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民俗体育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瑰宝,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民间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研究,旨在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咨询。研究表明:我国以西方竞技体育为主要内容的学生体育项目竞赛体制与竞赛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并日趋完备。思想观念的落后、师资力量的不足、应试教育弊端、物质保障匮乏是阻碍我国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融合的重要因素。并对我国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融合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代体育价值观的研究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4  
围绕我国当代体育价值观这一研究主题,阐述了体育价值观的内涵,揭示了体育价值观与体育本质、功能、目的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中西方体育价值观进行了比较研究,透过从生物体育价值观到人文体育观的嬗变,阐述人文体育观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在我国当代体育价值观的框架内,侧重论述体育的教育价值观、竞争价值观、休闲价值观与经济价值观,分析其对发展我国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启示与要求,进而从我国当代体育价值观的视角提出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试论科学发展观下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法和比较分析法,在回顾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重就科学发展观下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群众体育优先、竞技体育优先、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3个阶段;在科学发展观下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将呈现地位平等性、发展同步性、动态协调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峰 《体育与科学》2012,33(4):62-65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十一五"以来我国女性体育研究领域的相关成果进行梳理,评述女性体育研究领域的进程与历史走向。结果发现:我国女性体育研究整体成果数量不多,研究过程中出现"女性体育"、"妇女体育"与"女子体育"概念相互混淆的局面,其中以"女性体育"研究文献居多;目前我国女性体育研究的典型成果主要围绕"女性体育参与的状况","女性体育与性别","女性体育媒介呈现","女性主义与女性体育","女性身体观与体育"等维度展开;女性主义、西方社会学理论与女性体育研究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断;对女性身体观与体育、性别与体育领域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体育经纪人与美国体育经纪人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我国体育经纪人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美国与中国体育经纪人的管理形式、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现行体育体制下,经纪人行业发展存在许多问题,体育经纪人管理体制也需要及时改正.建议:改革现行体育管理体制,规范我国体育经纪行业,完善与更新国家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6.
对加强与完善我国体育法制建设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体育法制建设较为薄弱,难以适应我国体育事业飞速发展的需要等现状,从加快体育立法、加强体育法制观念、深化体育改革与法制建设的关系、建立合理有效的体育法律监督体系、加强体育法学研究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加强与完善我国体育法制建设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是本世纪二十年代从美国传入我国的一种体育思想,对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了有助于深入探索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为继承和发展我国学校体育理论提供参考材料,本文试图从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和推广、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对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产生的积极影响、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对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带来的消极影响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从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兴起、发展等方面入手,结合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探讨快乐体育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理论和实践上的教育思想与观念。  相似文献   

9.
科技进步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作用与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在2000—2005年期间体育科技进步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作用与贡献进行了定量和实证研究。测算了2000—2005年期间体育科技进步对我国竞技体育的贡献率,分析了体育科技进步与我国竞技体育的动态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职业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国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鲍明晓 《体育科研》2010,31(3):24-33
分析了我国职业体育发展的优劣势,探讨我国职业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重点,从而对我国职业体育改革与发展的路径做出选择,并提出加快我国职业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留学生与近代中国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时铭 《体育科学》2006,26(10):38-42
在文献资料调研基础上采用实证的方法,就近代中国留学生与近代中国体育发展的关系进行讨论与研究。结果认为,第一,中国近代史上的大规模留学生运动,在加快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的同时,亦对近代中国的体育发展做出过积极的贡献;第二,近代中国留学生对近代中国体育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早期时西方体育的引进上,而且,表现在对整个近代中国体育发展的引导上;第三,在近代中国体育发展史研究中,对近代中国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体育赞助市场诚信缺失的原因及维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育赞助市场诚信缺失的原因入手,全面分析我国体育赞助市场诚信缺失的表现,并对我国体育赞助市场诚信缺失的行为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体育赞助市场中的诚信缺失行为提出针对性的措施.研究认为我国体育赞助市场法制建设落后于发展需求,体育赞助市场各关联方对诚信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需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强有力的道德约束机制,才能有效改进我国体育赞助市场的诚信环境,不断促进我国体育赞助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中国伟大的改革开放历史实践进程中,探讨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国体育的发展问题。研究改革开放对中国体育发展所起到的重大作用,总结改革开放对中国体育发展的推动力量,明确改革开放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基础地位,明确改革开放是促进中国体育发展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参与体育全球化的进程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盛芳 《体育学刊》2006,13(5):29-32
中国参与体育全球化的起始时间要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在融入到体育全球化的百余年历程中,形成了3个明显的发展阶段,也具有不同于其它国家的发展特征。即中国参与体育全球化进程的速度在加快,以吸收和接受西方体育文化为主,经历了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吸收和理性思考的过程,促使中国体育现代化进程显著加快,整体水平显著提高,以资源“流入”开始到逐步对世界产生深刻影响,使得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梳理我国部分学者对体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对当前我国体育地理学研究提出建议,并构建出我国体育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框架。得出:在开展我国体育地理学的研究时,应借鉴国外优秀成果,融入当代体育思想,借助地理信息技术等;在我国体育地理学研究内容框架构建上,建议将体育地理学划分为体育文化地理学、体育社会地理学、体育经济地理学和体育环境地理学等。  相似文献   

16.
缪佳 《体育科研》2010,31(4):22-25
以中国体育发展为主线,分析社会历史时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以及国际大众体育兴起原因,并对中国全民健身运动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分析了我国商业足球比赛市场形成的原因,就近几年在我国举办的商业足球比赛门票价格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商业足球比赛门票价格制定的理论依据进行深入探索,最后结合中国实际对商业足球比赛门票的定价策略提出建议和对策,为我国商业足球比赛门票价格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清朝末期我国为了御国保种开始对体育进行改革,传统体育遭到冲击,近代体育登上历时舞台。在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国时期再到军阀混战到抗体战争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国近代体育在战争中艰难的发展着,直到新中国成立我国的现代化体育发展才开始步入正轨,到现在经历了60余年我国由体育发展成了体育强国。随着历史的进步,我国人民的健康需求也不断地变化着,人们对健康观念认识的改变也影响着我国体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我国手球运动技术水平初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文献资料、竞赛规则分析、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对世界手球发展趋势和中国手球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探讨,着重研究了中国手球与近年来在奥运会手球比赛中获得过两金一银的韩国手球的差距,对亚洲三强中日韩手球比赛的资料进行了比较研究,对中国手球训练的努力方向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10年我国相关机构最新公布的大中城市糖尿病患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人口中成年人糖尿病发病率已达9.7%。由此推测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9 240万。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糖尿病人口大国,仅次于印度,其中90%是2型糖尿病。数据显示,中国每年仅用于城市糖尿病患者的医疗支出就达到187.5亿,占全国医疗总费用的3.94%。运动疗法是防治糖尿病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中等强度的有氧训练一直被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但力量训练在治疗糖尿病中的重要作用一直被忽视。本文旨在为采用力量训练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