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省不同区域体育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陕西省体育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社会学调查等研究方法,得出陕西省不同区域体育主体产业中体育健身娱乐业蓬勃发展,体育教育培训业来势迅猛,运动竞赛表演业市场火爆;体育相关产业中体育用品业初具规模,并成为西北地区主要的体育用品集散地;体育外围产业中体育新闻、广告、赞助悄然起步,体育彩票销售形势喜人;体育本体产业不同区域差距明显,西安市一枝独秀.提出陕南地区以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业作为主导产业;关中地区以运动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业、体育彩票业作为多重主导产业;陕北地区以体育健身娱乐休闲业和体育彩票业作为双重主导产业.并依此制订了陕南地区"绿色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关中地区"多元化品牌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及陕北地区"红色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赵星  刘雪凯  陈梦纳 《体育科技》2023,(5):101-103+108
文章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7个大城市的体育产业消费情况以及其发展潜力、产业结构进行测度研究;采用RLCI=LCEjαLCPjβLESjγ评价模型,测算7个大城市的体育产业结构与体育消费能力以及2009-2020年全国7个大城市体育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研究表明:根据GM(1,1)灰色预测模型及检验结果,预测未来5年7个大城市的体育产业的协调度及耦合度呈正向趋势发展。从体育产业消费环境、消费潜力及能力结构所选取的指标和权重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大城市体育产业与体育消费潜力差距较大。具体城市来看,北京(6.644)最好,济南最低(3.240),最好与最低差距是2倍以上;直辖市城市体育消费潜力与体育产业结构(均值5.3)要普遍高于省会城市(均值4.2),从而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区域空间分布上严重失衡。最后从整体发展方面提出建议,全面统筹引导与区域推进联合发力,平衡各区域协调递进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2008年福建省体育及相关产业专项调查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为依托,在探索福建省民营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深入剖析民营体育产业发展的动力.研究表明:利益追求、品牌建设、技术创新、产业集群等内生动力与体育消费需求、区域经济、产业政策、人力资源等外源动力协同作用推动民营体育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产业关联是产业融合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利用2002、2007、2012、2015、2017年投入产出数据,实证分析我国体育产业关联效应与体育产业发展的关联动力。研究认为,考察期内我国体育产业关联总效应不断增强,乘数效应发挥了主要作用,反馈效应作用有限,体育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能力超过了其他产业对体育产业的带动能力。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关联动力是溢出效应和乘数效应,但每个阶段的主要关联动力来源不一;分行业来看,体育建筑业发展的主要关联动力是乘数效应,体育用品销售业发展的主要关联动力是溢出效应,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关联动力均是乘数效应和溢出效应。从增强体育产业自身发展能力、推动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互动发展两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认为北京市体育产业的发展初具规模、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已初步形成了四大产业领域为主体的产业格局;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较高,部分领域产业化步伐加快;但其体育产业发展依然存在产业总体规模不大、产值偏低、主导产业作用不显著、产业领域就业人口比重小及体育产品的自主研发、创新力不强等4个问题,北京市体育产业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需深度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业;大力发展体育竞赛业;积极推动体育用品业;健康推进体育彩票业;加快发展体育中介服务业和体育场馆管理业;优先发展与体育相关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6.
运用数理统计和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等方法,依据2004-2008年我国体育产业相关数据,构建我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的增加值、从业人数及占当年GDP含量的预测模型,分析未来几年我国体育及其相关产业的进展情况。主要结论:在2009-2016年间,我国体育产业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到2016年体育及相关产业的增加值将达到9567.5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5.4%,占当年GDP含量的0.81%;从业人员将达到922.1万人,年均增长率为14.2%。建议大力发展体育相关产业,并对体育产业指标进行明确和精确的统计。  相似文献   

7.
收集2007、2012和2017年全国31个省(市/区)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等方法,从省域层面开展体育服务业的产业关联研究。研究表明:1)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产品在我国各地区体育服务业的生产过程中仍将占据重要地位,且体育服务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强于推动作用;2)各地区体育服务业的产业关联结构存在差异,与第二、三产业的前向关联明显弱于后向关联;3)体育服务业的产业关联结构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整体的产业转型化进程明显更快、更优。基于上述研究,建议各地区要统筹考虑区域产业基础与结构,不断优化区域体育服务业的产业生态空间布局,推进产业联动发展,最终服务于新时代体育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探讨体育产业发展中三个法律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一、体育产业的主体   论及体育产业的主体,首先要明确何谓体育产业 ?国家体育总局及有关研究部门比较一致地认为:我国的体育产业是由体育本体产业、体育相关产业及体育第三产业等构成。本体产业是指利用体育自身的观赏性进入市场的产业,如足球、篮球、拳击等。相关产业是指与体育配套,为体育服务的产业,如体育用品、器材、服装的生产与销售。体育的第三产业是指体育部门进行的多种经营,如体育彩票的发行,体育活动的劳务及咨询等。由此,我们得出凡是在市场经营活动中涉及以上体育产业的市场主体,即是体育产业化中的市场主体。有…  相似文献   

9.
我国体育产业内部结构失衡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体育产业内部结构为研究对象,以产业经济学原理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实际,分析了我国体育产业内部结构失调的现状及产生原因,提出了发展群众体育提高体育消费水平、促进产业关联、加强理论研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当代美国体育产业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美国体育产业具有发展速度超前、政府积极扶持、主体产业突出、体育产业潜力巨大、对相关产业关联度大以及增加就业、促进个人收入及社会经济增长等特点.美国体育产业给中国体育产业的启示:应制定和完善体育产业发展需要的管理体制;发展主体产业,形成支柱性优势,形成品牌与核心价值;利用大型运动会等契机增加体育人口,推进体育消费;加快推进相关产业开发,提高我国体育企业国际竞争力;建立和完善以国家投入为主体的体育投融资机制;加强体育产业队伍的建设,培养体育产业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