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长江去西北采访真没拍过照片吗?探讨与商榷蓝鸿文1996年11月2日光明日报第八版刊登了许必华、胡颖的《穆青的“两翼齐飞”论及其摄影风格》,文中写道:“他(指穆青同志,编者注)说:‘我从亲自实践中深切体会到:新闻报道,文字离不开摄影,摄影也离不开文字...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的编辑工作中,一些稿件滥用“亲自”的现象十分普遍:“局长亲自下基层搞调研”、“厂长亲自深入车间向工人问寒问暖”、“经理亲自站柜台了解产品销售情况”等等,言外之意,领导到了基层表示领导的工作作风扎实,领导有方。其实,作为一位局长、一位厂长、一位经理,深入基层本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也可以说是他的本职工作。如果非要加上“亲自”两个字,反而显得领导脱离基层,脱离群众。因此,凡遇到这种情况,大可不必用“亲自”去表达。从“亲自”的滥用,笔者联想到一个问题,即稿件中的一些老套话。如“为了”在许多消息里…  相似文献   

3.
一月谈     
“重要”太多有何益申建华常常看到一些媒体在领导干部的政务活动报道中,使用“亲自”、“重要”之类的词句,有时一篇文章出现十几次,以致形成了一种令人生厌的文风。人所共知,目前新闻稿件中的“亲自”用得过多过滥,诸如某某领导同志亲自批示、亲自主持、亲自调查、亲自考察,等等。除此之外,新闻稿件中的“重要”二字也不宜使用过多。领导同志讲话、作指示或发表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就是了,用不着动不动就说某某领导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不分场合,不分地点,也不管讲多讲少。“重要”多了,也就不重要了,而且有些领导同志的讲话…  相似文献   

4.
《出版发行研究》1995,(6):16-18
促进市场繁荣加强管理工作河北省新闻出版局一、省领导高度重视,列入议程亲自抓河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非常重视“扫黄打非”工作,仅去年3月份以来,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就先后听取和研究“扫黄打非”工作达6次之多,亲自部署全省“扫黄打非”工作,在全省“扫...  相似文献   

5.
《出版参考》2005,(5):18-18
提笔撰文叫“命笔”;自己写的文字叫“亲笔”;写作中断叫“辍笔”;别人口授写成的文字叫“代笔”;集体讨沦,一个或几个人起草的文字叫“执笔”;练习性的写作叫“练笔”;特别精采的文字叫“妙笔”;体现文章笔法、写作技巧的叫“文笔”;文章中预作提示或暗示,使之前后呼应的叫“伏笔”;寓意含蓄不便直叙的文字叫“曲笔”;写的与题无关的文字叫“闲笔”;特别细致的描绘叫“工笔”;使文章臃,肿的文字叫“赘笔”:作品中写得不好的地方叫“败笔”;写作造谐很高的作家,其人其作叫“大手笔”;  相似文献   

6.
陈勇 《新闻前哨》2005,(12):69-69
去年10月,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斥资200万元,给湖北日报编辑部一线90名文字记者、编辑配备了便携电脑和数码相机,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鼓励文字记者、编辑拍摄新闻照片。 为文字记者配备数码相机是一项十分有远见的举措,此前只有新华社这样做。以此为契机,编辑部鼓励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换位思考。更可贵的是,记者们开始寻找文字与摄影的相通之处,摄影记者用“拍”的思维去“写”,文字记者用“写”的思维去“拍”,努力将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经过  相似文献   

7.
政委刘洪谷是位70年代入伍的“老政工”,早在答各区机关就是出了名的“笔杆子”,他的文章经常见诸报刊。今年初,刚刚走马上任的刘政委在听取宣传股长王建文汇报的新闻报道工作时指出:“新闻报道工作能否搞得好,关键在于报道队伍的选拔和培养。”政治处在人员缺编的情况下,毅然抽调一名干事专门负责抓新闻报道工作。每次下基层检查工作,刘政委总忘不了询问基层营连报道员在岗的情况,没有的,他亲自帮助挑选。他选报道员,要求德才兼备,诚实、勤奋是首要条件。他认为,即使文字基础弱一点也不要紧,可以以勤朴拙,只要扎实,肯干,通…  相似文献   

8.
《声屏世界》2007,(9):27-27
一个市长,由过去的被“上访”变成主动“下访”,就成了新闻。前一阵子,铁路大提速。这一新闻当天成了不少媒体的头条。我们回头看看新闻中的采访对象,所有被请出来的都是官员,所说的话也千篇一律,程式化的套话多于实质感受。甚至有一家报纸媒体竟然在报道中提到了“领导亲自乘车”的话,让人忍俊不禁,有点像我们平时的一句玩笑——“您亲自来上厕所!”  相似文献   

9.
羚子 《出版视野》2004,(4):44-44
列宁把校对看成是出版最重要的条件。他说:出版“最重要的条件是:保证校对得很好。做不到这一点,根本谈不上出版”。毛泽东对新闻出版工作的要求是“不出”错字。毛泽东同志是十分重视校对工作的,他在编辑《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时,就亲自做读校工作,一一改正校样上的差错。1938年6月,在《论持久战》发表时,他曾不止一次地亲自校对,在退校样时,还亲自写信给有关同志,说:“都校了,第三部分请再送来看一次,第一  相似文献   

