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的网球比赛中,由于底线型打法占据了技术打法的主导地位,两名球员常常通过多拍的相互调动和制约才能最后得分,所以很多击球都在左右跑动巾完成的。因此,跑动巾击球能力的好坏也是衡量球员技战术水平高低的黄要标准和导致比赛胜负的决定凶素,高水平运动员都有这种较强的“运动战”能力。  相似文献   

2.
软式网球无论在团体赛或单项赛中均为双打,根据比赛的战术需要,参赛的两名选手分为后卫和前卫。后卫的任务是在底线进攻和防守,运用在底线的抽杀为本方前卫创造机会得分。前卫近网抢、截网前球是极有利的,应该是比赛中的主要得分者。但是,前卫要在瞬息万变的比赛中,审时度势选择有利的位置,并以快速动作、熟练的截击球、抢网、高压球技术配合灵活的战术,争取比赛的主动。这又是我国软网运动急待解决和提高的。本文就前卫的这些主要技术结合战术运用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软式网球无论在团体赛或单项赛中均为双打,根据比赛的战术需要,参赛的两名选手分为后卫和前卫。后卫的任务是在底线进攻和防守,运用在底线的抽杀为本方前卫创造机会得分。前卫近网抢、截网前球是极有利的,应该是比赛中的主要得分者。但是,前卫要在瞬息万变的比赛中,审时度势选择有利的位置,并以快速动作、熟练的截击球、抢网、高压球技术配合灵活的战术,争取比赛的主动。这又是我国软网运动亟待解决和提高的。本文就前卫的这些主要技术结合战术运用子方面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可晨立  赵欣悦 《乒乓世界》2012,(11):100-101
在双打比赛的进攻阶段中,“压相同落点”是运用最为广泛的战术。由于双打比赛一人打一下的规则要求和击球中线路和落点的变化,运动员在比赛时有很多情况下都是在跑动中完成击球的。而对方两个人跑动的衔接及击球后重心的还原过程恰好可以成为进攻一方着重攻击的“点”。而进攻方连续地压制相同落点,可以有效地使对方运动员在跑动中发生位置冲突,以至于击球质量下降,为本方创造得分机会。  相似文献   

5.
在网球这项运动里,对于中低水平的网球运动者网前属于是一个令人害怕的地方。但是了解了网前的基本截击技术并知道什么时候打球把球打到哪里,再掌握截击这项技术将会容易。初学者上网时会感觉到不知所措,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就击球时间而言,截击比底线击球需要更快的反应。此外面对快速的回击球也会出现害怕的情感。但是对于想要提高自己的竞技能力的初学者和中级水平的球员,拥有良好的网前截击技术是必需的。随着教学比赛,以及高校网球比赛的增多以及比赛的需要网前得分又是非常重要的得分手段。  相似文献   

6.
挥击击球是垒球运动中难度较大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垒球比赛中进攻得分,主动制胜对方的重要手段。挥击击球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全队进攻实力的强弱,在一些重大比赛中,它往往对全队战绩的高低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掌握好击球技术,提高击球效果,对每个垒球运动员来说都是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世界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的比赛技战术分析,找出其在竞技过程中的技战术空间特征。研究对象:以20072、008和2009三届网球大师杯赛14名参赛选手的赛事为观察对象。研究结果:运动员技战术运用时的空间结构特征存在共性,击球区域的使用频率顺序为后场>中场>前场,相持阶段得分效率的空间运用特征是前场>中场>后场,右路>左路,得分区域比例最高的是左后场和右后场。  相似文献   

8.
网球运动中,每个人的基本技术并非都是均衡发展的。上网型打法的运动员对网前技术要求更高一些,而底线型打法的运动员则对底线技术要求更高一些。虽然各有侧重,但要打好网球,任何一项基本技术都不可偏废。在网球运动中,无论职业或业余的网球选手都会以对方反手位为主要攻击方向。一般地说:正手击球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世界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的比赛技战术分析,找出其在竞技过程中的技战术空间特征.研究对象:以2007、2008和2009三届网球大师杯赛14名参赛选手的赛事为观察对象.研究结果:运动员技战术运用时的空间结构特征存在共性,击球区域的使用频率顺序为后场>中场>前场,相持阶段得分效率的空间运用特征是前场>中场>后场,右路>左路,得分区域比例最高的是左后场和右后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网球比赛中所出现的体能消耗特征数据为研究视角,探索体能消耗与比赛胜负的相关性,旨在为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在单打项目的能力提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22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中女子单打比赛体能消耗特征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整场比赛的做功、击球负荷、高强度转换次数、冲刺跑次数、总跑动距离与比赛总得分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在0~4拍得分阶段,整场比赛的做功、击球负荷以及总跑动距离与其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而在5~8拍得分这一阶段,整场比赛的做功、击球负荷、高强度转换次数、冲刺跑次数、总跑动距离与其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在9拍以上得分方面,仅有整场比赛的做功、总跑动距离与其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在整场比赛总做功、高强度转换次数、冲刺跑、总跑动距离等4项指标上中国女子运动员的数据均低于本次比赛的平均值。结论 网球比赛中每个阶段得分都与运动员体能之间存在必紧密的联系,运动员与教练员都应重视体能训练,认识到具备良好的体能水平是取得比赛胜利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教练员在观看青少年或职业选手的网球比赛时,都会对运动员在场上的表现进行分析和评估。这将有助于加深对比赛的正确认识,以便及时地发现运动员自身明显的优缺点,对改善今后比赛中的表现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介绍了除我们经常了解到的技术统计之外的一些值得教练或球迷关注的问题。球的落点:在比赛中,运动员应设法将球打到远离对手的位置上,这就需要某些特殊的能将球击深和能调动对手跑动的控制击球落点的方法。预判性:运动员在准备回球,尤其是在准备回击凶狠的底线进攻球和站在网前准备迎接对方破网球时的预判能力。身体素质:包括快速而高…  相似文献   

