨时间与拉桨功率呈高度相关性,其中拉桨时间与入水角呈显著负相关。结论:1)张/刘组合整体的左桨拉桨动作幅度和速度大于右桨,左、右桨拉桨动作幅度和速度存在不一致现象,与国外优秀多人艇相关研究结果一致;2)张/刘组合拉桨入水打滑幅度超出合理范围(<6°),影响有效拉桨幅度并降低拉桨功率;3)领桨手张亮拉桨幅度较大,跟桨手刘治宇拉桨节奏较快,跟桨手应适当加大有效桨幅;4)拉桨时间和入水角是影响拉桨功率的...  相似文献   

7.
对黄胜初于2000年建立的双动力赛艇动力学方程进行矢量推导,结果显示,在操桨过程中人体质心的移动产生无击水动力。据此,认为国际赛艇联合会(FISA)赛艇教练员培训手册(2002年版)中,单动力赛艇动力模型衍生出的三点错误之处。研究认为,国内生物力学界和赛艇界对赛艇动力学及其在训练中的应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应注重回桨技术的研究和训练,降低1桨中拉推桨时间比,提高1桨的划桨效率。  相似文献   

8.
通过二维摄像解析法、相关性分析,探索了世界优秀赛艇双人单桨运动员划桨技术的特征.研究结论有:1)揭示了世界优秀M2-、W2-运动员一桨中艇速、时间、位移分配及其性别差异情况.2)一桨艇速较高的M2-运动员倾向于艇速变化幅度小,拉桨后段至推桨前段艇速增长率较高;推桨前段时间比重较大,推桨后段时间比重较小;拉桨后段位移比重较大.3)一桨艇速较高的W2-运动员倾向于在拉桨后段至推桨前段艇速增长率较高;拉桨后段时间比重较大,拉桨前段时间比重较小;拉桨后段位移比重较大.  相似文献   

9.
采用SIMIMotion运动分析系统,对中、外赛艇女子单人双桨项目(W1X)优秀运动员一个完整划桨周期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赛艇W1X优秀运动员在划桨技术周期的艇速、划距指标上与国外W1X优秀运动员有显著性差异(P<0.05),推拉桨时间、桨角和各关节角度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国赛艇W1X运动员的推拉桨时间、划桨身体姿势比较合理,建议在保持推桨动力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赛艇W1X优秀运动员低桨频高稳速划桨的技术,缩短与世界级赛艇W1X优秀运动员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划桨动作的运动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德国SIMI°Motion7.50运动分析系统对2007年世界锦标赛赛艇女子单人双桨运动员途中划技术进行二维录像解析,探讨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划桨动作的运动学特征。研究发现,一桨周期内,由于运动员身体前倾程度以及桨叶入水角度不一,运动员间以髋关节和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差异较大。运动员拉桨初期注重腿部推蹬,躯干不能过早伸展;拉桨后期要求躯干至上肢关节协调发力。回桨阶段运动员肩肘关节和躯干最大角速度几乎同时达到,上肢关节衔接技术要求较高,腿部处于放松状态,不参与发力。躯干在整个回桨过程中基本保持匀速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竞技体育运动的角度,运用逻辑学理论进一步阐述桩上徒搏的概念,认为桩上徒搏是在梅花桩上,按照一定的规则,采用桩上散手和桩上推手的形式,进行斗智较技的武术功法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12.
刘森 《冰雪运动》2004,(5):78-79
速度滑冰教学是东北地区冬季冰上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适宜开展冬季体育运动的项目.因此,如何提高冰上课的教学质量对全面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依据辩证唯物观,从构成体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探讨体育的本质。人、身体运动、体育意识是构成体育的3个基本要素:人是体育存在的前提和归宿;身体运动是体育的手段和表现形式;体育意识连接人和身体运动,成为体育的桥梁。体育是人类为了自身的存在、发展等而自主选择的一种特殊的活动方式。体育的本质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身体运动,作用于人类自身,促进人类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4.
论体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由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决定的,而人为因素是影响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最基本要素。就最优化问题分析了体育教学过程师生的双边活动,结果表明:改变以往教学质量与教学数量失衡的关系,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统一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路上     
他们不是在球场,就是在通往球场的路上……球队前往客场或杯赛举办地参加比赛,交通工具必不可少。大巴、火车、飞机和地铁等,是球员们除了足球场外最常呆的地方。然而,正是在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交通工具之上,一些球队和球员也发生了许多令人惊奇又捧腹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篮球运动员的临场心理危机,因比赛时间段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并有明显的主场效应特征,教练员应针对这些情况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训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羽毛球新旧规则的对照与分析,探讨新规则对羽毛球运动产生的影响,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理论指导,旨在推动羽毛球运动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情绪的调动对高校冰上课教学效果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通过对高校冰上课学生采用特殊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冰上课学生实施情绪的调动。经教学实验验证,对学生的情绪的调动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冰上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并且对学生身心健康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自由裁量权"视角下足球裁判员的判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从法理学角度阐释了足球裁判自由裁量权的含义与特征.从规则的不完备性、裁判员的主观能动性和证据运用等三方面分析了足球裁判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影响因素.对近年来在世界足球大赛中有关裁判行使自由裁量权的个别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采用足球裁判职业化、运用"自由心证"的经验法则与理性干预等手段控制裁判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相关路径.  相似文献   

20.
章运用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比赛临场心理应激状态基本特征和引起运动员紧张情绪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临场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