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题目 (2006年生物高考全国卷Ⅰ第31题)玉米籽粒的胚乳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今有两种基因型纯合的玉米籽粒,其表现型分别为:黄色非糯、白色糯。  相似文献   

2.
在遗传学的教学中 ,由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推断亲代基因型是一种常见题型。学生对这类题往往不知从什么地方入手 ,有时甚至把亲代可能出现的类型一一列出来 ,再通过各种类型的杂交 ,以它们产生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和已知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对照 ,最后确定亲代的基因型。这种办法既费时 ,又费力 ,有时还因某些中间过程的差错导致推断结果错误。若用“待定基因法”解决已知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来推断亲代基因型 ,既快速 ,又准确 ,而且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下面举例说明运用“待定基因法”的步骤。例 :黄色园粒和绿色皱粒(黄色对绿色为显性 ,园粒…  相似文献   

3.
棋盘法新析     
利用棋盘法可以准确分析杂合体产生的配子种类,杂合体之间杂交产生的基因型、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解决遗传分析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文惠民 《考试周刊》2011,(10):191-193
在孟德尔式遗传题中已知亲本基因型,求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问题通常有交叉连线法、棋盘法、分支法、多项式相乘法和概率直接相乘法等,本文通过对各种方法的比较分析,从而为解这一类题型找到一种切合题意的合适方法。  相似文献   

5.
有些遗传学问题看似相似,但解答方法却不同。以下面两个遗传学问题说明此类情况。例一豌豆中Y、y分别控制胚的黄色和白色,现用纯种黄色豌豆与纯种白色豌豆杂交得到子一代,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将子二代中的白色个体全部淘汰,其余部分再自交得到子三代,求子三代中黄色胚和白色胚的基因型比例和表现型的比例。  相似文献   

6.
狭义的测交指杂种第一代与隐性亲本的杂交,而实际上,测交可以泛指隐性个体与各种相应基因型个体的杂交,在中学生物遗传规律的教学中,测交可谓点睛之笔,不可轻描淡写,泛泛而论。 一、测交的性质 1.测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与被测交者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均相同。致使“三个相同”的原因是:隐性亲本产生的配子中,不带有显性基因,从而对被测交者配子中基因的表达没有遮盖作用。 2.测交后代表现型已知,则可确定其基因型。原因是:测交后代的1/2基因来自于隐性亲本,如果表现出隐性性状,当然是隐性纯合体,如果表现出显性性状,则一定是杂合体。 二、测交的应用 1.测交可测知生物未知的基因型 生物的基因型、配子的基因型,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能肉眼看到的只是生物的表现型,测交却能使我们透过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看”到测交生物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谁知生物未知的基因型。 例:在蕃茄中,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B控制缺刻叶,基因型bb是马铃薯叶。紫茎和绿茎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A控制紫茎,基因型aa是绿茎。现有表现型均为紫茎缺刻叶的三个蕃茄品种,  相似文献   

7.
自由组合规律是遗传的三大基本规律之一。主要说明分别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的遗传情况,是高中、中师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而解答有关自由组合规律题往往是采用逆向推导。所谓自由组合规律题逆向推导是根据亲代产生子代的表现型的种类和数目或比例来推导亲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但在生物学教材中又往往没有类似逆向推导的例题,因此学生遇到这一类题会感到困难。本文就这类题谈谈推导思路。例1:番茄的红色果(R)对黄色果(r)是显性、圆形果(O)对椭圆形果(O)是显性。这两对相…  相似文献   

8.
高中教材中,介绍了两种计算遗传机率的方法,其一是棋盘法;其二是分枝法。棋盘法展示出雌雄配子的种类、比例及各种雌雄配子两两结合后的子代的总数、基因型及其比例,进而得出表现型及其比例。此方法能揭示问题本质,利于学生对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及结果产生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学生对这两种规律进行认识后,解决这类问题时,该种方法自然就不合时宜,繁锁且费时。教材中又给出了另一种方法:分枝法。其优点是过程清晰便于  相似文献   

9.
郭文江 《中学理科》2007,(12):95-95
分枝法是对每对基因(相对性状)分别考虑,然后将几对基因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率以及杂交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率相乘,相乘的积分别为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以及杂交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和比例.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9∶3∶3∶1比例的由来遗传学家孟德尔在做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基因型用YYRR来表示)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基因型用yyrr来表示)作亲本进行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最终结出的种子(F1)都是黄色圆粒(YyRr)。让F1自交得到F2,F2的表现型有4种,且黄色圆粒(315粒)∶黄色皱粒(101粒)∶绿色圆粒(108粒)∶绿色皱粒(32粒)≈9∶3∶3∶1。二、9∶3∶3∶1比例的特点1.两显性基因控制的表现型为9份(9Y_R_)。2.两隐性基因控制的表现型为1份(1yyrr)。3.一显性和一隐性基因控制的表现型共为6份(3Y_rr和3yyR_)。4.基因型共有9…  相似文献   

