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言文是现代语文的基础,因此,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介质。然而,在语文教科研全面开花,如火如荼的今天,高中文言文教学研究显得有点受冷落,文言文教学课堂现状让人担忧。作者从立足吟诵,培养良好的语感;善于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创设文言文教学“语境”;课内外结合,在“大语文”框架下学好文言文;配合必要的作业练习,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答题的规范性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让文言文教学走出困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可以围绕一个“读”字来展开,通过“读通”“读懂”“读熟”这三个“读”,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质量。一、读通——指导朗读。扫清朗读障碍文言文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学生无法运用现代的语言思维和语言习惯来阅读文言文。学生刚接触一篇新的文言文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扫清朗读障碍,要求学生把文章“读通”,弄清生僻字,把字词的读音读准,读出感情,并且知道在哪里该停顿、哪里不该停顿。  相似文献   

3.
张海英 《课外阅读》2010,(8):143-144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许多教师都是采用“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学生学习的思维,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失去兴趣。如何有效地搞好文言文的教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文言文的特点出发,探索“吟诵法”、“情境法”、“延仲法”的文言文教学法。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究竟怎么教?可以说是不少教师都感到困惑的问题。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载体,其中蕴涵着中华民族精神。学习这些作品,有助于学生汲取民族智慧,形成传统文化底蕴,因此在初高中课本中有相当比重的文言文。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既要遵循一般的阅读教学规律,又要遵循其自身的规律。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必须坚持“把文言文当作文言文”这一原则,具体做好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5.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熟读成诵,能加深理解,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素材,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历代教育名家也都十分重视“吟诵”,苟子说,“诵数以惯之”;叶圣陶说,“只有反复吟诵,才能做到对课文有亲切的体会”。文言文的教学,更是如此,新课标要求诵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并在附录中推荐背诵文言文20篇。可见,教学中要求背诵、诵读的篇数增多了,鼓励学生多背诵,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教学不能简单只局限于词句的教学而偏废了文学、文化的学习。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做到“文”、“言”并重,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理念下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的中学文古文教学实践中,还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教学思想:不少中学语文教师简单地认为,学好古诗文,就是“讲透”课本中的文言文篇目中字词句含义及用法,同时让学生读熟背透,就算是完成了文言文课程内容的教学任务,实现了文言文教学的课程目标。这种“以言代文”“以讲代学”的教法,其实是一个极大的文言文教学误区。  相似文献   

8.
陈雪 《现代语文》2006,(3):73-73
文言文教学创新一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总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多少年来,基本的教学模式始终是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加上古汉语知识的介绍;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译文。这种教法,被人总结出一个“八字真经”,叫做“字字落实,旬句清楚”。这也就是文言文教学让学生觉得学古文难,难于上青天的根源所在。结合新课程理念,我认为应该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轴。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在具体的实施中应贯彻如下六点:  相似文献   

9.
吟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文言文教学应树立“以读为本”的教学观,重视诵读和诵读方法的指导,这样可以达到以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文言文教学进行了方法的改革,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培养兴趣为突破口,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一、以“诵”助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言文教学,一向以字、词、句的讲解为主,从而忽视了“诵”的教学。而对远离自己实际生活的古代书面语中生疏的字词、抽象的语法规律,学生们了无兴趣的确不足为怪。因而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应首先加强学生文言文语感训练。而培养语感,则必须对学生加强“诵”的训练。“诵”即“吟诵”,是形成并强化古文语感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文言文教学的初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