10.
《出版视野》2005,(3):44-45
提笔撰文叫“命笔”;自己写的文字叫“亲笔”;写作中断叫“辍笔”;别人口授写成的文章叫“代笔”;集体讨论,一个或几个人起草的文字叫“执笔”;练习性的写作叫“练笔”;特别精采的文字叫“妙笔”;体现文章笔法、写作技巧的叫“文笔”;文章中预作提示或暗示,使之前后呼应的叫“伏笔”;寓意含蓄不便直叙的文字叫“曲笔”;写的与题无关的文字叫“闲笔”;特别细致的描绘叫“工笔”;  相似文献   

11.
报道员小徐走进饭堂,小王走上前说:“唉哟,你亲自来啦!”引起了哄堂大笑。吃饭不亲自去,难道别人能代替吗?其实,小王的诙谐是在提醒小徐,因为小王从报纸上看到小徐报道中“亲自”的用法不当:“某首长亲自走到演习场指导工怍。”  相似文献   

12.
知识与趣味     
在文字工作上,毛泽东真是做到了一生与文字缺点、与错别字作斗争,容不得半点差错、半个错别字的地步。他亲自抓身边工作人员的文化学习,检查他们的作业,帮助他们改正错别字。例如,他在卫士封跃松默写白居易的诗《卖炭翁》中的“心忧炭贱愿天寒”时问道:你写的是忧吗?哪里伸出来一只手?你写的是扰,扰乱的扰。怪不得炭贱卖不出  相似文献   

13.
何蜀 《出版参考》2004,(4):21-21
“文化大革命”中“八亿人看八个戏”。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曾经还有一个由“文革旗手”江青“亲自抓”的“样板戏”,它就是“革命现代京剧”《红岩》,但它尚未公演就半途夭折了,否则,第一批“样板戏”本该有九个。  相似文献   

14.
“架阁库”是宋朝首创的档案保管机构,“架阁文字”“架阁文书”是宋朝用于指代保管在架阁库中的档案的专门名词。国内对于“架阁库”“架阁文字”“架阁文书”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本文梳理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整合、新增了一些史料,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更深入地剖析,并纠正了王金玉先生引证的《梦溪笔谈》版本与文字之误等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控制会议报道,报纸一般有个不成文的“规格”。不少并不重要的会,不予报道。但主办者千方百计请来主要领导与会讲几句话,提高了“规格”,也就提高了见报率。而有的领导为表重视,亲自出席,却不“亲自”讲话,习惯念念秘书或有关部门准备好的稿子;于是有的记者到会拿到稿子后,便赶回抄稿,领导脱稿讲的有新意的话却没有报道。结果,读者看到的领导“指出”、领导“强调”,几乎千篇一律,以至造成“以会议传达会议,以讲话学习讲话,以文件落实文件”的怪圈。照抄照搬的会风,往往助长形式主义的文风;没有看头的会议报道,实际上…  相似文献   

16.
蒋宁 《新闻通讯》2008,(3):27-28
摄影与文字是两个不同的“兵种”,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将真实而鲜活的新闻采访来、并且迅速地传递出去;各有所长——摄影“一图胜千言”,形象又直观,具有不可辩驳的“证明力”,文字详尽又缜密,蕴涵引经据典和旁征博引的“叙述力”。  相似文献   

17.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广播新闻稿件来说,只是正确地标出书面文字的标点符号是远远不够的。因为, 广播是听的艺术,稿件文字是通过播音员播出后,传到听众耳中,播音员在播送稿件时,不是每一种标点符号都能通过语气表达出来,因此需要编辑在修改稿件时,根据广播的特点,将书面文字中的标点符号进行妥善处理。 在新闻稿件中,有些标点符号如“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 播音员在播音时只要注意停顿的长短,语调的运用,就能使听众听明白。但是,对于“顿号”、“引号”、“括号”、“破折号”…  相似文献   

18.
“图文并茂”不等于“图文并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文并茂”与“图文并重”虽只一字之差,其内涵却大不相同。“图文并茂”,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图画和文字都很丰富精美的意思;按照1999年版《辞海》的解释是图与文都“美盛”的意思。这两种解释可以用美丽、丰盛来概括,即有图片,有文字,形式美观,丰富多彩。“图文并重”一词目前尚未见到收入词典,但“并重”两字,《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不分等次,同等看待(2000年版改为“同等重视”)的意思。据此,“图文并重”可以解释为图片、文字不分等次,同等看待、同等重视。“美丽、丰盛”与“不分等次,同等看待、…  相似文献   

19.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在许多岗位上专业地依靠文字或者语言谋生.不括值夜班的人填写“夜班日志”以及小学生写一学期以来的“学习总结”这种初等的功夫,单是终日里以堆砌文字为业,其从业者就不可胜计了。不说作家.我们说记者。而记者与作家是一样的,像初等的文字工作者那样,易于在摆弄文字一段时间后,形成一种基于习惯以及惰性的投机取巧.值班时写一句“平安无事”.写总结时说“自己几个月以来加强学习,进步很大”。  相似文献   

20.
项玮 《新闻记者》2006,(3):84-86
重文字轻图片,这是我国新闻界长期来的一个痼疾。不少新闻从业人员总以为文字能说明一切,照片则可有可无。2000年11月,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到上海举办摄影展览时,曾告诉笔者:“以前分配工作时,文化素养高的当文字记者,文化素养低一些的当摄影记者。”由此可见当年新闻单位完全把摄影放在次要地位。穆青首先在新华社打破这种分配“原则”,他认为,作为一名记者应同时具备文字和摄影两种能力。他自己身体力行,拿起相机,当了一名“两翼齐飞”的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