11.
在解答涉及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的高中生物遗传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交叉线法、分枝法、棋盘法等来分析.对于内容简单、信息较少的题目,可以用交叉线法.对于涉及三对或三对以上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的题目,用分枝法较为方便.而对于一些信息量比较多、内容比较复杂的题目,则可以选用棋盘法来求解,它能使我们的思路清晰、明了.  相似文献   

12.
<正>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_1为双显性个体,F_2有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但由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致死基因的存在,结果往往会出现与9∶3∶3∶1不一致的分离比。一、例题呈现例1一种鹰的羽毛有条纹和非条纹、黄色和绿色的差异,已知决定颜色的显性基因纯合子不能存活。图1显示了鹰羽毛的杂交遗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相似文献   

13.
路平 《中学生物学》2009,25(7):43-44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生物第二册P27,基因分离定律的事例1中,引入了一种解题方法--"棋盘法".教材中做了如下叙述:分析杂交组合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以及它们出现的概率,通常采用棋盘法.具体的方法是:将两个亲本杂交时,每一个亲本产生的配子及配子出现的概率分别放在两侧,然后,根据配子间的组合规律,在每一个空格中写出它们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每一个空格中合子的概率就是2个配子概率的乘积.  相似文献   

14.
陈波 《新高考》2008,(4):61-62
1.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Y)、圆粒(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子一代的表现型之比如图1所示。让子一代中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杂交得到子二代,则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  相似文献   

15.
一、棋盘法 利用棋盘法求解遗传概率,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1)先写出亲本产生的雌、雄配子,然后列表;(2)写出配子结合成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相似文献   

16.
例,豚鼠的黑毛(A)对白毛(a)为显性,毛粗糙(B)对毛光滑(b)是显性,根据下表中不同杂交组合情况,推知亲代基因型。 题目中已知子代表现型及其数量,反推亲代基因型的题型,题中虽有二对相对性状,但对每对相对性状来说(黑对白、粗对光),它仍然符合基因分离规律,指以首先应掌握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即①凡是子代(F)表现型只有一种的(?)亲代(P)一定是纯合体(AA×aa、AA×AA、aa×aa);②凡是F表现型数量比为3:1的(?)P一定为杂合自交(Aa×Aa);③凡是F表现型数量比为1:1(?)P一定为测交(Aa×aa)。然后组合成二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以下就是解题过程:  相似文献   

17.
谈果实各组成部分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敦宪 《生物学教学》1999,24(12):19-20
被子植物的果实是由雌蕊中的子房膨大发育而成的,包括果皮和种子。果实和子房各组成部分的关系如下表:从发育途径来看,果实各组成部分的来源不同,因此杂交当代果实各组成部分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也不同。根据分离规律,AA×aa及aa×AA当代果实各组成部分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下表:据下表可得出如下结论:果皮和种皮细胞的基因型和表现到由母本决定、胚各组成部分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由受精卵决定、胚乳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由双亲决定。下面举例说明上述结论:例1:已知番茄的红果(R)为显性,如果将黄果的番茄去雄并授于纯合红果的花粉,那么黄…  相似文献   

18.
依据孟德尔经典的杂交实验,我们可以通过棋盘格法或分支法得到F2的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基本情况及其比例。但这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来画图解、记数、判断,才能知晓确切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果建立等腰直角三角形就不需要画遗传图解,只是简单画个三角就能迎刃而解,因为该三角形里蕴涵着一系列规律的变化,可识可辨,易识易记。下面,笔者予以简述。  相似文献   

19.
安清侠 《甘肃教育》2004,(11):40-40
一、显隐关系的判断 1.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此表现型即为显性;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后代有性状分离者为显性。2.自交:有性状分离者即为显性。举例:小麦的种皮颜色有红色的,也有白色的,请利用两种颜色的品种判断其显隐关系。  相似文献   

20.
1999年河北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生物试卷中有一道涉及伴性遗传的题目,与课本中色盲伴性遗传相似,所不同的是:(1)这道会考题是设定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求亲本的基因型,而课本中讲的例题是已知亲本的表现型推导子代的表现型;(2)增加了一个限定条件“基因b只使雄配子致死而不能参与受精”。题目如下:“某种雌雄异体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狭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只使雄配子致死而不能参与受精。(1)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与狭叶个体各半时,其亲本的基因型为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