12.
深泽 《网球天地》2013,(2):129-129
经常观看高水平职业比赛的球友会发现,在球员的主动得分中,半场区域的得分远远超过底线得分。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后场击球时,由于和对手之间的距离较远,即便击球的质量很高,对手也有比较充分的准备时间,因此很难一拍把对手直接打死。半场就不一样了,你与对手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对手的反应时间被压缩,质量一般的球,也可能直接得分。”巩斌的一番话,让大家明白了半场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论争球原则     
现代冰球运动正朝着高强度和大密度的方向发展.因此,比赛中每一个环节都显得越来越重要.比赛中,运动员越来越多地使用合理冲撞,这些现象使比赛更加激烈了.冰球比赛的紧张程度和一场比赛中停止比赛的次数有直接的关系(如因运动员犯规、延误比赛、击球出场、死球而停止比赛).因此,一场比赛之中平均要进行60-100次的重新争球.重新争球的次数  相似文献   

14.
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正手击球技术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影像分析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ATP2008年终排名前6的网球运动员的正手击球技术动作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提高网球选手正手击球技术,使其正手击球成为比赛中强有力的得分武器。  相似文献   

15.
浅谈网球运动中底线反拍单手击球技术动作的解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当前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几乎清一色的底线反拍双手击球现象,从解剖学角度分析了单手击球技术的优缺点和参与完成技术动作所需的肌肉群,并列举了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其目的在于要让教练员们在今后的网球教学过程中,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和特长去选择底线反拍单手击球技术。  相似文献   

16.
花样滑冰是技术性要求比较高的项目,比赛中运动员不但要完成一个个高难动作,还要随着音乐的节奏完成各种步法和旋转动作.有些运动员往往表现不尽人意,有的接连摔倒,有的动作僵硬走型,有的姿态随便,有的做了前一个动作忘了下一个动作·…这些现象有很多时候是由心理紧张造成的。这种由于紧张造成的动作技术失常的现象在少年运动员中出现较多,在初次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中出现的比例比较大,就连较高水平的运动员也  相似文献   

17.
运用“打击-轮换”声控训练法,对上海市杨浦区少体校网球运动员进行为期1年的训练后发现,运动员的心率、最大摄氧量、公斤体质量最大摄氧量、呼吸商、代谢当量、能量代谢方式均发生明显变化,测试冲关数、测试底线击球数、底线击球成功率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研究表明“打击-轮换”声控训练法,能有效提高专业网球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底线有氧击球运动能力,并且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与运动水平成正比,有氧运动能力强时底线跑动击球能力就强,底线击球成功率也高.  相似文献   

18.
王红  深泽图 《网球天地》2014,(6):120-121
在网球比赛中,底线正反手击球是最常用的得分手段,也是平时练习过程时最常训练的,可是对于这两项我们最常用的技术,如何使其更具有攻击力呢?Hesham教练指出,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击球区域,其次要了解在击球区域的哪个位置可以打出强有力的球,确定自己的进攻区域。  相似文献   

19.
作者在近几年的举重裁判工作中发现:有的运动员在比赛中成绩本可再好一些,但由于平时训练技术不规范,不能适应比赛的要求,结果成绩没有表现出来;有的运动员只是缺乏规则知识而“大意失荆州”,使平时训练的辛勤汗水瞬间付诸东流,实在令人惋惜。兹将比赛中较多出现的涉及规则的一  相似文献   

20.
朱昆  刘英 《湖北体育科技》2014,(11):988-99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瓦林卡在201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七场比赛的技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1)瓦林卡在发球环节发球直接得分能力强,而一发进球率不高;2)瓦林卡与对手双方ACE球主要集中在一发时的内外角,表明在内外角发球直接得分能力均较强;3)相持球阶段双方主要以抽击球和截击球得分为主,同时伴随着较高的失误,瓦林卡的抽击球制胜分明显多于对手,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